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喜金刚]更强调“阿底瑜伽”,尤其重视大圆满“心部”“界部”“口诀部”的“见地”。
[极喜金刚]把“大圆满六百四十万续”的“第四部”,浓缩成三句话(椎击三要)。
一、第一要
直指“本来面目”(认出你的自性)
“本来面目”就是“佛性”,也就是,结合“大悲妙力”的“明空”。“佛性”在“体性”上,是“空的”,但是,同时又具有“本然的明性”。“空分”跟“明分”是不可分的,而这“明空无别”就是“大悲妙力”。“直指本来面目”这句话,本身就是“直指窍诀”。
1、“佛性”是一切法生起的“遍基”
“佛性”是所有的“外器世界”“内情众生”“一切显有诸法”,生起的“基础”(本源)。“佛性”究竟是什么样子?在“体性”上,“佛性”是“空的”。在“自性”上,佛性是“明的”。“佛性”的“大悲妙力”赋有“自生的本觉”。“佛性”是一切法“生起的遍基”。“佛性”不属于任何类别。比如,“佛性”不是一个存在(有)或不存在(无)的事物。如果宣称“佛性是存在的”,那么,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佛性”并不存在。“佛性”不是一个“具有独特特征”的“具体事物”,“佛性”如同虛空一样“通透无碍”。但是,也不能断言“佛性不存在”,因为,“佛性”是“一切显有诸法”的“基础”(本源)。“佛性”也是一切诸法“生起的基础”(本源)。“佛性”不属于任何类别,比如,“有”或“无”的类别。同样,“佛性”超越“非有”“非无”的类别。
2、“佛性”如同虛空
“佛性”如同虛空,不能说“虚空存在”,不能说“虚空不存在”。“虛空”不顺应任何“有”“无”这样的概念。被造作出来的“关于虛空的概念”,仅仅是“概念”而已。“虛空本身”离于任何“我们能够主张的概念”,“佛性”就是这个样子。如果说“虛空是存在的”,但是,你不能够把“虚空”定义为“一个具体的本体”。如果说“虛空是不存在的”也不正确,因为“虛空”容纳一切,“虛空”容纳“外器世界”“所有众生”。如果说“虛空”超越“有”或“无”,那么,那不是“真正的虛空”,仅仅只是“我们对虛空的概念”而已。《椎击三要》第一要是“直指本来面目”,我们需要去认出“自性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要你们去认出“自己的心”,并且说“你们看见了什么”。你们回答:“我没有看见任何东西”。这是因为,“心”离于任何“实有的限制”,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看。但是,“你的心”也不是“不存在”。因为,如果我拍手,你就会“听到声音”。如果“心”是“不存在的”,你就不会知道有声音这回事。
3、“佛性”是“显空双运”
“佛性”本来就离于“常”“断”二边。而且,“佛性”是一种“双运”。“双运”意味着,此时此刻,“色”“声”“香”等等,都存在“你的显相”中。如果说“佛性是不存在的”,就不可能有这些“种种的显相”。如果说“佛性确实存在的”,那么,“体验佛性”的是什么?你不可能,准确的指出“体验佛性者”,因为,它是“空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局限“显分”跟“空分”。尽管“佛性”是空的,但是,仍然有“显相”。但是,如果你审察“那感知者”,你会看不见任何东西。“显分”跟“空分”,这两个面向,是没有限制的。如果它,只局限在其中一个面向,那么,它就应该是一个“会停驻的显相”,或者是一个“绝对的空无”。但是,在一个“栩栩如生的显相”生起的同时,“那感知者”是“完全空的”,这被称为“显空双运”(觉空双运)。“显分”根除“断边”,“空分”根除“常边”。因此,你可以说,“有”跟“无”是“双运”。这个“双运”,并不是,我们能够“在知识上造作出来的事物”,因此称为“离于分别心或离于分别的见”。也被称为“真如”(那个样子)。明了“那个样子”(真如),就是所谓的“认出你的自性”。在你认出“自己的心”,并且“没有见一物”的那一个刹那,就是所谓的“看见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