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最密无上心髓之“宝钉遗教”
【本文说明】本篇录自莲师伏藏三部曲之《莲师心要建言》第一章“宝钉遗教”。
给予益西·措嘉的建言
我,乌迪亚纳的莲花生上师,
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利益,以佛法训练自己。
至金刚座之东,
我学习并变得精通经藏法教。
到了南、西和北边,
我学习律典、阿毗达磨等法教集录,
以及波罗密多法教。
在波丝达拉,我修习事部。
在乌迪亚纳之城,我修习瑜伽部。
在沙河尔国,我修习密续的两个部分。
在颊诃的土地上,我修习普巴金刚。
在星哈国,我修习马头明王。
在玛芦萨之地,我修习天母法。
在尼泊尔,我修习大威德金刚。
于金刚座,我修习甘露。
父续和母续的四个部分,
包含密集续在内,
于颊诃之地,我修习这些而变得博学。
从自身本然明觉之心,我学到了大圆满。
我已了悟一切现象就如梦、如幻术一般。
在西藏的土地上,我为众生的利益作广大行。
在衰堕的时代,我将利益众生,
因此我埋葬了无数的伏藏珍宝,
这些教法将会与因缘注定者相遇。
所有与这些伏藏有因缘关系的具福者,
请你们履行莲花生的指令吧!
莲师如是说。
奇异哉!在这个时代的终末,我的伏藏法将会在雪域西藏弘扬光大。所有在那时将追随我建言的人,仔细聆听!
要了解大圆满阿底瑜伽的本质是困难的,因此,努力以之训练自己吧!这个本质就是心的觉醒境界——虽然你的身体仍旧是人身,但你的心却抵达了佛果的位阶。
无论大圆满教法是如何深奥、广大、尽摄一切,这些法教都含摄于此中:无须去禅修,或对甚至微如原子的现象加诸造作,并且连一须臾的时间也不要散乱【1】。
【1】:藏文字gom(禅修)的字面意义原本是“培养、修炼”(cultivate),指的是促使某个尚未出现的事物得以现前、产生。但大圆满的训练并非是一种“禅修的行为”,也就是说,并不是要创造和牢记某件事物。(祖古乌金仁波切)
没有真正了解上述要点的人们会堕入一种危险,他们将这句话当成一种口头禅:“不去禅修也没有关系!”这些人的心,仍旧束缚在轮回俗务令人散乱分心的事物中。然而他们若是真正了解无修的本质,应该早已从轮回和涅槃中解脱,契入平等性了。因为证悟现前时,你必然会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你的烦恼自然会平息消退,并转变为本初觉性(originalwakefulness,本觉)——不能减少烦恼的证悟有什么用处呢?
然而,有些人不禅修时,便沉溺于五毒中;这些人尚未了解真实本性,而且一定会堕入地狱之中。
尚未了解的见地,不要佯装自己懂得!由于见地即是无见,因此心的体性是大空性的广境;由于禅修就是无修,因此要让你自己的体验远离执着;由于行持就是无有行,因此行持就是远离戏论造作的本然状态;由于果是无舍亦无取的,因此果就是大乐法身。这四句话是我内心真诚的话语,若是与这四句话有所抵触,你将无法了解阿底瑜伽的本质。
在未来时代的末法时期,会有许多歪曲不当的行者将佛法视为交易的商品。在那个时候,所有遵从我的话语的你们,千万不要放弃十法行。
即便你的了悟已等同佛的证悟,还是要供养三宝;即便你已能掌握自心,还是要让你内心深处的目标朝向于佛法;即使大圆满的本质是这么无上殊胜,然而切莫轻蔑其他教法。
即便已经了知诸佛与有情是平等的,还是要以悲心拥抱一切众生;虽然五道与十地超越了修炼与所经之历程,但是切莫停止以佛法活动净治你的障碍;虽然资粮超越了累积或不累积,但是切莫切断有漏善或缘起之善的根基。
