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智慧度,与前五度是相辅相成的
智慧度,与前五度是相辅相成的。有人认为,只要有智慧就够了,不必积累世俗资粮;有人只重视世俗资粮,忽略智慧,其实这都不合理。萨绕哈巴说过:“离悲空性见,非获殊胜道;若唯修悲心,岂脱此轮回?”因此,对于真实的解脱而言,智慧度与前五度,二者缺一不可。
对此,有些经典也以眼目与双足为喻:只有眼目而没有双足,则到不了目的地;只有双足而没有眼目,则不知方向。智慧如眼目,五度如双足,也就是说,只有智慧而不修五度世俗资粮,则不能到达彼岸;只修五度不修智慧,也无法获得涅槃。因此,只有二者双融,才是真正的殊胜之道,也是智慧与方便双运。
可能是前世串习不同的缘故吧,有些人只喜欢空性,一听《中论》、《入中论》就感兴趣,但听到《前行》、《藏传净土法》就兴致全无:“我只想听空性,加行修不动。”但有些人正好相反,一听空性,就有点“高山反应”,云里雾里的:“我还是念咒吧,我就喜欢布施、持戒,光发心多好啊!”昨天有个人听完《释量论》后,说:“这一堂课,我都念了‘超越轮回的心咒[1]’,非常感谢您!”(众笑)
但实际上,智慧和方便都要重视,二者不能脱离。只喜欢世俗善根的人,按萨迦班智达所说,这一世应该做些转换,多修些空性,以种下善根;同样,只对智慧感兴趣的人,就应该多修世俗资粮,这才是双运之道。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