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休息广释》摘要第26课——业因果解脱之理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23-2-13 11:28 ė100次浏览 60条评论

现在讲《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的业因果品,前面的不善业已经讲完了,现在是讲善业。昨天讲到了自性住佛性和随增长佛性,《经庄严论》当中也讲了这两种佛性。今天接着讲,依靠这样的佛性而觉悟就会得到解脱的道理。

丙四、觉醒佛性得解脱之理:

觉醒佛性发二心,修悲世俗福德资,

瓶等三灌净生次,空性胜义智慧资,

句灌圆次大手印,勤修增上二次第,

烦恼转依为智慧,一切善法愈增上,

净除佛性之障已,现见无垢法相日。

“觉醒佛性发二心,”当然,自性住佛性的话,每一个众生都是以恒常不变的方式而具有的;而随增长佛性,是后来依靠善知识、发菩提心、行持善法,最后现前原来佛性的本来面目。苏醒这样的佛性之后,会发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修悲世俗福德资,”发了两种菩提心以后,开始修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积累福德资粮,即在世间当中修大悲心、大慈心等以四无量心为主的修行,以及行持六波罗蜜多中的前五度。

“瓶等三灌净生次,”修世俗菩提心的方法,在密宗当中有宝瓶灌顶、智慧灌顶和秘密灌顶这三种灌顶。依靠三种灌顶能净除修持生起次第的障碍。修生起次第就是观本尊、念咒语、观咒轮等过程。

“空性胜义智慧资,句灌圆次大手印,”修胜义菩提心是指观空性,它是胜义智慧,属于智慧资粮。修持方法,四种灌顶当中有一个叫做句义灌顶,获得了句义灌顶之后可以修持圆满次第和大手印。

这里的“大手印”,不是指噶举派的大手印,而是指密法当中圆满次第的所有修法,因为最后的圆满次第——最究竟的大圆满也称为大手印。圆满次第包括有相圆满次第和无相圆满次第,无相圆满次第就是我们讲的大圆满的一些光明修法。

“勤修增上二次第,烦恼转依为智慧,一切善法愈增上,”非常精勤地修持和增上生圆次第的智慧,通过这样的修行,将烦恼转依为智慧,一切善法越来越增长。

“净除佛性之障已,现见无垢法相日。”最后,净除佛性上的所有障碍。从一地菩萨开始,就能现见一切万法的本来实相,即“无垢法相日”。就像盲人祛除眼翳以后,能如理如实地见到太阳或色法一样,得到第一地以后,菩萨就开始逐渐逐渐地见到实相,到最后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时候,就能完全见到一切万法的“法相日”。

丙五(别说同分善业)分三:一、圆满二资双运之理;二、不住有寂之理;三、宣说果。

丁一、圆满二资双运之理:

下面讲第五个问题,别说同分的善业,分三个方面来讲,首先是“圆满二资双运之理”。前面讲了行持善业成为解脱之因的道理,下面讲如何圆满二资双运,即两种资粮双运的道理。

世间十善禅无色,有现福资后得境,

超越世间极无戏,胜义慧资入定境,

行持二资双运道,成就一切诸善妙。

这些内容其实非常重要,包括前面讲的阿赖耶、如来藏与其他法的关系,以及现在讲的随解脱分和随福德分善业之间的差别。

“世间十善禅无色,有现福资后得境,”世间的善法当中,比如十善、四禅、四无色定的现法,都是具有现分的,是有现的福德资粮。在修行过程当中,这些一般是在世俗当中、在后得位行持的,因为它不涉及入定。虽然四禅、四无色定也有一些入定,但与真正的入定——菩萨的无二慧入定相比较起来,它算是一种后得的境界。

因此上面讲的,世间当中没有以三轮体空或空性智慧所摄持的十善和四无色定等全是福德资粮。

“超越世间极无戏,胜义慧资入定境,”超越世间的、无有任何戏论(即无有任何边)的胜义谛智慧是入定境界,这叫做智慧资粮。

不管怎么样,我们做任何一件善事都需要成为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既要有世俗谛的福德摄持,也要有胜义谛的智慧摄持,这两个很重要。