尽管你的心已落于生死之外,但这个虚幻的身体的确会死亡,因此要牢记死亡、持续修行;尽管你体验了杂念的法性,但是要继续保持菩提心;尽管你已得到了法身的果,但还是要与你的本尊为伴。
尽管法身别无他处,但仍要去追寻真实义;尽管佛果非于他处,但仍要将你所造的任何善根,回向给无上正觉;尽管所体验的一切全都是本觉,然而切莫让你的心偏歧到轮回中。
尽管自心的体性即是觉者,但始终都要崇敬本尊和你的上师。尽管你证悟了大圆满的本性,但是不要离弃你的本尊。那些不如此做的人,反而愚蠢地说着自夸之词,这只会伤害三宝,而且甚至连一刹那的快乐都找不到。
上师说:人类从不去想死亡这件事。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堆草秣粗糠,或是山间狭路上的一根羽毛;阎魔王死神会倏然到来,如同一场突发的雪崩与暴风雨一般。烦恼犹如着火的稻草,你的寿命就像落日的影子一样衰灭。
三界一切有情众生,让自己被自身创造出的愤怒黑蛇所纠缠,他们用自己所创造出的欲望红牛角刺穿自己,让自己被自己创造出的黑暗无明所遮蔽,他们把自己监禁在自己创造的自大断见悬崖上,他们让自己创造出的妒忌骗子毁灭自己。人们毫不觉察自己并没有从烦恼的五条险路中脱身,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就只为了经历此生轮回式的欢乐。
此生在短暂的片刻中交错而过,但是轮回却是无止尽的。来生你又将会做什么呢?而且也没有人能保证此生寿命的长短,死亡的时辰是如此不确定,就像死囚被带往断头台一般,每踏出一步,你便更加接近死亡。
一切众生都不能永恒留存,皆会死亡。你难道不曾听说,过去的人们已死亡了吗?你难道不曾见过任何亲戚死亡吗?你难道没有留意到我们都会衰老吗?即便如此,你仍旧不去修行佛法,反而将过去的悲恸悉皆遗忘;你不去惧怕未来的苦难,反而还轻忽下三道的痛苦。
你被一时的境遇所追猎,被二元执取的绳索所系缚,欲望的河流将你耗尽,你身陷轮回的网缦中,被成熟业果的牢固桎梏所禁固——即使在佛法的潮水接近你时,你仍然攀执于散心消遣,而且总是这样漫不经心。难道死亡不会发生像你这样的人身上吗?我悲悯所有以此方式思考的有情众生。
上师说:当你把死亡的痛苦牢记于心时,你将会清楚了解到,一切活动都是痛苦的成因,因此,放弃这些活动吧。要切断所有的束缚,即使是最微细的束缚都要斩断,以空性的解药在僻静的兰若处禅修吧。大限到来之时,其他什么都帮不了你,所以,努力修行佛法吧。因为佛法是你最好的伴侣。
你的上师和三宝是最好的护卫者,所以诚挚地皈依吧。修持佛法对你的心境是最有助益的,要记住你曾经听闻过的佛法,因为佛法是最值得信赖的。
无论修持什么法教,都要将昏昏欲睡、呆滞以及懒惰的感受加以舍弃;反之,要披上勤奋精进的盔甲。不管你领会了什么法教,切莫让自己远离此法教的意义。
莲花生大师又说:如果你想修持真实的佛法,就要这么做!要将上师的口诀教授牢记于心。不要让你的体验变的概念化了,因为那只会让你产生执着或是愤怒。无论日间或夜间,都要深入观照你的心。倘若你的心续中有任何的不善,都要从心灵深处由衷地放弃这个不善,而去追求善。
此外,当你看到别人在做恶,要为他们感到悲悯。你会对某些特定的感官对境感到贪爱或是嫌恶,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发生的;放弃那样的感受吧。当你对某些吸引人的事物感到恋执,或是对某些令人厌恶的事物感到反感时,要了解那是你自心的迷惑,只不过是奇幻的幻象而已。
当你听到悦耳或不悦耳的话语时,要了解这些话语是空无实质的鸣响,犹如回声一般。当你遭遇严酷的不幸与苦难时,要了解这些经历都是暂时的事件,是一种迷惑的经验。要认知到固有本性从未与你分离过。
