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参天
帝洛巴:《大手印口授》
2023-8-10 大树
大手印口授(1)
帝洛巴于恒河畔口授那诺巴之大手印教法
大译师马尔巴由梵文译成藏文

 敬礼俱生本觉智!(2)
 大手印无法言宣,
 但对敬顺上师,具足苦行、坚忍与智慧的那诺巴,
 我幸运的弟子,
 且用心听我道来。
 观世间法之体性,
 其无常犹如蜃楼与梦境。
 蜃楼、梦境原本虚幻。
 应即生起厌离心,舍弃尘世种种。
 远离亲眷与仆从——贪、嗔之源,
 独往山林、僻野、岩洞中修行。
 恒住于无修之境。(3)
 若成就无得,即成就大手印。(4)
 轮回法烦琐狭窄,引生贪、嗔烦恼。
 吾人所造一切皆虚幻不实;应求胜义实谛。
 有心法不能见离心之义,
 有为法不能见无为之义。(5)
 欲证离心、无为之胜义,
 须断心意妄根,令自心本体裸露。
 妄想分别之污水得恢复澄清。
 不须阻止各种显现,但由之自然平息。
 若离取舍分别,即在大手印中得解脱。
 譬如大树枝叶繁茂,
 若断树根则枝叶尽枯萎。
 如断心意根,
 诸种妄想分别亦将消褪。
 千劫累积之黑暗,
 一支明矩顿驱除。
 自心光明之一现,
 亦将扫尽业之不净障蔽。
 非上智者不能深解此理,
 集中意念专注于呼吸,
 以诸方便法门勤修持,
 调伏自心使自然安住。
 若你放眼广大虚空,
 中、边之定见不攻自破。
 一切心识活动可止,你将安住于无念。(6)
 了悟殊胜菩提心。(7)
 水汽升空成云消失于天际。
 不知云散之后何所之。
 妄念如波生于心,
 以心观心波即平息。
 譬如虚空无色亦无形,
 一成不变,不为黑白所染。
 明净心亦无色无形,
 亦不被黑白抑善恶沾染。
 譬如日光纯净灿烂之本质,
 千劫黑暗不能使暗淡。
 心之明净本性,
 历劫轮回终不损减。

 虽言虚空是空,
 虚空无可言诠。
 或言心是光明,
 命名不足以证明其存在。
 虚空全然无法定位,
 大手印之心亦无所住。
 安住于本觉状态,(8)
 所有系缚定可松解。
 心性本与虚空同,
 一切莫不包含在心中。
 让身离造作,真实自然。
 停止闲言,让语成空谷回音。
 让意离妄念,但看跃起的法。
 身如中空之竹无实质,
 心与虚空体性同,非为意念而设。
 任心自在,既不抓牢亦不任其游荡。
 心无着求即大手印。
 有此成就即臻无上觉境。
 心之本质为光明,超越所缘之境。
 悟无修之道方见佛道。(9)
 达无所修境即证无上菩提。(10)
 超越偏执是见王。(11)
 心离散乱是修王。(12)
 任运自然是行王。(13)
 无求无惧即证果。
 无生法界本无业习垢染。(14)
 持心安住,无分修与不修。
 当投射竭尽心法时,(15)
 即解脱一切边见计执得无上见王。
 无限深广得无上修王。
 随顺自在得无上行王。
 能无所住得无上果王。
 行者心初如汹涌急流,
 中则若恒河之平缓,
 终则诸川汇聚,如子之投入母怀。
 密续及般若波罗蜜多,
 种种经律与法藏,
 凡此各宗派之论义说理,
 皆不能见光明大手印。
 无想,无求,
 自静,自灭自生,
 恰若水中之波。
 唯欲念之升起障碍光明。
 执着戒律反破真实三摩耶。(16)
 若舍分别无所住,不远离究竟胜义,
 你即神圣之行者,照亮黑暗之明炬。
 若离贪欲,不落边见,
 你将了悟一切法藏真实义。
 依此精进修持久,终可脱轮回之牢狱。
 诸不净业障,亦将烧尽。
 对教法未能虔信之无知辈,
 亦将因你得免不断沈溺轮回海。
 哀悯下界众生苦难当,
 欲离苦者须依止胜智上师。
 得上师加持,心可获解脱。
 若依业印将见乐空不二之智,(17)
 善巧与智慧结合即得加持。
 将之自顶降下升起坛城,
 导致各处并遍布周身。
 若离贪欲空乐明方显现,(18)
 得享长寿,不生华发,你将晶莹如满月。
 光采焕发,力大无穷
 速证世俗悉地,应求胜义悉地。(19)
 愿此大手印心要口诀为幸运众生恒受持。

 
 中英(或梵)词汇对照:
 (1)大手印口授(又称恒河大手印)——Mahamudra Upadesa
 (2)俱生本觉智——Co-emergent Wisdom
 (3)无修——non-meditation
 (4)无得——non-attainment
 (5)无为——non-action
 (6)无念——non-thought
 (7)菩提心,意谓证悟的心——bodhi-citta(梵文)
 (8)本觉状态——primordial state
 (9)佛道——path of Buddha
 (10)无上菩提——supreme bodhi
 (11)见王——king of views
 (12)修王——king of meditation
 (13)行王——king of actions
 (14)无生法界,即本觉状态——unborn alaya(梵文)
 (15)心法——dharma of mind
 (16)三摩耶,密续之戒律——samaya(梵文)
 (17)业印,密续之一种修法——karma mudra(梵文)
 (18)空乐明,本觉智之异名——union of joy and empt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