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18 课——五种自圆满(根德、意乐、信心圆满)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19-1-21 22:50 ė424次浏览 60条评论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我们学《前行》一定要修。

以前宁玛派、噶举派、嘎当派的许多大德,对人身难得的修法非常重视,始终把它当作长期的修行内容,以此修法,最终圆寂时示现了种种成就相。

上师如意宝在世时,基本每年都要讲《前行》,以至于当年跟随上师的老弟子,对佛法的定解、信心,现在的修行人望尘莫及。

要知道,高深莫测的修行境界,不可能平白无故就产生,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不说无始以来,仅仅是这一辈子,从小到大就造了许许多多恶业,对贪嗔痴等五毒烦恼熏习得太久,若只是偶尔想想佛法的内容,得一点上师加持、佛法开示,就希望一反常态,以前的习气立即断掉,这很困难。因此,每个道友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修行上必须增加力度,要勇猛精进,时间上也是越长越好,在正规的佛学院或佛教团体中呆得久一点,否则,只学几天几个月就想改头换面,肯定难于上青天。

希望道友们理应发愿,有生之年尽量地闻思修行,这样对众生有利,对你个人也有利。作为修行人,就是要调伏相续、帮助众生,我前两天也发了这个愿:在今生乃至生生世世,以闻思修行来度过,调伏自相续,以佛法饶益众生。

顺便讲这些,也许跟法义无关,可还是要提醒大家:冬天虽然寒冷,却不要退失信心,对佛法的信心要稳固,否则得不到真实法义。只有得到法义,这辈子才不会退转,不然,表面上学得再多、闻思得再久,心若没有调化过来,就算暂时跟佛教徒一起生活,但过段时间遇到违缘,还是会激流勇“退”的。

己三、根德圆满:

学佛法要诸根具足,这里的“诸根”不包括意根,主要是眼、耳、鼻、舌、身五种有色根。五根中任何一根不具足,也不能成为出家持戒的法器。

具体而言,

(一)眼根不具足

如果眼根不具足,则无法亲见上师、佛像、佛经、论典等。

(二)耳根不具足

如果是耳聋之人,则无法听受传承上师的教言、窍诀,闻思修中的“闻”与自己无缘,不要说有意义的佛号等声音,甚至世间的唱歌、说话也听不见。

(三)身根不具足

倘若身根不具足,像卧床不起的植物人或瘫痪者,身肢麻木,对各种刺激无反应,大脑也丧失了意识活动,只能维持心跳和呼吸,则不可能听闻、思维佛法。

所以,我们平时应当发愿:临死前不要变成这样的植物人,否则,不但给家人朋友添麻烦,自己也是生不如死,到那时,可能对三宝起信心的念头也生不起来。

(四)鼻根、(五)舌根不具足

如今的人们,对视觉、听觉的研究相当深入,然而对味觉、嗅觉的探索,尚处于“学步阶段”。近年来,千奇百怪的嗅觉病、味觉病在世界各地出现,患者人数也在急剧增加,令人不得不把这方面的研究提到日程上来。

假如我们鼻根和舌根坏了,对学习佛法是否有影响呢?应该是有。尽管这跟不具足耳根和眼根不相同,但对于全面掌握、领会佛法,势必会有一些障碍。

如今我们诸根齐全,尽管不是特别聪明,能把好多经论记得清清楚楚,但令人欣慰的是,依靠诸佛菩萨加持,基本上诸根没有大毛病。拥有这样的身体时,一定要精进修行,一方面了知诸根不具的众生很可怜,同时不幸中的万幸,自己现在各方面殊胜、圆满,必须要精进修行正法。

己四、意乐圆满:

所谓意乐圆满,指没有步入业际颠倒之道。真正的业际颠倒,主要是生于猎人、妓女、屠夫等种姓中,从小就搞这个行业。

不过,华智仁波切说:“凡是三门违背正法的所作所为,事实上都属于业际颠倒。”这个要求就高了,在座的不是业际颠倒者,可能没有几个。但依我的理解,他的意思应该指身口意唯一造恶、不行任何善法的人,像妓女、屠夫,天天心里产生恶念,口中说的都是恶语,身体做的没有一件善法,这才叫真正的业际颠倒。

大家若想不成为业际颠倒者,就应常在上师三宝前祈祷,哪怕是供一盏灯、点一支香、磕一个头,也祈愿诸佛菩萨时刻加持自己,今生乃至生生世世,行持善法、利益众生,切莫转生为业际颠倒之人。

所以,即便起初没有生于业际颠倒的种姓中,将来也很容易变为业际颠倒之人,故而,我们必须尽心尽力使自相续不违背正法。

己五、信心圆满:

如果对本该诚信的对境——佛法不起信心,那无论对大力天龙或外道教派是何等虔诚信奉,也不能救度自己脱离轮回和恶趣的痛苦。

记得法王如意宝去马来西亚时,曾在马六甲的噶玛噶举中心,讲过一段殊胜教言:“我毕生中一直认为,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悲心和信心这三者。如若无有信心,则始终不会证悟佛陀的究竟密意;倘若没有智慧,在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外道极其猖獗的时代,对层出不穷、错综复杂、名目繁多的外界事物,很难明辨是非、如理取舍;如果没有慈悲心,也就称不上是大乘种性的佛教徒了。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后来独自一人思维:确实,有佛法修证经验的上师们,表面上只是寥寥数语,却把修行人需要具足的窍诀完全归纳出来了,若不具备此三者而想成就,简直是一种天方夜谭。

尤其是信心,麦彭仁波切讲过:“信心乃为佛法根,信心能增福资粮。”信心是佛法的根本,信心能增上福德资粮,有了信心,才有得菩提的机会。《华严经》中云:“信心微小诸众生,难知菩提微妙法。”

因此,大家要再三思维:遇到佛法,尤其对佛法有信心,真的十分难得。寂天论师也说:“如值佛出世,为人信佛法,宜修善稀有,何日复得此?”

同时,对如来教法一定要生起不退转信,不要人云亦云、盲目信从。

所以,每个人对佛教应生起理性的信心。诚如《胜出天神赞》所云:“我不执佛方,不嗔淡黄等,谁具正理语,认彼为本师。”

总而言之,信心是五种自圆满的根本,若对佛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有了信心,一切都好办,没有信心的话,就像进房子没有钥匙一样,无法享受里面的美好。所以,每个人要增强自己的信心,即生遇到这样的佛法,理应生起欢喜心!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