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91课——发菩提心修法
◎ 理论与窍诀之间的差别
修四无量心时,在论典中通常顺序是慈、悲、喜、舍;但按照上师们的窍诀,如无垢光尊者、华智仁波切的教言,则应先修舍无量心,真正做到自他平等之后,才观得起来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
我们在这里也是同样,按照论典的观点,修菩提心的话,先要通达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的基本道理;但从窍诀的角度而言,则用不着学很多理论,关键是内心中要生起“一切众生都是我母亲,跟今生的母亲一模一样”的念头。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而实修,这就叫做窍诀。
所以,窍诀的实修,跟理论的讲法完全不同,它不需要太多的教证和理证。现在很多知识分子特别强调理论,经常用因明、中观的逻辑推理分析事情,这样的分别念,对很多修法不一定适合。因此,我们在实修时,应将理论上的推断暂时放下来,然后按照传承上师们的教言,次第去实地修持,以令所修的内容在心里浮现出来,自心与法融入一体,这才是修行的目的。
◎ 修菩提心的重要性
在这个世间上,有智慧的人若想以佛法来饶益众生,就要生起大悲菩提心。《大乘四法经》中也说:“世间明慧者,应发菩提心。”现在饶益众生的方法有各种各样,比如建立社会慈善机构,或通过财物或地位去利济别人,但这些所带来的快乐只是暂时的,能断除无明根本、令众生永久快乐的,唯有菩提心。故《大宝积经》云:“若欲善安隐,度无量众生,应发菩提心。”
◎ 修菩提心的具体方法
修的时候,《前行广释1》中讲过一个《日修闭关要诀》,希望你们依此来修。有时间的话,最好能每天修四座或六座;实在没有时间,至少也要修一座。
一、晨起修行
每天早上醒来时,先念“喇嘛钦”修上师瑜伽,或者念21遍百字明。接着观察昨天晚上的梦,做了善梦就随喜,做了恶梦则进行忏悔。
起床以后,先洗脸、刷牙、打扫佛堂,在三宝所依面前磕头,开始修第一座——早上起来应该修一座,因为这时候比较清醒。
二、日间正式修行
正式修行,分前行、正行、后行三个阶段。
(一)前行阶段
前行必须具足三个要点:
1、身要:不管你修菩提心也好、人身难得也好,刚入座时,都要以毗卢七法调整身体。这种坐式,可令你迅速生起所修的境界。
2、语要:排出三次或九次垢气,再念元音咒、辅音咒、缘起咒。不会念的话,也可直接念“嗡啊吽”,以此令语言得以清净。
3、心要:分发心、祈祷两方面。
1)发心:分为善心、恶心、无记心三种。闭关修行时一定要发善心,尽量不要有恶心和无记心。
善心也有应舍的发心、应取的发心。应舍的发心中,有世间、出世间两种。
应舍的世间发心,一种是救畏心,即害怕自己生病、出现违缘等;一种是善愿心,即希望自己得到名声、身体健康等。这两种发心都是希求今生的利益,故修行时应当舍弃。
应舍的出世间发心,是声闻缘觉只求自我解脱的小乘心。
应取的发心是什么?就是要为了利益一切老母有情,成就无上佛果而发菩提心。
2)祈祷:发心要想实现,按照阿琼堪布的窍诀,必须要祈祷。
阿琼堪布在《前行备忘录》中说,祈祷之前,应于三宝所依面前陈设五供,先修一下七支供,随后修四无量心,接着施舍三种自己最执著的事物——身体、受用、善根,以此来积资净障。
或者,也可以先修上师瑜伽,观想皈依境全部融入上师,上师融入自己,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无二无别,在这种境界中稍微安住一下。然后,再次观想皈依境,在皈依境前开始念诵发心偈。
(二)正行阶段
念诵发心偈时,有时间的话,我建议先念三遍无垢光尊者《三处三善引导文》中的一段文字,它归摄了诸多传承上师的教言,刚开始念一下是非常好的。
念三遍之后,开始念发心偈。或者也可以念《开显解脱道》,从开头念到“发心”那里,然后再一直念发心偈。
也可以念龙钦心滴《大圆满前行》的发心偈。
有了这种心态以后,再一直念发心偈。一座中能念多少算多少,最后自己打个记号。
(三)后行阶段
念完回向时,观想皈依境从外围开始,圣尊们依次化为光,融入中间的莲师佛父佛母,莲师再融入自己,自己的心与上师莲花生大士的智慧无二无别,在此境界中安住片刻。
安住的时候,假如你修过大圆满、禅宗,可在这种境界中安住;若没有这方面的体悟,也可以先通过中观推理,抉择一切万法为空性,于此妙观察得出的空性境界中,稍许安住一会儿。
若有时间,最好把发心仪轨后面的偈颂也念完,然后再用“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作回向。
倘若你修的是《开显解脱道》,那结座之后,接着念《开显解脱道》的剩下部分,再作回向,这是一座发心的完整修法。五加行若能一座一座这样完成,效果是很好的。
◎ 修菩提心一定要落到实处
修菩提心时,有时候可以观想众生平等,亲人和怨敌没有差别,安住在舍心的境界中;有时候愿通过自己的能力,让一切有情获得彼岸的快乐,在慈心的状态中念诵;有时候愿众生离开所有的痛苦,住于悲心的状态中;有时候看到众生离苦得乐,内心由衷欢喜,处于喜心的状态中。以此四无量心来修也可以,但最关键的是要想到众生。
所以,我们修菩提心时,最好能先修四无量心,并参考一下《前行备忘录》的发心部分。藏地所有的高僧大德,共称这部论典是最甚深、最圆满的次第法要,学院很多人在修菩提心时,也常借鉴它的内容。因此,大家对这部论典一定要重视。
总而言之,在修行中,最需要的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仅仅生起一刹那,其功德在亿劫中也说之不尽。《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云:“若赞菩提心,所有诸功德,经于多亿劫,称赞不能尽。”
因此,上师如意宝常说:“你们每天听课,法师要求发菩提心时,自己应稍微安住一下,知道今天听法是为了利益众生;最后作回向时,相续中也要生起这样一颗心。若能如此,它的功德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稍稍思维一下就有这么大功德,那我们在一座间去实际修持,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发心修好。
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在规定的时间里,按照传承上师的传统和要求,一定要完成偈颂的数量,最后将善根回向予一切众生!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