获得人身是极为困难的,因此知道了佛法的存在后,却轻忽佛法,是非常愚蠢的。只有佛法能够帮助你,其他的一切全是世俗的欺妄罢了。
上师又说: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行一切事时,完全不会想到业力会成熟。未来的苦难会比现在的苦难持续的更久,因此要对三界有情众生心怀慈母般的爱与悲悯。要与菩提正觉心稳定地长相为伴。要远离十不善,常行十善。
莫将任何众生视为敌人,这么做只是你自心的迷惘困惑罢了。不要透过谎言与狡诈手段来寻求食粮,虽然这一世你的肚子会饱满,然而来世你将会背负沉重难受的重担。
不要忙于生意以及赚取利润,一般来说,这只会使你自身和他人散乱分心。要淡泊于财富,因为他有害于禅修及佛法修持。
只看重粮食是造成散乱的原因,因此只要修行上的供品足够养活自己即可。不要住在会引发贪爱与嗔怒的村落或地区;当身体处在僻静之处时,心也会安居静处。要舍弃无益的闲聊并少说话,如果伤害到他人的感受,双方都会造作出恶业。
普遍说来,一切有情众生毫无例外地都曾是你的父母,因此莫要允许自己感到爱执或是怀抱敌意;要将心维持在平和的状态。要舍弃愤怒和粗暴刺耳的话语,而是要带着微笑的面容来说话。
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报答不了父母的恩情,因此无论是思想、语言以及行为,都要保持尊敬。善德与邪恶的产生,皆来自于所感知的对境以及同伴,因此,不要和邪恶者为伴。不要在人们对你抱有敌意、或者会助长愤怒和贪爱的地方逗留;如果你这么做,只会增加自身以及他人的烦恼罢了。
要待在心境感到自在的地方,如此,你的佛法修持自然会有所进展。逗留在自己极度恋执以及厌恶的地方,只会让你散乱分心。待在会让你的佛法修行成长发展的地方吧!
如果你变得自负,善德便会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轻蔑他人。如果你变得灰心丧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于道上再次启程。
上师说:你若想要真实地修行佛法,就要去行善,即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实行;要弃绝恶行,即使是最微细的恶行也要舍弃。最广大的海洋是由点滴之水汇集而成的,即使是须弥山和四大洲也是由微尘原子所组成的。
无论你的布施是否像颗芝麻籽般渺小,都无关紧要。如果你带着悲心以及菩提心来布施,便会成就百倍的功德;如果布施时没有菩提心的志向,就算分送了马匹与牲口,你的功德也不会增长。
不要沉迷在谄媚奉承、非真心的友谊中。思想及行为都要保持诚实;最首要的佛法修行,就是在思想与行为上保持诚实正直。佛法修行的基础有赖于清净的三昧耶、悲心,以及菩提心;密咒三昧耶、菩萨律仪、声闻的戒律全包含于此中。
上师说:把你的食粮供给和财富都用在善行上吧。有些人会这么说:“大限到来时会需要财富。”然而当你被致命的疾病击垮时,无论身边有多少帮手,你也无法用钱把这痛苦分摊出去;如果你没有这些,这个痛苦也不会变得更大。
在那个时候,无论你是否有助手、仆人、随从和财富,都没有任何差别。这一切都是造成执着的所有成因。执着捆绑着你,即便是对本尊及佛法的执着都会束缚住你。富有的人对自己拥有的成千两黄金的爱执,以及穷人对于他的缝衣针线的爱执,同样都会束缚人。现在就舍弃会阻挡通往解脱之门的执着吧。
