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学界定世间贤善的人格
一、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
不预先揣度别人的欺诈,不凭空猜测别人的不诚实,却又能及早的发现欺诈和不诚实,这样的人应该是贤者吧。“一以贯之”达到“见微知著”的境界。
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三、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四、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六、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七、子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缴倖”——《中庸·十四章》
八、子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十四章》
九、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公孙丑·上》
必有事焉,做功夫,集义养气,内求;勿正,不能有目的性;勿忘,有正念,主于礼、主于义,例如开车的功夫;勿助,有次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揠苗助长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