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21课著论五本全论内容如何通达实义

作者:大树 分类: 中观专区 发布于:2023-9-12 8:02 ė100次浏览 60条评论

前面有一处内容,在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对方承许:六识聚以外的异体阿赖耶不存在。对此,麦彭仁波切问:你们所谓六识聚以外的异体阿赖耶,究竟是本体不存在还是反体不存在?

对方如果说是本体不存在,我们可以再次问:既然本体不存在,那到底是相续的异体不存在还是作用等方面的异体不存在?

对方对此回答说:与六识聚相续异体的阿赖耶不存在。也就是说,六识聚是一个相续,阿赖耶是一个相续,这种方式的异体阿赖耶不存在。

对于这种回答,麦彭仁波切说:“不仅仅是中观,承认与六识相续异体之阿赖耶的唯识宗何处也无有。”因为不管是阿赖耶识还是六根识,在识的本体中都是一体的,不能说成分开的相续。否则,就如麦彭仁波切说的:“所有识如果在识之本体中还存在不同相续的话,那就有一个人兼具两个心相续的过失了。”

所以,麦彭仁波切首先问:你们所谓的异体,是反体异体还是本体异体?如果说本体异体,而且在本体上也属于相续上的异体,那么,不要说中观,即使唯识宗也不会承认这种观点。

这时,对方辩解说:相续倒不是他体,应该是作用方面的异体。这也不合理。作用方面的他体,对方也不能承认。

于是他们又解释说:其实并不是本体的异体不存在,而是指名言中反体的异体不存在。对此可以回答说:如果名言中的反体不存在,也就根本没必要说六识以外的阿赖耶不存在,因为依靠这句话根本没有否定其他法,如此宣说纯属多此一举。

这样一来,对方所说的“六识聚以外的异体”,既不是本体异体,也不是反体异体。那我们问他:你们所谓的异体到底是指什么?这时,他们自己也是犹豫不定,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异体方式。

麦彭仁波切说:“在此只不过是打开一个思路而已,请诸位公正不阿地进行分析吧。”在这里,只是试探一下你们的智慧。

【总而言之,开显所有大乘显密观点之根本的要诀就是此论。】

麦彭仁波切说:要想真正通达显宗、密宗根本的窍诀,就一定要学习这部论典。依靠这部论典,显宗密宗的很多宝库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启。

所谓的窍诀,也就是用很少的语言,真正开显佛法的本来密意。本论虽然不到一百个颂词,但真正通达其中的意义的话,显宗、密宗非常甚深的道理都会揭开。

【诚然,作为大乘行人都要按照佛陀所说整个大乘可包含在五法三自性等之中而如此承认,可是关于如何实修之道唯有这位阿阇黎所开创的宗轨。】

正如前文所说,佛陀在《楞伽经》所讲的,整个大乘可以包括在五法、三自性、八识聚以及二无我这几个要诀当中。这一点,凡是大乘修行人都是公认的。

佛经中虽然明确宣说了这个教证,但是,作为修行人,具体如何操作、如何行持?如何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对这一问题,唯有阿阇黎静命论师以《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作了宣说。

【所以说,此论委实至关重要。】

大家应该想一想,麦彭仁波切说至关重要,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感觉——的确,这部论典很重要。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说明里面的内容还没有融入到自己的脑海当中。

【名言中承认实法存在并运用自续因而着重阐明有承认的相似胜义、建立宗派,从这一角度而言,阿阇黎可列于自续派的论师中。】

所谓的中观自续派是如何创立的呢?这里说,名言中,承认柱子是实有的、火是实有的,名言中的法全部存在;胜义中,依靠自续因,将一切万法抉择为单空的相似胜义。由此,建立了中观自续派。

中观自续派在抉择万法时,主要依靠自续因进行抉择。有关自续因和应成因的差别,下文还会讲,此处不作说明。

【但万万不可认为其见解远远比不上应成见,因为就创立二理融会贯通的大乘总道轨而言,与二谛双运不住一切之法界要领始终一致,无有任何差异。】

然而,也不能认为:静命论师是中观自续派,我们学的是中观应成派,可能静命论师的见解不如我吧。有些人也不一定会这样想,但是,很有可能认为:月称论师和静命论师有很大差别,因为月称论师是中观应成派,静命论师只是中观自续派。千万不要这样认为。

为什么呢?因为静命论师已经创立了名言唯识理和胜义中观理融会贯通的大乘的总轨,如果他没有通达中观应成派,对于所谓的中观理也就根本没有能力解释。所以,万万不要认为他的见解比不上中观应成派的见解。

