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上师关于思维法义的三点要求
思维是修习的前提,至少要符合下面三个要求。
思维的第一个要求是要如理。
如理就是按照正理,不能胡思乱想,不能自己去增加很多无关的内容。正理也就是这里说的规则。所以要思维无常,首先要抉择好无常的规则,也就是获得正见。抉择好规则后,再数数串习,通过安住修,就可以真正安住在这个智慧状态中,不会被常有执著染污自己的心相续。这样修习无常的境界就会成就。
偈颂或者每一段所讲的内容,全都是用正理在作真实的圆满的抉择,没有一句话是没有道理的。这些偈颂和科判,都是证悟的高僧大德从开悟智慧中流露出来的,能够开智慧的金刚句,有很大的加持力。所以科判偈颂的字字句句都是如意宝,字字句句都很重要,字字句句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状况,不是我们一般的世间人的思考的结果而形成的文字。因此如理思维的过程,就是佛菩萨在用正理在给我们开示,给我们作抉择,从而让我们产生如实正见的过程。
思维的第二个要求,是要把法义和自己的状况结合起来。
思维不是仅仅看文字的词句,不仅仅是想获得一点对于无常的知识性的了解,不仅仅是耳朵里听进去得到了一个传承,或者上了一堂课,这堂课的修法内容就OK了。这就好像是看戏或者看电视一样,看完的同时,什么都没有留下。这些法义都是指导众生进行修行的,因此要把法义与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联系并对照,要如实的、如理到量的一一进行分析抉择,直到对自己的身心相续产生触动。这样的如理观修一定要到位,这是真正产生智慧的方法。
思维的第三个要求,是专注。
真正来说,每个人都要在安静的环境中,比如自己的精舍,或者家中的佛堂里,在打坐的威仪中非常专注,非常深入。仅仅积累一些无常的知识,泛泛思维了一下,这样虽然口头上是可以说一些无常的道理,但是对自己一点作用都不起,自己的身心状态还是老样子,仍然活在常执当中。
如果自己不这样进行有效的思维,别人讲得多好,学得多好,修得多好,对你帮助都不大。仅仅听一遍、看一遍是不够的。而且在平常的散乱心状态下是不能真正的集中精力,进行深入思维的。我们需要深入的思维,没有深入的思维,这样就永远不可能获得修行无常之后应该生起的功德,因而就不能安住于无常的状态中,就更谈不上解脱了。因此专注地思维,也非常重要。
这样思路清楚以后,就知道下面都是圣天菩萨为了给我们开智慧而进行的以理抉择,通过这样的的如理思维,我们心里的种种未知,邪知,不符合真实义的颠倒的疑惑全部可以断除。这时心里会真正生起以佛法正理抉择的非常断定的定解。如果忽略了这个思维,正见就起不来,然后修习无常当中的修就是盲修瞎练,由无常正见引起的境界就不会现前。
——节选自《中观四百论讲记》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