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讲记》摘要第11课——听闻轨理之思惟闻法所有胜利

作者:大树 分类: 广论专区 发布于:2023-1-1 10:43 ė209次浏览 60条评论

丁三、如何说闻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一、听闻轨理 二、讲说轨理 三、于完结时共作轨理

“二种殊胜相应法”,即具有造者殊胜和法殊胜的道次第。

戊一、听闻轨理分三:一、思惟闻法所有胜利  二、于法法师发起承事  三、正听轨理

【初中分三:一、思惟闻法所有胜利;二、于法法师发起承事;三、正听轨理。】

听闻轨理分成三方面,前二者是在闻法之前应做之事,第三是听闻时应当行持之事。

听闻前,首先通过思惟闻法的利益,而引起闻法的意乐。闻法的殊胜利益来自佛法和法师的恩赐,因此,应从内心和行为上发起对法与法师的承事,端正闻法的心态和行为。

【今初。】

己一、思惟闻法所有胜利分三:一、宣说闻法之利益 二、摄义 三、以五想听闻正法

“思惟闻法的利益”,关键在于思惟,对于论中所说的利益,不是仅仅思惟一次,而是每次闻法前都应思惟,这样才能改正以往不思惟或邪思惟的习惯。数数如理思惟,身心就能入于正轨。

庚一、宣说闻法之利益

【《听闻集》云:“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以前有一位天子问佛:如何了知诸法,如何遮止诸恶,如何断除无义,如何获得涅槃?

佛答:通过闻法就能了知诸法、遮止诸恶、断除无义、获得涅槃。

以下三颂说明闻法具有了知取舍的利益。前两颂从反面说明“不听闻则不知取舍”,后一颂是从正面宣说。

【又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内,纵然有众色,具眼亦莫见。”】

比如:走进一间不透光的黑屋,屋内虽然有佛像、鲜花、桌椅、壁画等,但是没有光明,即便有眼也一无所见。(因为缺少助缘的光明,所以虽然有眼也不能见到色法。)

【“如是于此中,生人虽具慧,然未听闻时,不知善恶法。”】

同样,此生虽得人身、具有智慧,但不闻法,也不了知善恶诸法。

《华严经》中说:“犹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

【“如具眼有灯,则能见诸色,如是由听闻,能知善恶法。”】

比如借助灯光,具眼者能看见各种色法的形状和颜色。同理,通过听闻,具慧者也必能了知善恶诸法。

归纳:

得到人身知言解义(因),如果听闻正法(缘),必能了知取舍,由于因缘聚合必定生果之故。

【《本生论》亦云:“若由闻法发信意,成妙欢喜获坚住,启发智慧无愚痴,用自肉买亦应理。”】

《本生论》也说:如果通过闻法能发起信心,成就微妙欢喜,又能获得坚固安住,开发智慧而消除愚痴,那么纵然以身肉换取,也是合理的。

本师释迦佛因地时,为了闻法,曾无数次舍弃自己的身肉。

以下是《本生论》中赞叹闻法的十二个比喻。

【“闻除痴暗为明灯,盗等难携最胜财,是摧愚怨器开示,方便教授最胜友。虽贫不变是爱亲,无所损害愁病药,摧大罪军最胜军,亦是誉德最胜藏,遇诸善士为胜礼,于大众中智者爱。”】

一、“闻除痴暗为明灯”:由闻法能遣除无知、邪知、疑惑的愚暗,从而生起正见,故如明灯。

二、“盗等难携最胜财”:外财会被盗劫、被水漂走、被火烧毁、被官家没收,而闻法所得到的财富,谁也无法夺走,这是最殊胜的内财。

古人云:“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殊胜的法义一经耳根,就会永远成为道的种子。比如:印度的坚慧菩萨,前世曾是一只鸽子,因为听了比丘诵经,转世之后就成了大菩萨。

三、“是摧愚怨器”:闻法是摧毁愚痴怨敌的利器。

以前,佛有一位名叫周利槃特的弟子,他生性愚钝,听法一点也记不住。后来,佛教他念“扫帚”,他老实受持,边扫地边念持,最后也破愚痴开了智慧。

四、“开示方便教授最胜友”:闻法是最殊胜的善友。为何是善友呢?因为为你开示方便教授,就像一位最好的朋友,常常开导你、启发你,使你获得法益。

五、“虽贫不变是爱亲”:即使我们很贫穷,佛法也不会改变对我们的帮助,所以佛法是我们的至亲。

六、“无所损害愁病药”:世界充满了痛苦、忧愁,人们少有快乐之时,而唯有佛法是去苦解忧的妙药。除了佛法,其它外在的药物并不能治疗生死中的苦恼,即使暂时有些缓解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有损害。

七、“摧大罪军最胜军”:透过闻法,可以摧毁无始以来积集的无量罪业,因此是最殊胜的军队。

第八,“闻法是殊胜的名誉”:比如,阿底峡尊者在长达五十七年当中听闻正法,我们会因此赞叹尊者的功德。

第九,“闻法是殊胜功德”与第十,“闻法是最胜宝藏”,意义和前面相通,此处不多解释。

十一、十二、“遇诸善士为胜礼,于大众中智者爱”:

遇到善知识时,闻法是殊胜的献礼。若不闻法,则甚感惭愧,因为只是在世间琐事中散乱,不可能以此来供养善知识。

在大众中如何使智者欢喜呢?智者只喜爱佛法,若如理闻法,智者就会欢喜;若不闻法而散乱度日,愚人就会喜欢与你结交、一起散乱。因此,要想恒时不离善知识,为智者所喜爱,就要好好闻思修行。

【又云:“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

闻法之后,内心随法而转、修持心要,不必费多大功力,就能解脱生死。

由听闻妙法容易获得解脱,但必要的条件是——“随转修心要”。

庚二、摄义

一、广泛寻求听闻正法,有殊胜的必要。因为:能否透过思惟和修习调伏自心,完全依赖听闻正法。

比喻:要让牛皮变得柔软,必须抹上酥油反复不断地揉搓。心如牛皮,圣法犹如酥油,听闻好比是用手搓揉,心缘圣法不断听闻,就会变得柔软。

二、希求菩提的人寻求听闻,有殊胜的必要。因为:能够成办从轮回中解脱的正因,唯一是闻思修三慧,而三慧的产生又依赖于听闻。

比喻:上述十二喻或其它比喻,例如,由闻法能显示一切功德和过失,犹如明镜。

教证:《宝性论》云:“三轮诸分别,是名所知障;悭等诸分别,是为烦恼障。除慧无余因,能断此二障,闻为胜慧体,故闻为第一。”

以上是根据世亲菩萨的教言而宣说。

三、闻法之果:总的如《涅槃经》中所说,一切功德都依听闻而产生。分别而言,听闻正法具有以下善果。

(一)异熟果:由闻法能获得增上生乃至决定胜的圆满所依。

(二)感受等流果:一直到成佛之间,都不会缺少听闻,生生世世都能听闻正法。

(三)同行等流果:生生世世都会以大欢喜心投入闻思。

(四)增上果:能成就增上生之处乃至诸佛净土,闻法功德所感招的环境必定安乐、清净。

【于其所说诸闻胜利,应当决心发起胜解。】

对于上述多种听闻的利益,应当下定决心由思惟发起胜解。

这是宗大师交付的作业,务必要认真实行。每次闻法之前,必须用心忆念闻法的利益,之后安住善法欲中,精勤听闻道次第的教授。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