在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毁,或是在人烟渺茫之处被禽鸟和狗儿吞食,其实都是一样的。你会继续前行,而一路相伴的将是你生前所做的一切善行或恶行。你的恶名或是好评、你所积存的食物和财富、所有的助手和佣仆,全都会被留置身后。
死亡的那一天,你会需要一位殊胜的上师,因此赶紧找到一位上师吧。没有上师,你是不可能觉醒证悟的。因此,去追随一位具格的上师,成办上师所指示的一切吧。
上师又说:未来时代追随莲花源(Padmakara)之语的幸运人们,朝这儿仔细聆听吧!首先,在道上修行时,你必须精进努力。因为过去你将所有心神放在迷惑经验中如此之久,无数劫以来,你所做的一切都在迷惑中偏离了正道,如今获得人身,你应该要在此时切断这个迷惑欺妄。
一切有情众生都被阿赖耶无明分(ignorant all-ground)的黑暗所蒙蔽。当二元相对的经验生起时,这种经验会透过对二元的执取而变得固实起来。无论有情众生在做什么,他们所做的一切皆是悲哀的行为。六道众生的迷惑囚牢是多么牢固。
获得一个人身是极为困难的。虽已得到了人身,却只有少数人听过佛的名号;听过佛的名号之后,也只有极为稀少的人会感受到信心;而即使感受到信心,进入佛法后,许多人还会像是顽固的野兽般,毁坏自己的三昧耶与戒律,往下堕落。看到这些有情众生,菩萨感到异常绝望,而我,莲花源,则感到无限哀伤。
措嘉,在佛陀教法住世之地,即使得到圆满人身的人们,无数生以来已积聚了无边功德,他们却仍然经历着六道有情十足的业力。
其中有某些人听到佛的功德特质时,由于被贪着与嗔念所激之故,还担心他人也会对佛功德感兴趣,因此在他们成为佛陀教法追随者的一份子后,竟还担心轮回会耗竭。这种贪着与嗔念即是地狱的种子,这些人来世将会投生到完全听不到三宝名号的地方。
生在现代或是出生在未来,并能正确听闻莲花源话语的人们,以下就是你们应该做的事:为了好好利用你已获得的人身,你需要殊胜的佛法。那些执着且渴望世间声望和名声、却没有实在修行佛法的人们,不过属于动物当中的最高层级罢了。
如果你对这一点感到怀疑,你可以仔细思量一下:总是渴望或挂念着身体的安适、挂念着身体能否继续存活、挂念个人的胜利功绩、挂念个人至交的得益受惠、担扰个人的仇敌会得到仁厚的回报,这些全都是世间人所具备的心思;而天空中的鸟、地上的老鼠、住在石头和岩石下的蚂蚁,也全都拥有同样的心思,一切有情众生都有这样的挂念渴求。
想要比其他众生少一些伤害自己的敌人,只能算是动物中的最高层级而已。若真想修行佛法,就必须舍弃对“地方”的执着,你的家乡即是爱执与愤怒的出生地。
只要存放一些方便取用和携带的食物及财产就可以了。要确实这样做,直到你已抛弃对食粮和穿着的贪着为止。不要保存那些会让你散乱分心的财物。要去寻找一处粗鲁无理之人不会常常出入的地方,要谨守食粮仅足够简朴地养活自己的生活形态,远离友伴地隐居起来。
首先,要净治你的罪行;接下来,要直观你的心。心的自然状态不恒常,但却投射出心念,这就证明了心是空性的。所投射的心念无阻碍地生起,这就是自心的觉知明性。莫要追逐心念的投射,也不要攀执此认知明性。放松你的注意力,并认出心的体性后,你本然的觉性(本觉)便会显明为法身。
时而要做一些净除障碍以及增上的修持,如果你能以此方式跟随我的遗教,那么你就会在当下此生达到持金刚的境界。
措嘉,大约在释迦牟尼教法终末之时,将会出现某个有着暗褐色愤怒形貌的人;因为此人的缘故,你要把我的这些话语藏进褐色犀牛皮制的小盒中。
上师如此说道。
乌迪亚纳的莲花生大师,传名为《宝钉》的遗教,就此圆满。
这是长了秃鹫羽毛的持明者——仁增·果登,在朝向东方的白色珍宝埋藏物中所掘出的伏藏法。
三昧耶,封印,封印。
愿一切转为善。
愿一切转为善。
愿一切转为善。
吉祥圆满!