【所以,具德月称论师的意趣——所有显现直接清净本地而令名言假相悉皆消于法界的甚深见解,等同于大圆满论著中抉择本来清净的道理,就此而论,其实就是持明传承之自宗。】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显句论》为主的中观论典中所抉择的意趣就是如此。也就是说,名言中各种各样的瓶子、柱子等显现,通过应成派的不共因直接抉择为本来清净,现在名言的各种各样的假相全部融入法界当中。

月称论师中观应成派所抉择的中观见解,与荣索班智达、全知无垢光尊者为主的大圆满祖师们在各自论典中所抉择的本来清净的甚深见解,其实无有任何差别。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远离戏论大中观,自性光明大圆满,义同名称不相同,此外无有更胜见。”意思是说,具德月称论师所抉择的大空性的道理,与无垢光尊者为主的大圆满祖师们所抉择的本来清净,应该是等同的。

【我本人虽然自愧不如,却对此向往不已。】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谦虚地说:虽然我自己没有如此高深的境界,但内心却十分向往。这一点,从麦彭仁波切的《定解宝灯论》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大中观和大圆满,从离戏的角度来讲无有任何差别。

【这部论典堪为大乘总的通衢大道,将二大宗轨理趣汇成一流,尤其是胜义量遵循具德龙猛菩萨的观点、名言量随从具德法称论师而承许,将这两条支流融入一味一体的理证大海究竟汇集为远离四边戏论之大中观的这部论已完整无缺地容纳了大乘佛经教义以及六庄严等诸大祖师诠解的深要。】

这部论典对我们的闻思修行究竟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在抉择胜义方面,世界上再没有比龙猛菩萨更胜一筹的了,以《中观六论》为主的论典中,龙猛菩萨将释迦牟尼佛胜义空性方面的教义解释得非常清楚。在抉择名言方面,以法称论师、陈那论师为代表的所有唯识宗和因明的论师,在以《释量论》为主的论典中,将一切万法在名言中存在的合理性作出了圆满解释,最后,将所有名言法全部汇入于万法唯心造这一理念当中。

龙猛菩萨的甚深中观和法称论师、陈那论师、无著菩萨所抉择的广大唯识这两大支流,全部融入于静命论师的理证大海——这部《中观庄严论》当中。所以,这一深广智慧的海洋,已经究竟汇集了远离四边戏论的所有中观观点,完整无缺地包含了整个大乘经典的全部教义。

【对于大地之上无与伦比的这一伟大善说,偏执一方的人们为何不恭敬顶戴?望诸位千方百计研修悟入。】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合掌祈求:希望大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研修悟入。

【诸佛出有坏密意的源流、殊胜宗轨交相汇集成的汪洋就是此论。】

所有大乘教言汇集成的汪洋大海——这部《中观庄严论》,已经融汇了一切诸佛菩萨和诸大论师们的所有窍诀。

【姑且不谈安住一座相应法界入定的觉受,甚至闻思时也没有掌握破立之理微妙的要点,却一味高攀谈论应成派,实在难有收益,因而理当由经此论的妙道对中观要义通达无碍、了如指掌。】

有些人,对于真正大圆满或应成派的与法界相应的一座境界也没有。甚至在闻思过程中,对因明和中观的很多推理论式根本不懂,连最基本的破立要诀都不能掌握,却一味地高谈阔论:“我是中观应成派的修行人,我是大圆满的修行人。”这种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利益。

【如果能自始至终精益求精地学修这样的论著,那么藏地共称宛若雄狮交颈般的中观与因明必然名副其实地一举两得。】

我们如果自始至终非常认真地学习这部论典,并且精进修持,最后,自己必定会对因明和中观全部通达。

的确,麦彭仁波切在下面将《量理宝藏论》中的很多问题结合在一起作了宣说。因此,如果精通了《中观庄严论》,因明当中很多大的问题也会轻而易举通达,然后,中观方面也不会很困难的。

【二谛理相辅相成的无比善说、能赐予语自在胜果的宝论在印度圣地也仅此而已,】

已经将胜义谛和世俗谛相辅相成而宣讲的此善说宝论,依靠它,可以让我们获得一切语自在的究竟果位。如此殊胜的论典,在印度无数班智达所造的论典中也是极为罕见。

【原因是将各执己见的宗派合而为一理证的胜妙精髓绝无仅有,不可多得。】

这部论典为何如此殊胜呢?世间上各种各样的大乘宗和小乘宗,都有各执己见的一种特点。但是,这部论典完全将所有大乘——因明和中观所讲的名言和胜义的道理全部合而为一进行抉择,这样的论典,即使在印度也是极其稀少。我们以前也讲过,印度人造论不像藏地和汉地一样,要求非常严格。但在如此众多的论典中,像这样的论典仍然非常罕见。

【关于本论如何宣说二理之义,以讲论的摄义而予以阐明,即是此全论内容。】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