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参天
2016-08-28 入行论第127-128课共修内容
2016-8-22 大树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27课和第128课,继续学习第八品《静虑品》的内容。

静虑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断除违品,即身体远离世俗和内心舍弃妄念;二、谨慎对治,即修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本品主要通过“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修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的内容在第九品《智慧品》。

第 119 课我们开始学习“内心舍弃妄念”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略说;二、于欲妙生起厌烦;三、于静处生起欢喜。“于欲妙生起厌烦”,分为三个部分:一、观察果报可怕;二、观察本体不净;三、观察因有害。

第 120 课开始第二部分“观察本体不净”,分类两个部分:一、以同离命故观彼不净;二、观察具命而观彼不净。

第 122 课开始学习第二部分“观察具命而观彼不净”,分为三个部分:一、脏物现前;二、以推理决定;三、破彼清净相。“脏物现前”又分为两个部分:一、贪分别之脏物不应理;二、谴责具迷乱者。

第 124 课继续学习“以推理决定”中的第一个部分“以因果决定不净“。

第 125 课学习“观察具命而观彼不净”的第三部分“破彼清净相”,分为三部分:一、以他功德贪身不合理;二、身体本性不应贪执;三、喜彼不应理。

首先第一部分“以他功德贪身不合理”,如果说:“尽管身体的内在臭恶不堪,但是经过妙香的薰染,身上会散发微妙的香气,贪执身体有什么不合理的?”但实际上去观察,香水并不是真正的身体,身体是血肉、骨架等物质组成,而香水是另外一种物质,既然如此,为何因不相干的香气而贪著异性的身体呢?从因、果、本体等方面剖析后,身体非常肮脏、臭恶不堪,不贪恋它就不会有嫉妒心、傲慢心、嗔恨心,这是最好不过的。那些无聊的庸俗之辈,整天为了打扮身体,花了无数的精力、财力、人力,有没有这个必要啊?妙香来自于旃檀,身体的味道与此完全不同,何必为了不相干的香气,而贪爱女人的身躯呢?

然后第二部分“身体本性不应贪执”,如果对身体不作任何装饰,披头散发、蓬头垢面,确实特别难看。装饰打扮自身、涂香抹粉,唯是伤害自己的愚蠢举动。人们越是努力去做,就相当于将伤害自己的武器磨得越锋利,这样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

第 126 课学习“破彼清净相”的第三部分“喜彼不应理”,在尸陀林里,只是见到不动的骨架,就会使人害怕而心生厌离。既然你害怕不动的骨架,那怎么会喜欢住在充满活动白骨的城市里呢?至此圆满“观察本体不净”。

然后开始学习“于欲妙生起厌烦”的第三部分“观察因有害”。先“略说”,如此污浊不堪的女人,无有资本也是得不到的,为了她要奔波积财,即生中忙得团团转,来世还要遭受地狱、饿鬼、旁生等痛苦。然后分两方面广说:一、无有享用欲妙之机会;二、与他罪相联。孩提时代,自己没有能力赚钱,所以不具享乐的条件;壮年之时,为了积聚钱财而忙碌,故没有享乐的时间;老态龙钟的时候,精力不充足,因此没有享乐的能力。那些欲望强烈的卑下之人,白天忙着工作,疲惫不堪,晚上回家时困顿至极,身体就像死尸般倒在那里,根本无法享受欲乐。有些人为了生计,要长途跋涉地远赴他乡,尽管渴望与娇妻欢聚,朝朝暮暮在一起,却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更何况说享受欲乐了。

第 127 课学习“观察因有害”广说的第二部分“与他罪相联”,分为六个部分:一、获得身苦;二、阻碍解脱机会;三、以比喻说明过患;四、空耗暇满;五、痛苦无义;六、痛苦无法比拟。

