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讲记》摘要第58课——下士道三恶趣苦摄义
寅三、思惟三恶趣痛苦之相分五:一、思惟地狱所有众苦 二、思惟旁生所有众苦 三、思惟饿鬼所有众苦 四、三恶趣众生的身量 五、摄义
卯五、摄义分四:一、乃至未生体验之间须修习 二、生体验后亦当修习 三、教诫须阅读经藏而思惟 四、思恶趣苦应发之心
辰四、思恶趣苦应发之心分三:一、由思恶趣苦而发忏悔心 二、由思恶趣苦而发出离心 三、由思恶趣苦而发大悲心
巳一、由思恶趣苦而发忏悔心
唐代僧人慧信和树果自小出家,住在西京胜业寺。某年五月,忽然被冥官提去见阎罗王。阎罗王问:“你们生前,作什么修行?”慧信说:“念法华经三至四卷。”王合掌恭敬道:“放了二人,领去观看受苦的地方。”(可见阎罗王也是恭敬善人,如果生前天天修善,将来便不会恐惧。)
这样两人便一直往西南方向走。到了一个大门的北院,见到有一栋很长的房屋,用木板作墙,墙上有很多洞,每一个洞内,都有僧人的头。两人见到同寺的僧人大谅,头正伸出洞孔,见到慧信和树果,便啼哭惊叫,惨状难以具述。大谅曾检校修理大殿中三尊大像,因为私用修像物,被冥官追摄。(为常住发心、为三宝作事的道友们,对此一定要谨慎小心。如果私用三宝财物,将来会感受地狱的果报。)板墙每个孔洞旁都有狱卒,长相恐怖,手持尖刀在割头,血污狼藉。后狱卒又将头安好,叫“复活”之后,头又伸出孔中,不一会儿,就已经反复一、二十次。
两人又继续往西走,这一次见到杀生吃肉受罪的地方,有无数僧人被割截,大声惨叫,声慑人心。生前为吃肉所伤的众生,均来索命,分食他们的肉血。又见到同寺寺主智感、维那阿六,都被绑缚,狱卒审问二人有关吃肉、滥用僧物的罪业。
这时,慧信和树果忽然被人推入一个深黑的坑内。不久苏醒起来,全身流汗,心魂无主。后来不到一个月,大谅便死了,智感也惨痛暴死。阿六发心忏悔,一直不出门,读诵一切经,日夜精进恳切。他们几次看见冥司,命两个黄衣人骑白马来擒阿六。但到了阿六的门内时,一个人说:“大大发心,日夜不舍,读一切经,当可赦免。”
这样往复三、四次,亲自见到阿六精进忏悔不间断,也就没有出事。
在这则公案中,大谅与智感因生时造下地狱的业因,地狱相已经现前,但仍未觉悟,没有及时忏悔、励力修善,不到一个月便堕地狱。我们这些薄地凡夫有生之年不能安稳而住,因为地狱之因很容易就造下,前生、今世已经造了很多地狱之因,一息不来,便会堕入地狱,所以离地狱非常近,只是一息之遥。所以,应趁存活时,立即修行,不能再懈怠延误,否则,地狱就在眼前。公案中阿六是我们的榜样,他虽然造下重恶,但能觉悟,对地狱苦起大怖畏心,从此一心忏悔,一直不出门,抓紧时间日夜精进,恳切修行。所以,能净除业障、增上福德力,而免受地狱之苦。
因此,思惟恶趣苦极为切要,可以发起忏悔心、精进心,断除懈怠,勇猛行善。确实像宗大师所说那样,思惟痛苦,能够净除先作恶业,未来也会减少,而且由猛利的欲乐,能令心趣入新作的善法。
寂天菩萨说:“已作地狱业,何故安稳住?”我们已经造下很多恶趣的业因,现在应当诚心忏悔以往的恶业,发誓不再造作,这一点极其重要。如果没有强烈的后悔心,又没有将来不造的誓愿,这样过去所造的恶业不能破除,未来还会继续造作,下一世必定会转入恶趣。
巳二、由思恶趣苦而发出离心
佛涅槃后,罽宾山中有一位圣者比丘,名达磨蜜多,智慧超绝,坐禅第一。有两位僧人,远闻圣者的美名,特来礼拜。当时,尊者身着破衣,坐在下窑灶前(圣者住的地方有三重窖),为了调伏身心,正在为僧众烧火。
二僧见到圣者蜜多,便问:“你知道长老达磨蜜多住在何处?”
圣者蜜多回道:“在最上面的房中。”
二僧便到上面寻找,尊者以神通力已经回到房中。两人见到后,非常诧异,问道:“大德圣人,你的美名遍扬南洲,为什么如此委屈,为僧众烧火?”
