大树参天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56课破见品
2024-4-29 大树

丙二、法无我真实性之瑜伽分三:一、总说三时空真实性之瑜伽;二、别说内外空真实性之瑜伽;三、特说离边空真实性之瑜伽。

丁一、总说三时空真实性之瑜伽分二:一、正明;二、明无我甚深见之瑜伽。

戊二、明无我甚深见之瑜伽分二:一、闻器之差别;二、所说法之差别。

己二、所说法之差别分三:一、明见为无我空之瑜伽;二、明法与非法道之差别;三、以此教诫于取舍处进止。

庚一、明见为无我空之瑜伽分二:一、说见为无我空之自性;二、说证彼之胜用。

辛二、说证彼之胜用分二:一、凡愚难证甚深空性;二、正明证彼之胜用。

壬二、正明证彼之胜用分二:一、于自能证不共实相之胜用;二、于他任运生悲之胜用。

癸二、于他任运生悲之胜用

证无我空的殊胜作用,就是能自然、任运地生起悲心。

见诸外道众,为多无义因,

乐正法有情,谁不深悲愍。

【难词释义】

无义:没有意义。

【颂文直解】

龙树阿阇黎云:“从本无生空,心若已彻证,于轮回有情,自然生悲心。”如是所说般,由现证空性之力,见到诸外道众所作,并不能利益今生来世,反而仅为苦的种子,外道中对正法有意乐的有情,接受外道的非法言说后,而修持外道法,对此有谁不会生起悲愍呢?必定将自然生起悲心。

庚二、明法与非法道之差别分二:一、略明内外教之法规;二、广明差别。

什么是“法”?这里所说的“法”是规则,或者说真理,是众生都应该遵从之处。“非法”就是邪见。

辛一、略明内外教之法规

婆罗门离系,如来三所宗,

耳眼意能知,故佛法深细。

【难词释义】

离系:即裸形外道,离系是其创始者的名字。

所宗:所尊崇主张的宗旨、教义。

【颂文直解】

婆罗门教,最主要的活动是念诵,所以说用耳朵听就能知道他们的宗旨;离系外道,主张修苦行,他们拔头发、系脚铃,不穿衣服,从不洗澡,身上蓬头垢面,所以说通过眼睛就能看出他们的宗旨;而内道释迦王,宣说了修持无现根本慧定,以及如幻之后得定,对此世人难以如实证悟的缘故,仅能以意了知。所以佛法是深细之法,其他的法都仅仅是似现为法而已。

这一颂讲完了略说,接下来讲广说法与非法的差别。

辛二、广明差别分二:一、明所舍非法之宗;二、明所取正法之相。

这一科以婆罗门外道与离系外道为例,说明应该舍弃的非法之宗,以及应该遵从的正法之相。

壬一、明所舍非法之宗

婆罗门所宗,多令行诳诈,

离系外道法,多分顺愚痴。

【难词释义】

诳:蒙骗。

诈:虚伪、装模作样。

顺愚痴:与愚痴相应。

【颂文直解】

婆罗门所宗的多数法,目的是为了今生获得名利,做的仅仅是外相上的诵咒、火施等似现为法的行为,而诸希求解脱者对此善加观察的话,就知道这并非是所应取的正法。与此相似,离系外道的法,做的是狗、牛等似现为法的行为,多数与愚痴相应,也并非是所应依止之法。

既然这些外道不是诳诈,就是愚痴,那为什么还有不少人去信奉他们呢?对此圣天菩萨回答说:

恭敬婆罗门,为诵诸明故,

愍念离系者,由自苦其身。

【难词释义】

诸明:即四部“明论”。

【颂文直解】

尽管如此,世间人因为愚痴,内心欢喜诵咒等的诸明,因此对婆罗门恭敬。与此相似,由于离系外道作各种严酷苦行,比如在五堆火上炙烤,由苦逼恼,世间人因此而对离系外道生起了怜悯之心。

如苦业所感,不成为正法,

如是生非法,是世异熟故。

(唐译:

如苦业所感,非真解脱因,

胜身业所生,亦非证解脱。)

【难词释义】

正法:即解脱之因。

生:指婆罗门的出生、种姓。

非法:非解脱之因。

【颂文直解】

如果善加观察,无衣、拔发等苦的逼恼,仅仅是往昔的恶业感招的异熟果,并不是正法。同样,生为婆罗门种姓,也仅仅是业的异熟,并非是能被恭敬之因。

(唐译:如离系外道所受的身苦,只是业的异熟,并非是解脱之因;婆罗门的种姓假使是高贵的,这也是业所感,因此也不是解脱之因。)

壬二、明所取正法之相

如来所说法,略言唯二种,

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

(唐译:

略言佛所说,具二别余宗,

不害生人天,观空证解脱。)

【颂文直解】

所谓的法,略摄为二种:一是不害他人的意,以及由此生起的身、语二业,也就是能感招人天善果的有漏善法;二是依于证一切法自性空性的道谛,而现前苦彻底灭尽的涅槃,这是无漏的善法。

(唐译:佛所说的无量法门,归纳而言,即是二种,以此有别于其他教派。即:不害他人,而感生人天之果;以及观空而证得解脱。)

接下来讲“所说法之差别”的第三科,也是全品的最后两个偈颂。

庚三、以此教诫于取舍处进止分二:一、教诫于非法舍离耽著;二、教诫于善说甚深正法趣入。

圣天菩萨在此教诫了应具备闻器的三个条件。即需要具备质直心,舍离对非法的耽著;以及需要具备智慧和对法义的希求心,趣入善说的甚深正法。

辛一、教诫于非法舍离耽著

那么外道为什么不恭敬而趣入内道的二种善法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质直心。圣天菩萨说:

世人耽自宗,如爱本生地,

于能灭彼因,汝何能生欣。

(唐译:

世人耽自宗,如爱本生地,

正法能摧灭,邪党不生欣。)

【颂文直解】

世间人缺乏质直之心,对自宗很耽著,就像他们对自己的家乡特别喜爱一样。也就是说,耽著了自宗后,那么虽然知道自宗具有过失,也知道能摧灭自宗的因具有正理,但你怎么会对它生起欢喜呢?所以应当断除对自宗的耽著。

(唐译:世间人耽著自宗,即使自宗与理相违,也不愿放下,就像家乡土地虽然不肥沃,因为住的时间长了,世间人也不愿意搬离。如来的正法能摧灭外道邪执,这违背了外道的本心,所以他们并不乐意。)

有了质直心之外,还需要具备智慧和对法义的希求心,这样才能趣入善说的甚深正法。圣天菩萨接着说:

辛二、教诫于善说甚深正法趣入

有智求胜德,亦爱他真理,

日轮于地上,有目皆共睹。

(唐译:

有智求胜德,应信受真宗,

正法如日轮,有目因能见。)

【颂文直解】

不管谁那里有真理,只要一个人具有观察善说与恶说的智慧,并且希求胜德,他都会前去求取。正法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比如对于地上具眼之补特伽罗,日轮不是大家共同的吉祥吗?因此,诸观察的慧眼没有被蒙蔽的人,应当受取善说之法。

(唐译:有智慧并且希求殊胜功德的人,应当信受真正的宗派。大乘正法犹如日轮,普照世间,破除无明黑暗,有慧目之人,因此大乘法之光明,能清楚见到真实与虚伪的景象,从而背邪从正,避险求安,利乐自他,无不成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