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学修行世间贤善的人格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子的体悟:诚,上不欺天,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点破曾子的心,良知同频共振,使濒死之心鲜活:
1、忠, [阅读全文]
以儒学界定世间贤善的人格
一、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
不预先揣度别人的欺诈,不凭空猜测别人的不诚实,却又能及早的发现欺诈和不诚实,这样的人应该是贤者吧。“一以贯之”达到“见微知著”的境界。
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三、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阅读全文]
马一浮:教外别传真谛
程颐(伊川)为兄长程颢(明道)撰写墓志铭时写道:“自周公逝世,圣人之道不行于世;自孟子离世,圣人之学断绝传承。”“明道先生生于一千四百年后,从未被遗忘的经典中领悟了失传的学问,以复兴圣贤之道为己任”,“使圣人之道重新光耀于世。自孟子之后,唯此一人而已。”过去我读此言曾生疑虑:圣人之学若真有传承,何以千载断绝?若无传承,为何独明道能得真谛?
孟子说:“君子依循大道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