给予益西·措嘉的建言
我,乌迪亚纳的莲花生上师,
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利益,以佛法训练自己。
至金刚座之东,
我学习并变得精通经藏法教。
到了南、西和北边,
我学习律典、阿毗达磨等法教集录,
以及波罗密多法教。
在波丝达拉,我修习事部。
在乌迪亚纳之城,我修习瑜伽部。
在沙河尔国,我修习密续的两个部分。
在颊诃的土地上,我修习普巴金刚。
在星哈国,我修习马头明王。
在玛芦萨之地,我修习天母法。
在尼泊尔,我修习大威德金刚。
于金刚座,我修习甘露。
父续和母续的四个部分,
包含密集续在内,
于颊诃之地,我修习这些而变得博学。
从自身本然明觉之心,我学到了大圆满。
我已了悟一切现象就如梦、如幻术一般。
在西藏的土地上,我为众生的利益作广大行。
在衰堕的时代,我将利益众生,
因此我埋葬了无数的伏藏珍宝,
这些教法将会与因缘注定者相遇。
所有与这些伏藏有因缘关系的具福者,
请你们履行莲花生的指令吧!
莲师如是说。
奇异哉!在这个时代的终末,我的伏藏法将会在雪域西藏弘扬光大。所有在那时将追随我建言的人,仔细聆听!
要了解大圆满阿底瑜伽的本质是困难的,因此,努力以之训练自己吧!这个本质就是心的觉醒境界——虽然你的身体仍旧是人身,但你的心却抵达了佛果的位阶。
无论大圆满教法是如何深奥、广大、尽摄一切,这些法教都含摄于此中:无须去禅修,或对甚至微如原子的现象加诸造作,并且连一须臾的时间也不要散乱【1】。
【1】:藏文字gom(禅修)的字面意义原本是“培养、修炼”(cultivate),指的是促使某个尚未出现的事物得以现前、产生。但大圆满的训练并非是一种“禅修的行为”,也就是说,并不是要创造和牢记某件事物。(祖古乌金仁波切)
没有真正了解上述要点的人们会堕入一种危险,他们将这句话当成一种口头禅:“不去禅修也没有关系!”这些人的心,仍旧束缚在轮回俗务令人散乱分心的事物中。然而他们若是真正了解无修的本质,应该早已从轮回和涅槃中解脱,契入平等性了。因为证悟现前时,你必然会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你的烦恼自然会平息消退,并转变为本初觉性(originalwakefulness,本觉)——不能减少烦恼的证悟有什么用处呢?
然而,有些人不禅修时,便沉溺于五毒中;这些人尚未了解真实本性,而且一定会堕入地狱之中。
尚未了解的见地,不要佯装自己懂得!由于见地即是无见,因此心的体性是大空性的广境;由于禅修就是无修,因此要让你自己的体验远离执着;由于行持就是无有行,因此行持就是远离戏论造作的本然状态;由于果是无舍亦无取的,因此果就是大乐法身。这四句话是我内心真诚的话语,若是与这四句话有所抵触,你将无法了解阿底瑜伽的本质。
在未来时代的末法时期,会有许多歪曲不当的行者将佛法视为交易的商品。在那个时候,所有遵从我的话语的你们,千万不要放弃十法行。
即便你的了悟已等同佛的证悟,还是要供养三宝;即便你已能掌握自心,还是要让你内心深处的目标朝向于佛法;即使大圆满的本质是这么无上殊胜,然而切莫轻蔑其他教法。
即便已经了知诸佛与有情是平等的,还是要以悲心拥抱一切众生;虽然五道与十地超越了修炼与所经之历程,但是切莫停止以佛法活动净治你的障碍;虽然资粮超越了累积或不累积,但是切莫切断有漏善或缘起之善的根基。
尽管你的心已落于生死之外,但这个虚幻的身体的确会死亡,因此要牢记死亡、持续修行;尽管你体验了杂念的法性,但是要继续保持菩提心;尽管你已得到了法身的果,但还是要与你的本尊为伴。
