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参天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36课离贪著品
2023-12-11 大树

离贪著欲财品 第七

丙二、断有漏业集方便之瑜伽分三:一、教诫断有漏业之幻轮;二、明如何断之方便;三、明如是得断之果。

丁一、教诫断有漏业之幻轮分二:一、正明;二、余义观察生死边际。

正明,是直接阐明主要大意的意思。

戊一、正明

于此大苦海,毕竟无边际,

愚夫沉此中,云何不生畏。

【颂文直解】

轮回是有漏业的果,它的自性就像是苦的海洋。在这个大苦海中,是毕竟无有任何边际的。作为凡夫的你,沉溺在苦海之中,为什么不生起极为畏惧之心呢?

设问:轮回虽然过患众多,但是年轻人对轮回还不至于需要产生畏惧吧?

答:

韶华适落后,复又现于前,

虽住此世间,现见如赛跑。

【颂文直解】

这一生的韶华青春刚过去,落到了老的后面,马上就面临死,死后并不是什么都消失,而是以有漏业之力,复又现前了韶华青春,而没过多久,它又再一次落到老年的后面去了。因此,虽然人们希望青春长住,但是在此世间中,青春、老、死你追我赶,就像在赛跑一样。

设问:世间人虽然都在前赴后继地去往后世,但这就是轮回的自性,死也就死了,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答:

汝于三有中,非能随愿往,

随他转无畏,岂成有慧者。

【颂文直解】

你在三有之中,一切都是被业控制的,根本不能随你自己的意愿,去往人天善趣等去处。自己的后世,明明完全是随业而转,但你对此还不畏惧,这岂能成为有智慧的人呢?

设问:虽然轮回有这么大的过患,应该厌离,但是今生还是可以享受快乐吧,到后世之后再作精进地修持。

答:

未来无边际,常时为异生,

如汝过去世,理应勿复尔。

【颂文直解】

如果今世不精进,那么在无有边际的未来,你也会一直成为具缚凡夫,就像在无始时来的过去世,你都一直是具缚凡夫,没有摄取实义,虚度了时光一样。为了使未来世不再虚度,你理应不再像以前那样虚度光阴,而要精进修持,断除有漏的业集。

戊二、余义观察生死边际

设问:既然说“未来无边际”,那么愚痴众生的轮回是否有边际呢?如果是有边际的,那么众生不用修行,只要转世到了边际的那一世,就自然解脱了;如果是没有边际的,那么再多的修行,也都无法解脱轮回了。

答:

闻者所闻教,说者皆难得,

以是说生死,非有边无边。

【颂文直解】

未来世有没有边际,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具足暇满的闻法者,和所闻的四谛教义,以及说法者如来,都非常难以得到。如果这三种因都具足,就有希望证得涅槃,因此说生死轮回并非没有边际;而这三种要全都具足又非常困难,所以在未都具足时,就不能说轮回有边际。

设问:既然自己已经具备了获证智慧的因缘,轮回就是有边际的了,所以不必要精进闻思修,后世也会解脱的吧?

答:

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

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

【颂文直解】

这是非常难的。如果现在不精进闻思修行,后世再要获得暇满人身就很困难了。也就是说,因为人类多数行持不善业,因此大多数的异生,将必定堕于恶趣。这样连获得善趣的所依身也很难的话,又怎么谈得上解脱轮回呢?

丁二、明如何断之方便分二:一、断有漏不善业之方便;二、断有漏善业之方便。

漏是烦恼的异名,含有烦恼的事物,就叫有漏。离开了烦恼的出世间法,则都是无漏法。《涅槃经》中说“有漏法有二种:一因二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是名为集。”集是“招聚”的意思,一切烦恼杂染及业杂染,都能招聚生死,所以都被称为集,都应该被断除。

有漏的业杂染,分为善业和不善业两种,下面就分别来断除。

戊一、断有漏不善业之方便分二:一、思惟后世苦异熟而断不善业;二、思惟现前之功用无义利而断不善业。

人们因为不知道后世有异熟苦果,以及现世功用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会毫无忌惮地行持不善业。所以对这两方面进行如理思惟,作如实的观察修,就是断除不善业的方便。

己一、思惟后世苦异熟而断不善业

设问:对恶趣应该产生厌离,但是对善趣不必要产生厌离心吧?

答:

地上恶异熟,故意为损恼,

圣者观三有,等同备宰处。

【难词释义】

地上:指善趣。

【颂文直解】

那些已经转生为地上人天世界里的众生所造的罪恶之业,也将会在恶趣中成熟猛烈、无尽的异熟果,并在将来善趣中成熟为残疾等的异熟果,是故恶业之意纯粹为损恼。因此诸圣者观此三有,等同众生的屠宰场。

但是有很多世间人并没有对三有生起厌离之心,对他们圣天菩萨是这样教诫的:

若识不正住,世说为颠狂,

则住三有者,智谁说非狂。

【颂文直解】

如果一个人的心识不正常而住,世人会说他是颠狂者。同样,对于住于三有的有情,如果没有对三有产生厌离,智者有谁会说他们不是颠狂的呢?

设问:那么有什么对治颠狂的好的方便呢?

答:

现见行等苦,违时则消失,

以是具慧者,发心尽诸业。

【颂文直解】

可以现见到的是,如果行走、站立等累了,产生了苦苦,那么违弃(舍弃)这些事情,停下来,苦苦就消失了。因此,有智慧的人,只要发心来断尽导致轮回的一切有漏业,就能够脱离轮回,获得涅槃。

那么要断除有漏业,要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你把有漏业放下不做就是了。也就是说,把沾染了贪嗔痴烦恼的业,都要放下、断除。

接下来圣天菩萨教诫未断有漏业的过患。

若时随一果,初因不可见,

一果见多因,谁能不生畏。

【颂文直解】

如果有漏业还没有断尽,此时就极为可畏。因为世上任何一个果,它的因可以无限地追溯下去,而不可能见到它的初因。既然一个果上可以见到那么多的因,那么可见轮回的苦果也是由无数个有漏业的因形成的,由此谁能对有漏业不生畏惧呢?因此,必须以畏惧之心,来断除有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