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参天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45课破我品
2024-2-12 大树

破我品第十

现在学习的是后八品的“方便生胜义之真实性修习之瑜伽”,在前面的第九品中,大家学习了“总说甚深缘起真实性之瑜伽”,接下来要具体、深入地学习甚深缘起的真实性,即“别说无我空真实性之瑜伽”。

乙二、别说无我空真实性之瑜伽分二:一、人无我真实性之瑜伽;二、法无我真实性之瑜伽。

因为众生的无明妄执,分为人我执和法我执,所以无我空的真实性瑜伽,也就相应地分为人无我与法无我两部分。首先来学习人无我真实性之瑜伽,也就是第十品的内容。

丙一、人无我真实性之瑜伽分三:一、破除计我;二、于无我义断诤;三、结成远离常断。

修习人无我真实性瑜伽,最重要的是破除计我的分别,所以这部分是本科的重头戏。然后是断除对无我义的争议。最后以远离常断来结束本科,也就是第十品的引导。

丁一、破除计我分三:一、分破所许我相;二、别破计彼为作者;三、摄要而破。

破除计我之中,最主要是破除所承许的各种我相,其次破除我能起作者的作用,最后是以归摄要义的方式来破我。

戊一、分破所许我相分三:一、破胜论派所许之我;二、破数论派所许之我;三、破尼也耶派所许之我。

大家知道,古印度很多外道虽然也承许有三世——就是有前世、有现世、有后世,也承许有业,也承许有苦乐果报,但是和内道完全不同的是,他们还承许有一个“我”,而且各个外道所承许的“我”还各不相同,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本科里要破的这三种。

总体来说,他们说的这个“我”,从前世到今生,从今生到后世,都是常住不变的。虽然享受的东西,感受的东西,以及我的形象、我的性格、我的态度、我的各种苦乐命运等等,这都是会变的,可是这里头有一个“我”,它是永远不变动的,它来承载这个业,它来感受这个果等等。其实不仅仅是外道,大家也都会有这样的执著。譬如说,你的少年时代是过去,你的青年时代是现在,你的中老年时代是未来,你会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身心都在发生变动,可是这个“我”从过去走到现在,一直走到未来,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个“我”。大家现在想想,这是不是就是你的观点?但其实这样的“我”是没有的、不存在的,只是由于大家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气,才牢固地执着有这样一个“我”,从而产生了种种的烦恼,造下了种种的业,使得一直沉溺在生死苦海之中。所以外道当作如意宝,当作归依处,非常珍惜的“我”,在内道中,恰恰是盗贼,是怨敌,是要破除的。

己一、破胜论派所许之我分三:一、总破所许我相;二、别破有我之能立;三、破具思等特相。

在以胜论师为例进行遮破时,紧紧抓住我的自性为常这个邪分别,先来总破我相,然后破除我的能立因,最后根据胜论师的回辩,进一步破除我的特相。

胜论外道说我有两种:一种是内我,好比现在世间人说的灵魂深处的我;一种是外我,即外现的我,他说这是我的两个层面。

那内在的我是什么呢?他说身体里头肯定有个我,它在根上活动,以根为行境,去了别各种境界。根呢,则是做一个给它摄取信息的一个信息员。这是内在的我。

外在的我就是外现的这一个相,身体和身体里头的根,合在一块了,这是外现的我。

内我是司令,他就在根上活动。比如说眼根有看到山上牦牛的功能,然后在根上活动的我就会知道:哦!对面山上有三十三头牦牛;或者正在吃一个奶油面包时,首先是舌根在跟面包接触,然后这个内我就在这个舌根上活动,接着就知道了:哦!这个奶油过期了,不大好,不新鲜了。

下面就具体来破。

庚一、总破所许我相

内我实非男,非女非非二,

但由无智故,谓我为丈夫。

【难词释义】

非二:指既非男人,也非女人,也叫做黄门。

丈夫:指男人,同时也指代女人、黄门。

【颂文直解】

内我实际上不是男人,不是女人,也不是黄门。只是因为外道等的众生没有智慧的缘故,才妄认我是男人、女人、黄门等等。

下面进一步以男女等相非实有,来破我。

若诸大种中,无男女非二,

云何诸大种,有男等相生。

【颂文直解】

如果如你所说,在大种之中,本来没有男、女、黄门等相,那怎么可能依靠诸大种,有男等相生起呢?

汝我余非我,故我无定相,

岂不于无常,妄分别为我。

【难词释义】

无常:这里指无常的五蕴身。

【颂文直解】

你的我执所依的我,不是我的我执所依。因此,我并不是以自性成立,所以没有确定之相。如此缘故,就像将花绳虚妄分别为蛇,岂不是将多体、无常的五蕴,虚妄分别为我吗?

庚二、别破有我之能立

能立是外道安立常我、实我的理由。破了理由,那么所安立的我也就破了。

我即同于身,生生有变易,

故离身有我,常住理不然。

【颂文直解】

如果我是轮回、涅槃的所依,那么在生生世世中,我应该随着苦乐等身受的改变而改变,这样我就像身一样,应该是无常性。因此,离开身还有一个常住的我,这并不应理。

为避免我失去常性,但是又要让我发挥作用,胜论师就让我退居幕后,提出身体有屈伸、行走等等的种种动作,就必定有一个驱动者——这就是我,这就像司机能让车开起来一样。对此,圣天菩萨说:

若法无触对,则无有动摇,

是故身作业,非命者能造。

【难词释义】

触对:触是接触,对是对碍、质碍,触对就是能接触、有质碍的意思。

命者:胜论师说命是身、我、意三者的和合。

【颂文直解】

如果常我没有触对,就不会使身体产生屈伸等动摇的作业。是故无常的身体动摇等作业,是常性的命或者我根本不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