“行持二资双运道,成就一切诸善妙。”如果行持这两种资粮双运,就能成就一切善妙。所谓的两种资粮双运,比如说我今天念经,用菩提心或空性智慧来摄持,就成为胜义谛的善根;同时,在世俗当中以三殊胜来摄持,或者按照十善的要求来摄持,这就是福德资粮。所以,我们的善根都要变成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在世间当中行持的十善、四禅、四无色定的善法,如果以菩提心和空性智慧来摄持,就成为真正的解脱之因。

•  凡夫也能修持随解脱分善法

你们方便的时候看一下《大车疏》,无垢光尊者引用了一个《中般若经》的教证,佛陀告诉须菩提:世间凡夫人一旦发了无上菩提心,他们行持的十善、四禅、四无色定,就全都变成了随解脱分善,而且成为如来正等觉的因,因此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地这样去修持。这个教证希望大家记住。

“行持二资双运道”,这就是成就的最好妙道。《入中论》中讲:“若彼三轮有可得,名世间波罗蜜多,三著皆空乃出世。”也就是说,行持布施等善法的时候,如果三轮都有可得,就是世间的波罗蜜多;没有三轮可得的话,就是出世间的波罗蜜多。因此,从现分和空分两方面来行持善法,就是成就一切解脱之因。

丁二、不住有寂之理:

犹如善业转三有,能得寂灭虽说业,

然已超离三有故,业中解脱实非业。

有些人可能会问:“行持随福德分的十善会转生于轮回当中,那么,随解脱分的善会不会也成为轮回当中的业呢?”因为两者都是业——随解脱分善是一种业,随福德分善也是一种业,那么前者会不会也变成轮回的因呢?下面就讲这个问题。

“犹如善业转三有,能得寂灭虽说业,然已超离三有故,业中解脱实非业。”实际上,两者是有一点不同的。为什么呢?因为,行持随福德分善业,的的确确会转生到三有当中,它有这样的能力。而随解脱分的业,虽然有令众生获得寂灭涅槃的作用,但是从这种业的本体来讲,它已经超离了三有,因此它在业当中已经解脱了——它不是真正的业!其实随解脱分善业不是真正的业,这样一来,我们应该知道,虽然将随解脱分善业称为“业”,但是它的本体已经超越了轮回。

在大乘的见解当中,如《现观庄严论》所说:“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涅槃。”这里讲到了智与悲。有了“智”,就不会安住在三界轮回当中,因为没有任何执著;有了悲心,也不会像声闻缘觉一样,一直留在寂灭的状态当中。因此,这种善法已经超越了业的本性。

丁三(宣说果)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下面讲善业的果,分为略说和广说两个方面。十不善业的果,前面已经讲了;十善业的果,前面也讲了一些,此处广说。

戊一、略说:

入道十善果异熟,等流增上及士用。

入了修行道而行持善法的话,它的果有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和士用果,这是略说。下面的广说有九个科判。

戊二(广说)分九: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四、士用果;五、六度之果;六、四无量之果;七、二谛之果;八、善恶分别之果;九、甚深缘起之果。

己一、异熟果:

以行小中大品善,暂成人天终定胜。

一般听课过了三四十分钟的时候,人的大脑稍微需要休息一下,不管讲得好与不好,都需要稍微有点休息,之后记性就更好了。

“以行小中大品善,”人在行持善法的时候,其意乐、时间不同,整个状态也有强烈、微弱等的不同,因此会有小品善业、中品善业、大品善业。

“暂成人天终定胜。”善根比较大的会转生到无色界、色界,这是依靠禅定的力量;善根没有这么大的话,就转生为欲界的天人或人。暂时会得到这样的人天福报;最终会获得决定胜,即获得佛果,就像我们刚才讲的,以菩提心、空性来摄持的话,会得到这样的善业。

以上讲了异熟果。前面讲了,从现在乃至菩提果之间,随解脱分的善根不会像随福德分善根那样灭尽,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随福德分的善根,获得人天福报以后就没有了,但是以菩提心摄持的随解脱分善根,就像《入行论》第一品所讲的,乃至菩提果之间一直不会灭尽。

