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43 课——轮回痛苦之八寒地狱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关于地狱的痛苦,前面讲了八热地狱、近边地狱,今天开始讲八寒地狱之苦。
讲这些地狱的痛苦,旨在让四众道友了解,在这个世间上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存在着极为痛苦的众生。一旦了解了地狱的苦状,我们定会心生怖畏,回顾自己以往所造的恶业,谁也没有把握死后不转生到那里受苦。所以,每个人应该观察自己会不会堕入地狱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 42 课——轮回痛苦之近边地狱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前行》正在讲地狱的痛苦,其中八热地狱的痛苦已介绍完了,今天开始讲近边地狱:
己二(近边地狱 )分五:一、煻煨坑地狱;二、尸粪泥地狱;三、利刃原地狱;四、剑叶林地狱;五、铁柱山地狱 。
“近边地狱”在藏语中的意思,指无间地狱周围的地狱。而汉地有些经典中,将其译为“游增地狱”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 41 课——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之八热地狱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共同加行分六种,现在讲第三种“轮回过患”。其中总说已讲完了,下面开始讲分说:
丁二(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分六:一、地狱之苦;二、饿鬼之苦;三、旁生之苦;四、人类之苦;五、非天之苦;六、天人之苦。
戊一(地狱之苦)分四:一、八热地狱;二、近边地狱;三、八寒地狱;四、孤独地狱。
诸多经典和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 40 课——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今天开始讲“共同加行”的第三个引导文:
三、轮回过患
这个修法也很重要,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受。接下来过后,该辅导、该预习、该修学的,应该精勤地对待。
表面上看来,加行中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等修法比较简单,可实际上真正修起来时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 39 课——寿命无常之总结、引导终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观无常在修行过程中十分重要,若没有它,修什么甚深广大的法都不能善始善终。这并不是个别人随便讲的,而是古往今来高僧大德们的亲身体验。鉴于此,我特别强调大家修加行,否则,即使上师传一些高深的密法,你通过各种途径也能得到,但与自相续不一定相应。
短暂的人生中,大家若想修有所成,首先要找到最关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 38 课——死亡来临怎么办、在生活中观无常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今天还是在讲“寿命无常”。这次不管讲寿命无常还是其他引导,都通过教证、公案叙述得比较详细。我个人觉得,讲经说法的时候,内容最好是讲多一些。
然而,现在有些人认为,佛教方面的著书或开示,内容应该越少越好。以前也有人劝我:“您最好不要翻译得太多了,也不要写得太厚了,不然没有人愿意看。讲法时也要少讲一点,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 37 课——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下面继续学习《大圆满前行》中的“寿命无常”。此科判分为七部分,今天开始讲第六个。
观修无常的每一个引导都特别重要,大家若能对书中的内容经常串习,时时刻刻观得起来,始终有种无常的感觉,那么修行肯定会成功。因此,我们所学的法一定要融入心,与自己的相续完全结合,而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虽然广闻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 36 课——苦乐无常、好人坏人无常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现在还是讲思维各种比喻和意义而修无常。修无常对修行人而言非常重要,这在前面也一再地提过,它是极为尖锐的一种窍诀,可直接斩断对今世的执著。
我们要想成为真正的修行人,就一定要先看破今世。当然,光是口头上说也没用,务必要想方设法深深认识到:名声、地位、财富、快乐等世人希求的诸法,只不过是梦幻泡影,实际上 [阅读全文]
堪布益西彭措:介绍唯识宗(下)
四、唯识宗如何安立的基、道、果
主要按照《文殊上师欢喜教言》来讲。
A、基
唯识宗抉择基的本性时,着重宣说的是三自性——遍计法、依他起、圆成实。如自续派着重抉择单空,中观应成派着重抉择大空性一样。虽然讲三自性的观点不一定唯一是唯识宗派的观点,如龙树菩萨有抉择三自性的论,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自释》破他生的最后也讲过三自性的观点,密续中也以三自性介绍凡夫和圣者的境界。包括小乘经典《 [阅读全文]
堪布益西彭措:介绍唯识宗(上)
一、为什么叫唯识
唯识宗说三界仅仅是心识,除此之外无它法,但万法是自心所现的。“唯”不但破其它作者的存在,如自在天等,亦承许外境的色声等除心以外无单独存在的自体,唯一是内的心识。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华严经》中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识论师依此认为“一切唯心造”是指心或唯识在胜义谛中存在自体。虽然这样讲不是《华严经》究竟的观点,但他们以此为根据来建立唯识的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