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42课建立离实一破常法之实一破自宗
有部宗认为:获得圣者智慧时,不论是预流果、一来果或是阿罗汉果,他们的智慧是刹那性的,而他们所安住的法界无有任何因缘所作,是常有不变的无为法。但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境是无为法则有境也应该是无为法,如果境是无为法而有境是有为法,则如同上一颂词所说:“前识所了知,自性若随后,前识亦变后,后亦成前者。”
任何外境和有境都是互相观待而安立的,有多少外境就有多少有境,如果没有外境,执著它的有境也不可能产生;如果有很多有境,显然外境也应该有很多。这一点,在本论讲到唯识宗观点时会比较细致地进行说明,麦彭仁波切在《释量论广疏》中也说:境有多少个不同的差别,有境也应该有如此多的差别。也就是说,境和有境的数量是等同的。
真正来讲,第一刹那的无为法对境上,只有一个有境,根本不能安立为其他法的有境。比如预流果的智慧缘取对境无为法时,它的有境只有一个。但如果预流果时的对境和一来果时的对境是同一个实有本体,那么第一刹那间执著无为法的预流果的识,应该变成第二刹那产生一来果的识,而一来果的识也应该变成预流果的识。为什么呢?因为对境一体的缘故。如果对境一体,依此产生的有境就不可能产生前后的差别。
对方认为:假设某一对境有时间先后的差别,那么前后是一体当然不合理。但是,无为法不可能是无常的,而从识的角度来讲则是无常、刹那性的。因此,识可以屡次三番地缘取同一对境,但对境无为法不可能出现前后多体的变化。
对此驳斥:成为各自识之所缘境的那一部分,在有境尚未存在之前以及有境已灭之后如果存在,它的有境又怎么会没有呢?比如说,你们所承认的无为法,在预流果的智慧还未产生时就已经存在,而预流果的智慧已经灭后仍然存在,那么,针对这一对境的有境心识为什么不存在?这样的有境在未产生时就应该存在,正在产生时也应该存在,最后毁灭时还是应该存在。
但这种说法,对方是不承认的。对方始终认为:对境恒常存在,而有境是变化多端的。
其实这仅仅是未加详细观察的一种分别念而已,真正去观察时根本不可能成立。因为不同的所缘对境与能缘心识相互脱离以后,也就不可能再取受这一对境。
而且,不针对有境的一个实有对境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比如耳朵从来听不到的一种声音会不会有呢?眼睛从来看不到的一种色法会不会有呢?根本不可能有。因此,这样一种“实一”的对境不可能存在。如果这样的对境存在,那是通过六识中的哪一个识来了知的?这样观察时,你们的这种说法根本不合理。
上述遮破了他宗的观点,以下讲自宗对所谓“一”和“多”的概念是如何认知的。应该这样承认:如果存在一种实有的对境,取它的识就不可能次第产生,也必定是实有的。
对于内道所承认的实法,不管是如来藏实有还是其他任何一种实有法,通过离一多因进行破析时,就会从自己的心坎深处真切地认识到:所谓一体实有的法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此一来,因明和中观当中所说的不观待因和有害因也可以轻而易举得到证明。
所谓的不观待因,以前法王如意宝讲《释量论大疏》时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从家里出门一直到经堂门口,这整个过程是不是无常呢?这一点不需要观待任何法,必定是刹那刹那无常的。如果不是无常,刚刚出门的第一步和到达经堂的这一步就应该是一体了。但是根本不可能的,假设从家门口到经堂需要迈一百步,如果成为一体的话,即使到了经堂门口还需要迈一百步;或者刚刚出门的时候,根本不用迈步就已经到了经堂。
因此,不需要观待任何法,万法本身就是无常的、空性的。
那什么是有害因呢?有些外道说:大多数的法是无常的,但个别的法,如大自在天是常有的;或者说,大多数的乌鸦是黑色的,但也有个别的乌鸦是白色的。这一点,通过因明观点进行推测时,这种说法具有正量的违害,因此称之为有害因。
对于不观待因和有害因,《量理宝藏论》和《释量论》中讲得比较广。此处说:因明和唯识中所提到的有关无常、空性等很多推理,全部可以包括在本论所提出的离一多因这一推理中。
总而言之,无论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只要你承认外境真正实有,执著它的心识就不可能是一种次第性的产生,必定是一种实体。
然而,对于假立的一体与多体,何时何地都不是遮破的对象。所以中观宗说:世俗中全部是假立的——瓶子是假立的、执著瓶子的心识也是假立的,任何法都经不起观察,但这种假立的对境和有境在名言中可以成立,不能破析。麦彭仁波切也说[ 《澄清宝珠论》:在针对世间迷乱凡夫时,没有任何破名言显现或说毁谤名言世俗的中观。]:破显现的中观派何处也无有,承认实有的中观派何处也无有。
不仅《中观庄严论》当中破除了恒常实有的法,《释量论》当中也有类似的教证:“坚石金刚等,境不观待他,故众生之识,应成同时生。谓俱生缘助,故彼次第生,各刹那说他。”
因此,大家应该知道,不论金刚还是外境无为法,任何一个法,只要认为它实有,就必定需要识来了知。比如你们认为金刚实有,那么,“金刚是不是实有”这一点,需要通过眼识来了知,而产生眼识的前提条件:一个是作为增上缘的眼根必须具足,第二是作为所缘缘的金刚存在。如果金刚存在,金刚的第一刹那并非产生眼识的对境,而第二刹那则成了所缘缘——眼识的对境,如此一来,所谓的金刚这一外境已经变成无常了。所以说,实有的一体不可能存在,否则,所谓的识也就不可能根据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次第性产生了。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