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第二直指(续):心乃空性
2023-9-21 大树
大家在此领受到的金刚乘教法,乃是由伟大的成就者帝洛巴与那洛巴所传授,这些教法殊胜又极其深奥。在闻思正法后,若能付诸于实修,定能获得果位。
无论是闻思还是实修教法,过去所有的大成就者与善知识都曾经教导,正确的发心是最为重要的。清净的发心决定了佛法修持的清净。反之,若发心是不清净、是自利的,佛法修学就不可能达至圆满。有时候,似乎真的很难生起纯净的发心,但只要尽力而为,仍是可能的。关键在于竭尽全力去将发心转化为一种真纯之心。
请谨记,在闻、思、修中的每一步,是菩提心之力使得法道圆满,最终臻于究竟果位。因此在任何时候,无论是闻思还是实修,都请发心求取真实而圆满的正觉。
心性甚深境界即本初佛
本身亦甚深广大,亦普贤佛母双运,
亦内空界与本智,所生所谓本初佛。
【甚深】指的是空性境界,即一切诸佛之心。【广大】指的是为饶益一切有情而行持的广大事业,也称菩萨行。有时候广大与甚深也指不同类型的佛法教典。不管是就什么范畴而言,这些甚深广大的教法,其本质与核心无非就是心性,故云:【本身亦甚深广大】。
依据大圆满——佐巴钦波——的教授,本初觉性被描绘成普贤王如来与明妃普贤王佛母的双运,所强调的是智慧面向。普贤王如来乃是本初佛,从未堕入轮回,因而亦无需在此后证悟,他被视为证悟本身的本来境界。而普贤王如来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心的自性。
空与慧的双运,或空性与本觉的双运,就是本觉智。换言之,核心关键就在于真正证悟到本来——本初的觉悟境界。心的自性与圆满的佛心,皆是本空而自明的。此自性并非是通过创造一个之前不存在的空或觉的本体(entity),经过什么制造过程而使其证悟的。
若不去修持,自性也不会失去其空与觉,若去修持,也不会因此而获得一个空觉境界。这里描述的是自性的根本,此处描述为【本觉智】,即空与觉的本初双运,一向如是且将一直如是,需要的只是认出它,了知它。
让炯耶喜:心的明性为轮涅之基
具有垢染彼自觉,亦非观待于他故,
本身亦即自生智,亦即轮回之根本,
本身亦即为涅槃,本身亦即大中观。
之前已经谈到过本来性空的心,对这一点我还要再多说一些,因为透彻理解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我们都具有佛性,然而我们尚未如佛一般完全净化与圆满,仍然有着烦恼,仍被业障所覆蔽,空性的本体是不会改变的,丝毫不曾被障盖垢染。因为心性不依仗任何他者,所以称之为自生智慧(藏文:让炯耶喜)。
所生起无论乐还是苦的一切觉受,均是因为心性之中具有明性。假如我们身处上三道经历天人或人道的愉悦乐受,是因为心之明性才能有这样的觉受;同样的,假如发现自己正身处地狱道,被无间苦痛所折磨,也是因为心中之明性而能得知。
因此,心的自然明性正是轮回的基础,轮回的觉受之所以生起,是因为心的明性也具有无明和迷乱,那迷乱的觉受就叫做【轮回】,无有迷乱的觉受就叫做【涅槃】。当离开所谓轮回进入涅槃之时,心也没有去到其他地方。心性本性完全无变,所谓涅槃并不是指心旅行到了另一个叫做涅槃的国度。
心性的法尔本空,乃由龙树菩萨、寂天菩萨、月称论师以及其他伟大的论师所弘扬的伟大理证所确立。
愿长老的教授融入到每一位读者的心里。
愿一切有缘读者都能值遇善知识的指引。
愿历代祖师的加持与每位读者时刻相连。
愿一切有缘读者都能够认出本具的心性。
愿所有阅读、转发的朋友都能具足智、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