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的十二个引导文分别作概括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15-4-14 14:43 ė1263次浏览 60条评论
 

《前行》的十二个引导文分别作概括

● 外共同前行的六个引导文

第一、通过思维暇满难得,使闲暇之身变得有意义。一个人要产生修法的意愿,是很不容易的,非常难。只有了知暇满难得,了知如《景德传灯录》所说的“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才愿意踏踏实实地过一个修行的人生,不使人身空耗

第二、通过思维寿命无常之理,来鞭策自己精进。如果这个人身能千年万年不失去,那么将来再修也不要紧,但人身的的确确是无常的。看看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相信谁都会发现生命的脆弱及无常。而作为修行人,只有对无常生起坚定的信心,才会时时鞭策自己“我不能睡得太多了,不能天天散乱,不能做无意义的事……”,从而成就真实的精进。

第三、通过了知一切轮回痛苦的本性,而生起出离心及悲心。如果轮回不是痛苦的本性,呆在轮回中流转也没事,但是,不管你转到哪一道,恶趣就不必说了,就算是天上人间,也是苦多乐少,终归要堕落。自己是这样,其他众生也是如此。明白了这个道理,谁还愿意呆在轮回里?谁不对可怜的众生生起悲悯?

第四、通过明确因果的差别,而如理取舍善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的种子成熟的是快乐,恶的种子成熟的是痛苦,而且绝无任何欺惑。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定会如理取舍的。

以上就是所谓的四种厌世心。

第五、通过忆念解脱利益,而使自己对佛果满怀向往,并生起极大的信心。

第六、通过依止真正的善知识,来修学上师的意行。现在有很多人不重视依止上师,这就是没抓到根本。其实,即使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离开了具相善知识的开导,也无法真实理解并修行。而且,所谓的修学佛法,无非就是修学上师的意趣和行为,所以一定要依止上师。

这以上是共同外前行的六个引导。

对每一个引导所作的简单概括,就像我们打的广告一样,希望引起修行人的重视。

其实,现在的修行人很可怜!说实话,对这么重要的引导文嗤之以鼻,而形象上的、对解脱绝对毫无意义的事,很多人却特别重视、特别有兴趣,遇到了也是心花怒放并极力宣扬。那这是什么呢?就是颠倒!

● 内不共加行的五个引导文

第一、依靠皈依三宝,奠定解脱道的基础。一栋建筑物有了地基,才会坚固,没有地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倒塌。同样,解脱道也要有基础,而皈依就是这个基础,只有具足真诚的皈依心,才能修成解脱道。

第二、依靠发殊胜菩提心,树立起佛子如海行为的框架。在稳固的地基上,便可以修建建筑物了,而修建时首先要建立的,就是建筑物的框架。有了框架,建筑就慢慢成形了。同样,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当你要修建佛法的大厦时,最初一定要发起殊胜的菩提心,并依靠这一菩提心,树立如海菩萨行的框架。这样一来,自利利他的佛果便会自在现前。

第三、依靠念修金刚萨,通过四力来忏悔一切过患之根本的堕罪。我们今生乃至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是无量无边的,如果不清净这些罪业,修什么法都不会成功。所以一定要念修金刚萨,通过四种对治力进行忏悔,令自相续得以清净。

第四、供三身曼茶罗,可积累一切功德之根本的福慧资粮。建筑物有了地基、形成框架之后,还要垒墙、装修,然后把里面打扫干净,陈设家具等等。同样,一个佛教徒,在皈依、发心之后,光是清净了自相续还不够,一定要积累资粮。而要积累资粮,供曼茶罗就是最殊胜的方便。

第五、一切加持的源泉——祈祷上师,可使自相续中生起殊胜智慧。上师的相续中有无量的智慧、悲心和功德,通过修持上师瑜伽,便可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令自相续点燃智慧之灯。因此,修行人要作究竟的修行,就一定要祈祷上师。

以上是五种不共内加行的引导。

《前行》这内外十一种引导,是非常珍贵的修行方便,希望大家都要重视。不重视前行的人,对我个人无利无害,但我担心的是,他肯定修得不成功。好听的话容易说,两三天吹嘘一下,自己也觉得开心、有意义,但时间一长,结果会说明一切的。

这次讲《前行》的时间比较长,但在讲解的过程中,我详详细细地查找了很多相关的教证、公案、典故等,并很耐心地对每一个引导都作了力所能及的阐述。我只有这个智慧了,除此之外,也无能为力了。不过也还可以,我翻过以前藏地大德很多记录、笔记,多数都比较略,而我把这些藏文、汉文的众多资料都结合起来,也算是为大家作了一个我自己还比较满意的讲述。

讲述的目的,并不是我有了很多讲记以后,会赢得名声、财富、什么什么……这些我从来没想过。只不过我觉得,稍微广说一下,以后有重视前行的人,或许对他的修学是有利的。再说,这样的因缘和条件,以后有没有也不好说。

要知道,依靠上师如意宝和传承上师们的加持,眼下在这块寂静地方,能聚集这么多道友共同学习,是非常难得的,一定要珍惜、要利用好。对此,我本人一方面非常欢喜,一方面也觉得稀有,为什么呢?在末法时代的狂风如此猖獗之时,竟然还有这么多四众道友,在长时间地潜心研习大乘佛法,实在是不可思议。我想这一定是传承上师、护法神的加持,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善愿力所致,否则,怎么会有这样的壮观景象呢?

因此,希望大家珍惜这些引导文,不管是学院的人也好,城市里的人也好,我们要学佛修法,那就没有比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依止善知识、皈依、发心等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那要修行恐怕是很难的。

● 不修便可成佛之往生法

如若修道尚未趋于究竟(未证悟以前),死亡便临头,则依靠不修便可成佛之往生法而往生净土

死期是不定的,在修行中,如果即生没有成就,就应该运用颇瓦法(即往生法),趋入极乐世界。这是一个最快、最好、最方便的修法,是不修便可成佛的法。颇瓦法刚刚讲完,各班的法师们可以带着大家修一修。

加上这一往生法,总共就有十二个引导。

 ——节选自《大圆满前行广释》第143课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