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9 入行论第62-63课共修内容
各位师兄,本次共修第62-63课,继续学习第五品的第二大部分: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
我们正在学习护持正知之方法,分为三个部分:一、正知之前行;二、一同趋入;三、略说护持正知之法相。重点在第二部分“一同趋入”,又分为为四个部分:一、观察三门状态;二、观后当控制;三、控制后作修心之行;四、成圆满学处之支分。
上次将圆满“观后当控制”的最后一个部分:修未如是行之对治。意思是如果我们没有行持或者没能力行持前面所讲的道理,那应该以什么方式来对治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宣说:一、思维暇满难得;二、已得当取实义。
至此,第二部分“观后当控制”已经圆满。本次共修将学习第三部分“控制后作修心之行”,分为三个部分:一、一切行为中当具正知;二、主要宣说修心;三、净除成为心之障碍。其中第一部分“一切行为中当具正知”是重点,分为四个部分,本次学习第一部分“总说一切时分所作之行”,从平时的行为寂静、随顺他众和善行自己之事三方面来宣讲。整体颂词比较容易理解。
本品中颂词的字面意思比较简单,也由于大家通过一年的闻思,对法义的领悟能力也提高了很多。但是往往看似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被忽视。正如共修时一直强调的,本品偏重于实修,我们可能一说都知道,但行持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宣化上人经常教弟子要做到“不贪、不争、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个呢。道理就在这里。另外,索达吉堪布在《前行广释》第93课也强调过:“《大圆满前行》的文字很简单,没有什么不懂的,但若想将每句话落实到行为中,就要靠自己的修行了。”在第98课再次强调:“在座的各位也不要觉得《入行论》很简单,《大圆满前行》很简单。其实这些不简单,你词句上也许会读,读的时候特别快,但意义上一个一个对照自己,真正融入心非常困难。因此,我们要长期学习,学习时一定要认真!”
所以大家务必把颂词的字面意思和所隐含的意义搞懂,这就要通过反复听光盘和看法本,特别是很每个颂词的公案内容记下来,因为通过公案我们可以了解颂词所讲内容的作用和功德。这个对于我们初学者特别重要,例如我们修理家里的电器,在没有完全搞懂该电器的原理之前,我们只能通过学习别人的一些经验(公案)来解决问题(对治烦恼怨敌),一旦我们慢慢通达电器的运行原理,那个时候我们可以不需要公案,因为所有理论均已通达无碍,余下的任务就是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不断的座上实修和座下串习)。
补充内容:
1、索达吉堪布:依止上师,发菩提心,次第闻修行;益西彭措堪布:菩提心为前导,般若为心要,净土是归宿;普巴扎西仁波切:将万法融入一法来修持,建立普遍之信心。三位上师的教言非常重要,涵盖了修行的方向、修行的所有内容、修行的方法及窍诀,这周共修会和大家简单讲一下。
2、另外,本次共修补充学习宗喀巴大师所造的《三主要道》,学习“菩提心”的部分。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