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22课断净执品障治摄义

作者:大树 分类: 中观专区 发布于:2023-8-28 8:05 ė77次浏览 60条评论

丙三、断净倒方便之瑜伽分三:一、略明其体;二、广明自性;三、障治摄义。

丁二、广明自性分三:一、明于境女断贪;二、明有境贪欲过患;三、明了达不净而对治之方便。

戊三、明了达不净而对治之方便分三:一、明身为不净之幻轮;二、广明其理;三、修如是瑜伽之作用。

己二、广明其理分三:一、明身为不净之因;二、明身为不净之果;三、明身为不净体性。

首先是从因的角度来对治对身体的贪著。

庚一、明身为不净之因

除人不净器,尚为所应呵,

不净所从出,何不思呵毁。

【颂文直解】

身是一切不净物的来源,除了人身体之外,其他像粪桶等的不净器,尚且应被呵斥,那么产生众多不净物的身体,为何不想到要去呵毁呢?

接下来圣天菩萨进一步指出人身是污染之源。

若一切净物,后触成不净,

智人谁能说,彼中有净性。

【颂文直解】

另外,沉香等的一切清净之物,被女身接触了后,都变成下劣之物,可见女身自性是不净之因。哪个有清净智慧的人,会说女身中有清净之自性呢?由此,应当思维身体是不净之源,而断除身体是清净的耽著。

庚二、明身为不净之果

有唯住秽室,无秽则不住,

于彼不净虫,愚故生骄傲。

【颂文直解】

身也是不净之果。胎儿只能住在非常污秽的母胎之中,如果没有了这污秽的母胎,胎儿则不可能安住。这个身体,就像从不净物中所生的虫那样,只是因为众生极为愚痴的缘故,才会生起耽著为清净的骄傲。

庚三、明身为不净体性

设问:尽管这个业报身既是不净之因,又是不净之果,但是通过化妆等方法,应该就可以变成清净了吧?

答:

随用何方便,身内不能净,

汝应勤净内,非如是净外。

【颂文直解】

身体的体性也是不净的,即使通过沐浴、涂抹香水等等的方法,也不能清净身体内部。而你应该做的,恰恰是清净身体的内部,而不是仅仅去清净身体外部。

设问:如果女人身体的自性确实是不清净的话,那么连有些修苦行的仙人们,也难以舍弃世间的女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答:

若具污秽身,如癞非众同,

有秽如癞者,则为众所弃。

【颂文直解】

这是由于这些仙人们也有同样过失的缘故。比如,生了癞疮的人,在世上是很少见到的,因此癞疮患者会被嫌弃。如果具有污秽身体的人,也像癞疮患者一样少见的话,那他们也同样会被众人嫌弃。然而因为这些仙人自己也具有污秽身,而且未离贪欲,所以他们对此过失不见为过失,仅是如此而已。

设问:女人的身体虽然是不清净的,但是年轻且装扮入时的女人,应该值得追求吧?

答:

如人肢残缺,假鼻生欢喜,

花等治不净,贪著亦如是。

【颂文直解】

有的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残缺了,比如说鼻子掉了,那么做一个假鼻子粘上时,有些愚人就会对此欢喜。同样,为了修治掉身体不净的体性,就用花、珠宝、香水等来装扮身体,因此对此产生贪著,这也是颠倒分别。

己三、修如是瑜伽之作用

若处生离贪,彼不应名净,

决定为贪因,是事都非有。

【颂文直解】

对于某一个事物,如果修习了断除清净颠倒的方便,就能对其远离贪心,那么执取其为清净,就是一种颠倒分别,并不应理。而无有任何事物,能决定成为贪欲之因。通过修证,必定能远离对这些事物的贪欲。

丙三、断净倒方便之瑜伽分三:一、略明其体;二、广明自性;三、障治摄义。

丁三、障治摄义

障是指执著,即认为世间是常、乐、净、我的四种颠倒执著。治是指对治的方便,即见世间为无常、苦、不净、无我的四种正见。摄义,即是对此无常等四相进行归纳。

无常与不净,苦性及无我,

总于一事上,四性皆容有。

【颂文直解】

总而言之,凡是所作的缘起法,因为是刹那性的缘故,所以是无常;凡是无常法,让人生厌离的缘故,所以是不净;凡是不净法,有损害的缘故,所以是苦;凡是苦的法,因为非自在的缘故,所以是无我。这就是四种如理作意,是现行压制四种所断的对治法。这是印藏智者们共同承许的。

如是在名言中,清净、安乐等的安立,仅是名言的显相,而无常等四法,是名言无颠倒的实相。这四种法互相并不相违,而于有漏五取蕴等的任何一事上,都全部具足。如是作为修行方便的瑜伽,其中的一个瑜伽会成为另一个瑜伽的助缘,如此修行,将会从颠倒的所断中解脱出来。这是最关键的要义。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