尽管法身别无他处,但仍要去追寻真实义;尽管佛果非于他处,但仍要将你所造的任何善根,回向给无上正觉;尽管所体验的一切全都是本觉,然而切莫让你的心偏歧到轮回中。
尽管自心的体性即是觉者,但始终都要崇敬本尊和你的上师。尽管你证悟了大圆满的本性,但是不要离弃你的本尊。那些不如此做的人,反而愚蠢地说着自夸之词,这只会伤害三宝,而且甚至连一刹那的快乐都找不到。
上师说:人类从不去想死亡这件事。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堆草秣粗糠,或是山间狭路上的一根羽毛;阎魔王死神会倏然到来,如同一场突发的雪崩与暴风雨一般。烦恼犹如着火的稻草,你的寿命就像落日的影子一样衰灭。
三界一切有情众生,让自己被自身创造出的愤怒黑蛇所纠缠,他们用自己所创造出的欲望红牛角刺穿自己,让自己被自己创造出的黑暗无明所遮蔽,他们把自己监禁在自己创造的自大断见悬崖上,他们让自己创造出的妒忌骗子毁灭自己。人们毫不觉察自己并没有从烦恼的五条险路中脱身,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就只为了经历此生轮回式的欢乐。
此生在短暂的片刻中交错而过,但是轮回却是无止尽的。来生你又将会做什么呢?而且也没有人能保证此生寿命的长短,死亡的时辰是如此不确定,就像死囚被带往断头台一般,每踏出一步,你便更加接近死亡。
一切众生都不能永恒留存,皆会死亡。你难道不曾听说,过去的人们已死亡了吗?你难道不曾见过任何亲戚死亡吗?你难道没有留意到我们都会衰老吗?即便如此,你仍旧不去修行佛法,反而将过去的悲恸悉皆遗忘;你不去惧怕未来的苦难,反而还轻忽下三道的痛苦。
你被一时的境遇所追猎,被二元执取的绳索所系缚,欲望的河流将你耗尽,你身陷轮回的网缦中,被成熟业果的牢固桎梏所禁固——即使在佛法的潮水接近你时,你仍然攀执于散心消遣,而且总是这样漫不经心。难道死亡不会发生像你这样的人身上吗?我悲悯所有以此方式思考的有情众生。
上师说:当你把死亡的痛苦牢记于心时,你将会清楚了解到,一切活动都是痛苦的成因,因此,放弃这些活动吧。要切断所有的束缚,即使是最微细的束缚都要斩断,以空性的解药在僻静的兰若处禅修吧。大限到来之时,其他什么都帮不了你,所以,努力修行佛法吧。因为佛法是你最好的伴侣。
你的上师和三宝是最好的护卫者,所以诚挚地皈依吧。修持佛法对你的心境是最有助益的,要记住你曾经听闻过的佛法,因为佛法是最值得信赖的。
无论修持什么法教,都要将昏昏欲睡、呆滞以及懒惰的感受加以舍弃;反之,要披上勤奋精进的盔甲。不管你领会了什么法教,切莫让自己远离此法教的意义。
莲花生大师又说:如果你想修持真实的佛法,就要这么做!要将上师的口诀教授牢记于心。不要让你的体验变的概念化了,因为那只会让你产生执着或是愤怒。无论日间或夜间,都要深入观照你的心。倘若你的心续中有任何的不善,都要从心灵深处由衷地放弃这个不善,而去追求善。
此外,当你看到别人在做恶,要为他们感到悲悯。你会对某些特定的感官对境感到贪爱或是嫌恶,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发生的;放弃那样的感受吧。当你对某些吸引人的事物感到恋执,或是对某些令人厌恶的事物感到反感时,要了解那是你自心的迷惑,只不过是奇幻的幻象而已。
当你听到悦耳或不悦耳的话语时,要了解这些话语是空无实质的鸣响,犹如回声一般。当你遭遇严酷的不幸与苦难时,要了解这些经历都是暂时的事件,是一种迷惑的经验。要认知到固有本性从未与你分离过。
获得人身是极为困难的,因此知道了佛法的存在后,却轻忽佛法,是非常愚蠢的。只有佛法能够帮助你,其他的一切全是世俗的欺妄罢了。