圣者蜜多说:“你们应当知道,我忆念生死受苦长远,如果头肢可以燃烧,也会为僧众燃烧,更何况其它?我常常忆念,过去五百世中作狗,只得到两次饱足。一次,有人喝醉后,在路边呕吐。我路过时刚好遇上,得了一顿饱餐。又有一次,转生在穷人家作狗,主人夫妻煮粥,以碗装好,有事暂时出去。当时我饿得厉害,便将头伸入碗内,吃得很饱。还没有等我回头,主人已经回来,见此情形,非常嗔怒,用利刀斩断我的头。我常常想起,五百世中作狗受苦,只得到两次饱足,还因此丧命。所以我思量,生死如此漫长,始终在五道中轮转,不论转生何处,唯有受苦。所以,现在为僧众烧火不辞辛劳。”
圣者蜜多具有宿命通,回忆五百世作狗受苦的情景,历历在目,这样的感受刻骨铭心,所以引发的出离心极其强烈,一想到轮回毫无实义,现在已经得到人身,就会甘愿忍受一切苦行,行持有意义的善法。心甘情愿地作烧火等事,毫无傲慢。诚如宗大师所说,思惟自己堕落苦海,就能发起厌离,能止息傲慢,以思苦就会引发猛利的欲乐,自己的心堪能趣入善法。
《贤愚经》中经常讲到菩萨舍身行道时,常这样想:“无量生以来,在轮回中,所弃的尸体堆积高过须弥,流过的血泪深过四大海水,但没有作一次有义的修行。现在得到人身,可以积累资粮,行持有义的善法,这非常有意义!即便舍身也很甘愿。”同样圣者蜜多,因为忆起生死受苦长远,所以为了僧众即使以头肢燃烧,也没有困难。
历代的祖师大德,都是通过思惟生死痛苦,才发起猛利的出离,能舍弃世间的享受,为了成道而安忍一切苦行。因此,如果对生死痛苦有了深刻的感悟,就能激发起为离苦而刻苦行道的出离心。
这个暇满人身,难得易失。如果耽著世间八法,一念之差,便会堕入恶趣。上文已经宣说了恶趣众生的寿量,一旦堕入恶趣,确实万劫不复。旁生的寿量已经极其漫长,饿鬼、地狱的寿量更是不见边际。倘若今生堕落恶趣,不知道何时才能了结。寂天菩萨在《智慧品》中说:“暇满难再得,佛出世难遇,难度惑瀑流,呜呼苦相续!”真正修苦念苦的人,一想到恶趣寿量的漫长,汗毛都会竖立。因此,各位道友应当痛念生死,放下今生,一心寻求后世的义利,一心趋向解脱。
巳三、由思恶趣苦而发大悲心
大恩上师说:“三界众生皆为我父母,当以大慈大悲平等护。”沉溺在恶趣苦海中的众生,都曾作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所以应当发慈悲心,为他们修福回向,以大慈心将安乐和善根回向他们。
以下两则公案颇为感人,触动人心:
唐朝居士李信,并州文水县人士。显庆某年冬天,因为职业的关系,按照惯例轮调到朔州。当时已接近隆冬,天气非常寒冷,风雪交加,他骑着一匹赤草马,还带了一匹小马驹。走了十几里路后,马便疲惫不堪。因时间很紧,李信就用鞭子抽打马几十下。这时,马以人语对李信说:“我是你母亲!生前因为瞒着你父亲,送了你妹妹一石多米,所以要受此马报。这马驹就是你妹妹。我们卖力还债,你又何必苦苦相逼!”
李信闻言大惊,不禁流泪,急忙向马忏悔谢罪,而且将马上的鞍辔拿下来,说:“如果真是我母亲,应该认得回家的路。”马就自己往前走,李信背着鞍辔随马回家。李信兄弟等人,知道这件事后,都非常悲哀,一家人另建一间马房,安顿饲养,如同伺候母亲,而且对僧众供斋,为母亲修福,全家人都精进修行。乡里不论在家出家,都对这件事情感到惊叹。
从这则公案可以知道,旁生都是今生或前世的父母,只是改形易面,彼此不认识而已。而且旁生和人同样有苦乐的感受,一想到它是自己的父母,又怎么忍心伤害、打骂、驱赶呢?公案中的李信,听到赤草马说是他母亲,内心极其震惊,知道马是母亲后,根本不敢骑,连马上的鞍辔也取下来自己背。而且回家后,象对母亲一样侍奉。同样,我们了知旁生是父母后,应当发慈悲心,对自己饲养或接触的旁生,一定要尽力以慈悲心爱护。应由内心深处发愿,生生世世不损害父母众生。他们已经如此可怜,又怎么能再以恶心加害?
要知道,就在我们自在修学佛法时,十方世界中,有多少众生正在地狱刀山火海中痛苦哀号,有多少众生正在饿鬼界中日夜被饥渴逼恼,又有多少众生正沦为人类役使的工具,遭受人类宰杀,而这些众生全都是前世的父母。
因此,各位道友应当随学诸佛菩萨,发大慈心,观想自己所有的安乐回向他们,代受他们一切重苦。一方面,至心祈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加被彼等早日脱离恶趣苦海。另一方面,要猛利发愿,精进修持大乘法,早日成佛,救度一切沉溺苦海中的有情。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