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大圆满依上师瑜伽而证悟
大圆满依上师瑜伽而证悟
按宁提(心滴)金刚藏乘自性大圆满的观点,依靠上师瑜伽,便可获得证悟。
在下乘宗派[1]中,要凭借因明、中观的伺察推理等方式,来抉择甚深意义;
在下续部[2]中,要先获得共同八种悉地之后,才能取证究竟的殊胜佛果悉地;
在其他的上续部[3]中,则要通过第三灌顶[4]的喻智慧来直指义智慧;
但自宗大圆满的观点认为,唯一依止一位传承如纯金丝线未沾染破誓言之锈一般、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并将这位上师看成真佛,以坚定不移的虔诚信心与恭敬心猛烈祈祷,使自己的凡夫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也就是说,依靠上师的加持力,就能使自相续中生起证悟。
这是自宗大圆满的不共特点。在我们的传承上师中,像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以及法王如意宝等,他们在传法时常讲:“我的传承清净无垢,在我的传承上师与我之间,从未被破誓言的晦气所染。”
能依止这样一位上师,传承及誓言清净,又具有证悟,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情,一定要如理依止。如果不具有证悟,只要传承未被破坏,在他面前听法也是可以的。但最好是具有证悟的上师,依止这样的上师,视其为佛陀,通过上师瑜伽的修法一心祈祷,自然会现前证悟的。
就如前面所引用的:“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
胜义俱生智慧,依两点而证悟:
第一、积累资粮、净除罪障;
第二、具有证悟之上师的加持。
这两者都很重要。很多修行人重视积资净障,常修忏悔、念经行善等,这是非常好的。但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在积资净障的同时,还要依止具有证悟的上师,依教奉行,依靠上师的加持便可证悟。除了这两者之外,依止其他方法想获得证悟,是非常愚痴的。
——节选自《前行广释》第126课
以上可以总结为萨迦班智达所说即身成就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清净传承(我们跟随索达吉堪布,这条已经具备),认识智慧(如《入行》中讲闻所生慧、思所生慧和修所生慧)、通达方便和善巧运用(依靠上师在法本所传讲的窍诀)
[1] 指显宗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2] 指事部、行部、瑜伽部。
[3] 指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
[4] 智慧灌顶。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