上师又说: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行一切事时,完全不会想到业力会成熟。未来的苦难会比现在的苦难持续的更久,因此要对三界有情众生心怀慈母般的爱与悲悯。要与菩提正觉心稳定地长相为伴。要远离十不善,常行十善。
莫将任何众生视为敌人,这么做只是你自心的迷惘困惑罢了。不要透过谎言与狡诈手段来寻求食粮,虽然这一世你的肚子会饱满,然而来世你将会背负沉重难受的重担。
不要忙于生意以及赚取利润,一般来说,这只会使你自身和他人散乱分心。要淡泊于财富,因为他有害于禅修及佛法修持。
只看重粮食是造成散乱的原因,因此只要修行上的供品足够养活自己即可。不要住在会引发贪爱与嗔怒的村落或地区;当身体处在僻静之处时,心也会安居静处。要舍弃无益的闲聊并少说话,如果伤害到他人的感受,双方都会造作出恶业。
普遍说来,一切有情众生毫无例外地都曾是你的父母,因此莫要允许自己感到爱执或是怀抱敌意;要将心维持在平和的状态。要舍弃愤怒和粗暴刺耳的话语,而是要带着微笑的面容来说话。
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报答不了父母的恩情,因此无论是思想、语言以及行为,都要保持尊敬。善德与邪恶的产生,皆来自于所感知的对境以及同伴,因此,不要和邪恶者为伴。不要在人们对你抱有敌意、或者会助长愤怒和贪爱的地方逗留;如果你这么做,只会增加自身以及他人的烦恼罢了。
要待在心境感到自在的地方,如此,你的佛法修持自然会有所进展。逗留在自己极度恋执以及厌恶的地方,只会让你散乱分心。待在会让你的佛法修行成长发展的地方吧!
如果你变得自负,善德便会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轻蔑他人。如果你变得灰心丧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于道上再次启程。
上师说:你若想要真实地修行佛法,就要去行善,即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实行;要弃绝恶行,即使是最微细的恶行也要舍弃。最广大的海洋是由点滴之水汇集而成的,即使是须弥山和四大洲也是由微尘原子所组成的。
无论你的布施是否像颗芝麻籽般渺小,都无关紧要。如果你带着悲心以及菩提心来布施,便会成就百倍的功德;如果布施时没有菩提心的志向,就算分送了马匹与牲口,你的功德也不会增长。
不要沉迷在谄媚奉承、非真心的友谊中。思想及行为都要保持诚实;最首要的佛法修行,就是在思想与行为上保持诚实正直。佛法修行的基础有赖于清净的三昧耶、悲心,以及菩提心;密咒三昧耶、菩萨律仪、声闻的戒律全包含于此中。
上师说:把你的食粮供给和财富都用在善行上吧。有些人会这么说:“大限到来时会需要财富。”然而当你被致命的疾病击垮时,无论身边有多少帮手,你也无法用钱把这痛苦分摊出去;如果你没有这些,这个痛苦也不会变得更大。
在那个时候,无论你是否有助手、仆人、随从和财富,都没有任何差别。这一切都是造成执着的所有成因。执着捆绑着你,即便是对本尊及佛法的执着都会束缚住你。富有的人对自己拥有的成千两黄金的爱执,以及穷人对于他的缝衣针线的爱执,同样都会束缚人。现在就舍弃会阻挡通往解脱之门的执着吧。
在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毁,或是在人烟渺茫之处被禽鸟和狗儿吞食,其实都是一样的。你会继续前行,而一路相伴的将是你生前所做的一切善行或恶行。你的恶名或是好评、你所积存的食物和财富、所有的助手和佣仆,全都会被留置身后。
