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参天
《广论讲记》摘要第74课——下士道业因果业增长广大之理由公案引发定解
2023-8-23 大树

子二、引发一切善乐所有根本深忍信中分四:一、思总业果  二、思别业果  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  四、深信业果之总结

丑一、思总业果分二:一、正明思总之理  二、分别思惟

寅一、正明思总之理分三:一、略说  二、广说  三、摄义

卯二、广说分四:一、业决定之理  二、业增长广大之理  三、未造业不会遇  四、已造业不失坏

辰二、业增长广大之理分六:一、总说  二、由公案引发定解  三、以胜解信成就殊胜之理  四、由知业与身心关系密切后,当励力断恶行善  五、以教证说明  六、摄义

巳一、总说

【业增长广大者。谓虽从其微少善业,亦能感发极大乐果,虽从微少诸不善业,亦能感发极大苦果,故如内身因果增长,诸外因果无能等者。】

“业增长广大之理”也是决定的。假使有业是微少,得果也同等微少,或者业是巨大,而得果却微少,则可说业增长广大之理并不决定,但实际上此理是周遍成立的。我们可以观察:任何一种蔬菜种子所生的果,是否与种子本身一样大?倘若如此,谁还愿意种菜呢?外在色法的因果增长程度尚且如此,何况有情内身的因果,其增长程度必定远超前者。因为一切法之中,心的力量最强,心起微善可造大福,心起微恶可召大祸。

【此亦如《集法句》云:“虽造微少恶,他世大怖畏,当作大苦恼,犹如入腹毒。虽造微少福,他世引大乐,亦作诸大义,如诸谷丰熟。”】

这又如《集法句经》所说:虽然所造只是微少的恶业,但在来世业力成熟时,那种果报的痛苦将会令人生起大怖畏,就像进入自己内脏的蛇毒,虽然最初只是一点,但发展起来却足以毁灭一个人的性命。另一方面,虽然所造只是微少的福德,但在来世将引起巨大的安乐,也能造就诸多大义,就像谷物成熟而丰收一样。

归纳而言,稍作罪业便会引生大苦恼,稍作善业便会引生大安乐。了知此理之后,在行为上即不应轻视、放逸,因为这是法尔道理,也是遍智佛陀在以三种观察而清净的教法之中所宣说的缘故。

巳二、由公案引发定解分二: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所出公案  二、《贤愚经》所出公案  

【从轻微业起广大果,此复当由说宿因缘发定解者,如《阿笈摩》说,牧人喜欢及彼手杖所穿田蛙,五百水鹅、五百鱼龟,五百饿鬼,五百田夫及五百牛,所有因缘,并《贤愚经》说,金天、金宝、牛护因缘,当从《阿笈摩》及《贤愚经》《百业经》等,求发定解。】

对此处的方法,有人怀疑:道理只是简单的一句,为何却要参阅那么多的公案呢?回答:如果阅读思惟众多公案与不阅读思惟时的效果相同,那么大可以不必参阅。然而,若通过阅读思惟能加深认识,就应依此法实行。

所谓公案的价值何在呢?价值在:以凡夫狭隘的心识无法彻见因与果的关系,也就无法凭自力得出有关业果的规律;然而,佛陀能现见所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并以他的现量所见为我们宣说,我们依照佛语便能产生定解。

下面先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宣说前面四个因缘:

午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所出公案分四:一、牧人欢喜及其手杖所穿田蛙之因缘  二、五百水鹅、五百鱼龟之因缘  三、五百饿鬼之因缘  四、五百农夫与五百牛之因缘

未一、牧人欢喜及其手杖所穿田蛙之因缘

未二、五百水鹅、五百鱼龟之因缘

未三、五百饿鬼之因缘

未四、五百农夫与五百牛之因缘

午二、《贤愚经》所出公案分三:一、宝天因缘  二、象护因缘  三、金天因缘

未一、宝天因缘

未二、象护因缘

未三、金天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