第一部分“获得身苦”,有些人为了妻子、生计等出卖自己的身体,本想谋求一些利益,但最后得到了什么呢?可以说是空手而归,一无所得,只有随业风不由自主地漂泊在轮回中,今生来世都极为痛苦。有些人的身体出卖给别人当奴仆后,自己一点自主权也没有,服服帖帖地任由役使,如同主人手中的工具一样。被贪欲所欺惑的愚夫,口口声声说:“为了生存,我必须要去战争,这样才能养家糊口。”于是一边担忧送命,一边赴往战场。还有些人为了谋利,情愿去做他人的奴仆。有些人为了自己的贪欲,或被杀身亡;或被穿在利戈的尖端上;或遭到短矛的刺杀;或被投入火中活活烧死。

第二部分“阻碍解脱机会”,积累财产、守护财产、耗尽财产的过程中,充满着痛苦及苦因 。《亲友书释》中说:“被称为寂静调柔、财物丰足的诸位智者,因积累、守护、毁尽这些财产,也历经同样多的辛酸。”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财产是无边祸害的根源。

第 128 课继续学习“与他罪相联”,第三部分“以比喻说明过患”,此处用比喻来说明,贪欲的危害相当多,利益相当少,就像正在拉车的牲畜,吃几口路旁的草一样得不偿失。

第四部分“空耗暇满”,依靠钱财、不净行而带来的快乐微乎其微,轻而易举即可成办,不要说具有高超智慧的人,连低等旁生也不难办到。可是,无知的人们竟然为了这些而奔波受苦,糟蹋了如意宝般难得的暇满人身。

第五部分“痛苦无义”,一切贪欲之乐最终必将坏灭,并具有使人堕落等过患,为了那瞬间的享乐,要在千百万劫中于地狱里受折磨。世间的妙欲一点意义都没有,若把为它付出辛劳的千万分之一,用在修持正法上,足以成就无上佛道,即便没有成佛,最低限度也不会堕入三恶趣。然可惜的是,人们日日夜夜、兢兢业业地寻求世间快乐,用于学佛的时间微不足道。

第六部分“痛苦无法比拟”,如果细细思维贪心的果报,它所带来的地狱、饿鬼、旁生之痛苦,时间极其漫长,程度也极其惨烈。至此,圆满了第三部分“观察因有害”,同时也圆满了“于妙欲生起厌烦”的内容,下一课开始学习“于静处生起欢喜”。

再次和各位师兄强调一下,后面三个关于益西上师的“闻思修”系列的内容比较重要,因为我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走过来之后才看到益西上师的这些开示,如果早点知道肯定会少走些弯路、节省几年的时间,因为现在能够体会到,掌握了这个方法之后,至少对于战术上就没有问题了,战略上则是通过战术来完善,如果战略战术都没有问题了,我们基本就入门了。至少能够达到对于佛法方面闻思和修持不再会有方向上疑惑,即便是有,大部分问题也能够自行闻思解决。剩下的就是时间的问题了,就是我们不断圆满自己的见解和增上自己修持了。

其实这个内容也应该是去年补充的内容,可能很多时候因缘不具足,有太多的内容没办法细致讲解。不过幸好原来计划补充学习的很多论典(《修心七要》《解义慧剑》《中观庄严论释》《般若摄颂》《缘起赞》《大圆满心性休息(显宗部分)》《四法宝鬘论》)变成的2016年开始的菩提研究班的课程了。像前几次共修时说的,我们差不多2023年的菩提研究班课程是核心(五部大论的外围课程,《解义慧剑》属于因明,《中观庄严论释》属于中观,《般若摄颂》属于般若,《大圆满心性休息》属于次第实修法,《四法宝鬘论》属于窍决法),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前面四年的入行论和四年的前行只是把我们的基础打好,从见解和发心,由显宗逐步趋入密宗,包括菩提研究班的课程,最后都可以通过《四法宝鬘论》囊括无余。

大家把次第记住,方向不要偏离,坚持到2028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