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九品补充:《弥勒五论》中的三自性与阿赖耶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以二取空的空性在依他起识或虚妄分别心中是以法性方式有或是圆成实,于彼空性中虚妄分别心也是以有法方式有,彼二者决定是自性与具自性者的关系,是故未证悟时亦如火与火的热性般从未分离,证悟时即生唯见法性自性的智慧。
“唯所执依他,及圆成实性,境故分别故,及二空故说。”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说有圆成实自性。
“许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一有而不真,一有无真实。”圆成实相亦有非有,唯有非有,于此性中许为真实,有空性故。
“胜义谛亦三,谓义得正行,依本一无变,无倒二圆实。”胜义谛亦三种:一义胜义,谓真如,胜智之境名胜义故;二得胜义,谓涅槃,此是胜果亦义利故;三正行胜义,谓圣道,以胜法为义故。此三胜义应知但依三根本中圆成实立。此圆成实总有二种,无为、有为有差别故。无为总摄真如涅槃,无变异故名圆成实;有为总摄一切圣道,于境无倒故亦名圆成实。《辨法法性论》中也说:“了知法性是无倒圆成实,现前的法性是无变圆成实。”
“真如及正智,圆成实所摄。”圆成实摄真如正智。
前讨论《辨法法性论》中“转依”时提到了“阿赖耶”,“真如”也称为本性真实义阿赖耶、无始善法界、如来藏、佛性、心之自性光明、法界、实相真如义、自性清净之真如、智慧到彼岸等,如《辨中边论》第一品中讲实相之异名。
如《文殊净智经》云:“阿赖耶乃一切基,轮回清净涅槃基。”,轮涅一切所依即是“阿赖耶”,所是为根本依,是未转依之方面说“转依”
“阿赖耶”以角度不同又分为两方面:从依于其上的本来觉性无为法任运自成的自性分而言,称为本性真实义阿赖耶;无明作为基,从存在彼上具有习气之轮回法八识聚分而言,称为种种习气阿赖耶。
如《殊胜金光经》云:“阿赖耶转依为本体法身。”《灭尽四大续》云:“阿赖耶净乃法界”。
上师在《中观庄严论解说》第15课中说过:
此处所讲三自性,并非唯识宗单独承许的三自性,而是包括中观在内的所有大乘都承许的三种自性。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和《如意宝藏论》等论典中都讲到,不仅唯识宗承许三种自性,整个大乘中观都承许遍计法、依他起和圆成实。
唯识宗包括随教唯识和随理唯识。其中,随理唯识承许一种自明自知的心识实有;随教唯识则是以无著菩萨为主的教派,这一宗派与中观宗的很多观点非常相似。有关这方面,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有广说。
无论随教唯识、随理唯识,或者是中观应成派、中观自续派,全部都承许五种法、三种自性、八识聚,以及无分别智和法界真如。依靠这几个法,可以涵盖所有的大乘法。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