下面讲等流果,有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两种。

己二、等流果:

同行等流善自增,感受戒杀得长寿,

断除偷盗受用丰,断除邪淫夫妻和,

无有一切诸怨敌。断除妄语不遭谤,

断除离间互为友,断除恶语言适宜,

断除绮语众悦耳。断除贪心果知足,

断除嗔心具慈心,断除邪见具正见。

“同行等流善自增,”下面讲同行等流果。跟前面所讲的一样,断除了杀生的话,即生当中就不喜欢杀生;断除了偷盗,即生当中也不喜欢偷盗——两个同学一起去某个地方,一个想偷东西,一个就不想偷东西;断除了邪淫,即生当中也会受持清净戒律,等等。与生俱来就喜欢做善事,不愿意做恶事,这叫做善业的同行等流果。

“感受戒杀得长寿,”下面讲,十种善业的感受等流果是什么呢?首先是“戒杀”,断除杀生会获得长寿。

“断除偷盗受用丰,”以前断除偷盗的感受等流果,是即生当中非常有财富。

“断除邪淫夫妻和,无有一切诸怨敌。”断除了邪淫之后,会夫妻和合、家庭美满,没有任何怨敌、违缘,非常快乐、幸福。

“断除妄语不遭谤,”断除了妄语以后,一般不会遭受别人各种各样的诽谤。

“断除离间互为友,”断除了离间语,你所接触的同事、道友等都是非常友好的。

“断除恶语言适宜,”断除了恶语以后,你所说的话会特别入耳、特别合适。

“断除绮语众悦耳。”断除了绮语之后,他所说的话就非常悦耳。

以上是语言方面的感受等流果。

“断除贪心果知足,”断除了贪心,生生世世知足少欲、知足常乐。

“断除嗔心具慈心,”断除了嗔心之后,这个人常常具有大慈大悲心,不会很自私的。

“断除邪见具正见。”断除了邪见之后,常时具有善心,具有因果正见。

下面讲一下增上果,这个比较简单。

己三、增上果:

增上果生圆满境,食易消化药力大,

净处药等具美味,他人不欺离畏害,

众人和合得胜乐,随季成熟丰收果,

地平严饰清凉池,鲜花果实皆繁茂,

叶果药等具美味,资源富饶具亲友。

此处每一句对应的是断除一种不善业的增上果。

“增上果生圆满境,”断除了杀生的话,会转生到非常圆满的环境。

“食易消化药力大,”断除不与取的话,会转生到一些饮食容易消化、药力非常大的地方。

“净处药等具美味,”断除邪淫的话,会出生于非常清净的地方,具有药树、美味等,什么都非常好。

“他人不欺离畏害,”断除妄语的话,不会受到别人的欺骗,也不会转生到有危害的地方,而是转生到很安全的地方。

“众人和合得胜乐,”断除离间语的人,会转生到特别和合的地方。

“随季成熟丰收果,”断除粗语的话,会转生于四季没有颠倒的地方,果实会适时成熟。

“地平严饰清凉池,”断除绮语的话,会转生到非常平坦、有一些湖泊,并且有各种美好外境点缀、非常庄严的地方去。

“鲜花果实皆繁茂,”断除贪心的人,会转生于鲜花、果实、庄稼非常繁茂的地方去。

“叶果药等具美味,”断除了害心的话,会转生到枝繁叶茂、果实丰富的地方去。

“资源富饶具亲友。”断除了邪见的话,会转生到资源丰富的地方去。“资源”包括一些矿产,比如铁、金子、银子、煤炭等。

己四、士用果:

士用之果善增上,如意成办诸所愿。

“士用之果善增上,”所谓的士用果,跟前面讲的一样,不管做任何善事,它会一直不断地增长。

“如意成办诸所愿。”因此,所谓的士用果,就像《普贤行愿品》讲的一样:“一切妙行皆成就。”

有了这样的福报,一切妙行都会成就的。通过以上的分析,希望大家对业因果方面有个比较好的认识。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