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5 入行论第74-75课共修内容

作者:大树 分类: 入行专区 发布于:2015-9-3 16:28 ė1245次浏览 60条评论

各位师兄,本周共修第74-75课,继续学习《安忍品》中的修持安忍方法。

安忍品主要掌握两个因和三个对境,即两因:强行我不欲和阻挠我所欲;三对境:我、亲友和怨敌。而不欲又分了四种法:经历痛苦、遭到轻蔑、听闻粗语和鄙语。本品的科判也按照这两因、三对境和四种法来安立的。

所以修持安忍方法分为五大部分:一、破嗔于我造四罪者;二、破嗔于亲友造四罪者;三、破嗔于怨敌作四善者;四、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五、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

其中第一部分“破嗔于我造四罪者”又分为两个部分:一、破嗔令我痛苦者;二、破嗔轻侮我等三者。

其中第一部分“破嗔令我痛苦者”又分为三个部分:一、忍受痛苦之安忍;二、定思正法之安忍;三、忍耐作害者之安忍。如共修时一直强调的,这三部分是本品的核心,也是其他几部分安忍法之基础,掌握这三部分安忍之方法之后,对于学习其他几部分的内容就相对容易很多,因为根本就是这些内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宣说的。

上次共修圆满第一部分“忍受痛苦之安忍”。通过让我认识到“轮回痛苦”的本性而生起出离心,而我们要获得解脱之大利不应该畏惧当前的小痛苦,再通过观察对待痛苦不同的态度而能够以勇猛之心面对痛苦,最后让我们了知痛苦的功德而生起安忍。整体如毛泽东思想提到的: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所以“安受苦忍”就是告诉我们前面部分: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即认识苦的自性后,生起战胜一切苦的勇气。后面的两种忍属于战术问题,“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同时,大家也要记住堪布在最后给我们传授的痛苦转为道用的三窍诀: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慧,即我们刚刚学过的《三主要道》。

此次共修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定思正法之安忍”,这部分属于核心之核心,因为《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法思胜解忍”是“安受苦忍”和“耐怨害娇忍”的依处,也就是说后两个安忍都是需要“法思胜解忍”而生起。主要以宣讲缘起的道理来让我们明白万法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除因缘所引发之外,没有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来控制或主宰,以此来证成万法都是如梦如幻的本体。最后谴除了由此引发的疑问,而能够生起“无生法忍”。

此部分内容与《入行论——正知正念》中的颂词“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意思相似,而“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厌,彼乃惑所生,思已应怀慈”则是“耐怨害忍”的一个方面。另外此部分内容也与《入行论——智慧品》的“破遍计我”的内容有所相似,大家可以相应的参考一下。

补充内容:

由于此次内容较多,不再学习补充内容。下次我们将开始学习《醒梦辩论歌》,也是对本次共修内容的一个总结,也请各位师兄提前预习。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0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