死亡的那一天,你会需要一位殊胜的上师,因此赶紧找到一位上师吧。没有上师,你是不可能觉醒证悟的。因此,去追随一位具格的上师,成办上师所指示的一切吧。
上师又说:未来时代追随莲花源(Padmakara)之语的幸运人们,朝这儿仔细聆听吧!首先,在道上修行时,你必须精进努力。因为过去你将所有心神放在迷惑经验中如此之久,无数劫以来,你所做的一切都在迷惑中偏离了正道,如今获得人身,你应该要在此时切断这个迷惑欺妄。
一切有情众生都被阿赖耶无明分(ignorant all-ground)的黑暗所蒙蔽。当二元相对的经验生起时,这种经验会透过对二元的执取而变得固实起来。无论有情众生在做什么,他们所做的一切皆是悲哀的行为。六道众生的迷惑囚牢是多么牢固。
获得一个人身是极为困难的。虽已得到了人身,却只有少数人听过佛的名号;听过佛的名号之后,也只有极为稀少的人会感受到信心;而即使感受到信心,进入佛法后,许多人还会像是顽固的野兽般,毁坏自己的三昧耶与戒律,往下堕落。看到这些有情众生,菩萨感到异常绝望,而我,莲花源,则感到无限哀伤。
措嘉,在佛陀教法住世之地,即使得到圆满人身的人们,无数生以来已积聚了无边功德,他们却仍然经历着六道有情十足的业力。
其中有某些人听到佛的功德特质时,由于被贪着与嗔念所激之故,还担心他人也会对佛功德感兴趣,因此在他们成为佛陀教法追随者的一份子后,竟还担心轮回会耗竭。这种贪着与嗔念即是地狱的种子,这些人来世将会投生到完全听不到三宝名号的地方。
生在现代或是出生在未来,并能正确听闻莲花源话语的人们,以下就是你们应该做的事:为了好好利用你已获得的人身,你需要殊胜的佛法。那些执着且渴望世间声望和名声、却没有实在修行佛法的人们,不过属于动物当中的最高层级罢了。
如果你对这一点感到怀疑,你可以仔细思量一下:总是渴望或挂念着身体的安适、挂念着身体能否继续存活、挂念个人的胜利功绩、挂念个人至交的得益受惠、担扰个人的仇敌会得到仁厚的回报,这些全都是世间人所具备的心思;而天空中的鸟、地上的老鼠、住在石头和岩石下的蚂蚁,也全都拥有同样的心思,一切有情众生都有这样的挂念渴求。
想要比其他众生少一些伤害自己的敌人,只能算是动物中的最高层级而已。若真想修行佛法,就必须舍弃对“地方”的执着,你的家乡即是爱执与愤怒的出生地。
只要存放一些方便取用和携带的食物及财产就可以了。要确实这样做,直到你已抛弃对食粮和穿着的贪着为止。不要保存那些会让你散乱分心的财物。要去寻找一处粗鲁无理之人不会常常出入的地方,要谨守食粮仅足够简朴地养活自己的生活形态,远离友伴地隐居起来。
首先,要净治你的罪行;接下来,要直观你的心。心的自然状态不恒常,但却投射出心念,这就证明了心是空性的。所投射的心念无阻碍地生起,这就是自心的觉知明性。莫要追逐心念的投射,也不要攀执此认知明性。放松你的注意力,并认出心的体性后,你本然的觉性(本觉)便会显明为法身。
时而要做一些净除障碍以及增上的修持,如果你能以此方式跟随我的遗教,那么你就会在当下此生达到持金刚的境界。
措嘉,大约在释迦牟尼教法终末之时,将会出现某个有着暗褐色愤怒形貌的人;因为此人的缘故,你要把我的这些话语藏进褐色犀牛皮制的小盒中。
上师如此说道。
乌迪亚纳的莲花生大师,传名为《宝钉》的遗教,就此圆满。
这是长了秃鹫羽毛的持明者——仁增·果登,在朝向东方的白色珍宝埋藏物中所掘出的伏藏法。
三昧耶,封印,封印。
愿一切转为善。
愿一切转为善。
愿一切转为善。
吉祥圆满!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