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讲记》摘要第116课——中士道思惟集谛死殁及结生之理

作者:大树 分类: 广论专区 发布于:2024-6-19 8:12 ė68次浏览 60条评论

寅一、由苦集门中思惟分二: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  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

卯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分四:一、连结文  二、烦恼发生之理  三、彼集业之理  四、死没及结生之理

辰四、死殁及结生之理分五:一、死缘  二、死心  三、从何摄煖  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  五、次于生有受生道理

巳一、死缘分四:一、寿尽死  二、福尽死  三、未舍不平等死  四、破除邪见,树立惜福正见

午四、破除邪见,树立惜福正见

针对“福尽而死”这条死缘,有必要展开破斥现代的邪见,树立起惜福的观念。

巳二、死心分三:一、善心死  二、不善心死  三、无记心想

【第二死心分三:】

以下死心可以按阶段分为粗想和细想两种,粗想是死亡时粗分的心识,细想是死亡最后阶段的细分心识。

在粗想之中,又分善心死、不善心死、无记心想三种。

午一、善心死分五:一、以善心死  二、以善恶二事不平等串习之死心  三、以二事平等串习之死心  四、彼时善终之相  五、造妙业者死苦轻微

未一、以善心死

【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信等善法现行于心。】

所谓善心死,就是临终时,自己忆念先前所修习的善法,或者通过他人的帮助使自己忆念,以这种因缘,在粗想现行阶段,信心等善法在心中现行。

未二、以善恶二事不平等串习之死心

【又行善不善补特伽罗将命终时,或自忆念,或他令忆,昔于何法多所串习,彼便力强,由此令心于彼流注,余皆忘失。】

行善或不善之人在命终时,或者自己忆念先前所串习的善或不善,或者以他人的因缘令自己忆念。生前对何种法串习得多,这时对此法的念力就强大,会令心缘此法流注,而忘失其它一切认知。比如,生前对善法串习多,临终时善念强,心缘善法流注,恶念都会忘失;反之,生前若对不善法串习得多,临终的恶念力强,心缘着恶法转,善念也会忘失。

未三、以二事平等串习之死心

【若于二事平等串习,先忆何法便不退舍,不起余心。】

如果对善法、恶法的串习不相上下,则随最初自己或以他缘忆念起的法,心缘这个法不退舍,不再生起其它心念。

未四、彼时善终之相

【又作善者,如从暗处趣向光明,临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有种种可意之色,非不可爱,安祥而逝。】

平生行善之人如同从黑暗处走向光明一样,临终时犹如在梦中,会看见种种悦意的景象,而不会出现不可爱的乱相,如是安祥地去世。

未五、造妙业者死苦轻微

【临死其身无重苦受,造妙业者,解肢节苦亦极轻微。】

造善业的人临终时身体没有很重的苦受,解肢节苦也极其轻微。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