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70课教诫弟子品(完结)

作者:大树 分类: 中观专区 发布于:2024-10-30 10:41 ė51次浏览 60条评论

乙三、摄彼要义抉择之理分二:一、摄能诠论所说之义;二、摄所诠义之要义。

丙二、摄所诠义之要义分三:一、摄所诠要义而离诤;二、广说建立;三、摄如是宣说之成就义。

丁三、摄如是宣说之成就义分二:一、摄离边大空之义;二、明于离边中观之义离过。

戊一、摄离边大空之义分三:一、明所立为离边;二、明能立为无自性;三、明遮遣所破戏边。

前面已经讲了第一科“明所立为离边”,接下来讲第二科。

己二、明能立为无自性分二:一、摄因为无自性之义;二、摄同品喻为无自性之义。

要证成一个宗,至少需要有因与同品喻。有实事师认为:因与同品喻是实有法,因此它们永远不能证成无自性的空宗。接下来圣天菩萨对此一一进行遮破。

庚一、摄因为无自性之义

实事师又想:既然空性的能立因是有,那空性也应成有,怎么能成立一切无自性呢?圣天菩萨回答说:

有因证法空,法空应不立,

宗因无异故,因体实为无。

【颂文直解】

有人说,因为存在证成诸法空的能立因,因此诸法也应成有,而不应该立为空。但是中观宗所立之无自性之宗与能立因没有差别,所以因体也非以自性成立,实际为无。

实事师又对证成诸法无自性的同品喻产生了怀疑,认为只要有一个譬喻存在,就不能证成万法空的宗。圣天菩萨继续进行答复。

庚二、摄同品喻为无自性之义

谓空喻别有,例诸法非空,

唯有喻应成,内我同乌黑。

【难词释义】

别有:指离因之外另有喻体。

例:以此类推。

内我:内我指凡夫各自所执的内的五蕴相续。

唯有喻:指没有因,仅仅有喻。

乌:指乌鸦。

【颂文直解】

有人说,宣说空性的譬喻是有,因此不成立一切法空。但如果譬喻与所立空不异,则如上述的能了因一样,譬喻也成立为无自性;而如果譬喻与所立空不同,则能说“如同乌鸦是黑的,我也同样是黑的”吗?因此当知,能表示的诸譬喻,也完全包括在所表示的无自性义之中。

己三、明遮遣所破戏边分二:一、正说;二、破说有无一方之戏边。

中观宗的所破,是有、无、二俱、非二俱这四边。这四边并非真实存在,而纯粹是一种戏论。所谓戏论,就像是演戏时说的那些台词。演员在演戏时,根据剧情需要,什么话都可以说,观众也不会真的当一回事。

庚一、正说

若法本性有,见空有何德,

虚妄分别缚,证空见能除。

(唐译:

若法本性空,见空有何德,

虚妄分别缚,证空见能除。)

【颂文直解】

如果诸法本性不空,而如显现般成实有的话,则证见空性有何功德呢?不但没有功德,反而变成对诸法的诽谤。正因为诸法本性为空,而愚夫生起了有、无、一、异等等的虚妄分别,于是就被束缚在轮回中;而通过证得空见,就能够断除这种虚妄分别的束缚。

(唐译:[问:]如果一切法本性是空,则证见此空,有何功德?如果没有功德,则何必辛苦修行?[答:]虽然诸法本性是空,但愚夫对空产生了虚妄分别,执著有一、异等法,由此而生烦恼、造业,致使沉沦在轮回中。而通过勤勉修行,证见无我空,就能渐次断除虚妄分别,获得自利利他的无尽功德。)

庚二、破说有无一方之戏边

说一有一无,非真亦非俗,

是故不能说,此有彼非有。

(唐译:

法成一成无,违真亦违俗,

故与有一异,二俱不可言。)

【颂文直解】

如此的缘故,在抉择大空胜义时,需要遮破所破的一切粗、细戏论边。而对佛的善说之义尚未如实了达的人说,诸法一者有,另一者无。这不符合真实性,也不符合世俗。因此,以观察胜义量抉择空性时,不能说此心识等有而彼境等为无。

(唐译:若执诸法与诸法的有性,确定为一,诸法则成为一法;确定为异,诸法则没有有性,而成为无。但这两种情况都违背了真谛与俗谛。所以,不能说诸法与有性是一,也不能说诸法与有性是异。)

接下来圣天菩萨以总结的方式成立中观宗毫无过失。

戊二、明于离边中观之义离过

对方想:对于中观宗的遮破,我虽然无法作出答复,但是精进修持佛法的人,将来必定能作出答复。

有非有俱非,诸宗皆寂灭,

于中欲兴难,毕竟不能申。

【颂文直解】

执著有边、非有边、二俱边、非二俱边这些戏论的各宗,在中观正理面前,都被彻底遮破而寂灭,如果他们想对中观宗兴难,是毕竟不可能申述成功的。

经过七十课的讲解,《中观四百论》到现在就圆满讲完了。大家知道,圣天菩萨是龙树菩萨的亲传弟子,被推崇为与龙树菩萨相等。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般若经等宣说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其能无倒解释经者厥为龙猛。解彼意趣有何次第。答,佛护,清辨,月称,静命等大中观师,皆依圣天为量,等同龙猛。故彼父子是余中观师所依根源,故诸先觉称彼二师名根本中观师,称诸余者名随持中观师。”也就是说,对经典的解释,以龙树菩萨的解释为标准,而对龙树菩萨所作论典的解释,以圣天菩萨的解释为标准。所以龙树菩萨与圣天菩萨,是所有中观论师共同推崇的根本中观论师,其他的中观师,则被称为是追随龙树菩萨与圣天菩萨的随持中观师。圣天菩萨所作的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这部《中观四百论》,所以要学好中观,就必须学好《中观四百论》。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