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66课建立离实一破实一之识破数论派之观点

作者:大树 分类: 中观专区 发布于:2024-11-1 11:22 ė41次浏览 60条评论

【子二(破实一之识)分二: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有部宗、经部宗等)所许的实一之识;二、破认为外境不存在宗派(唯识宗为主)所许的实一之识。】

【丑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分二:一、破不共各自观点;二、以说共同实一之识不容有而结尾。】

【寅一(破不共各自观点)分二:一、破自宗有实二派之观点;二、破外道之观点。】

【卯二(破外道之观点)分二:一、总说破明智派;二、别破各自之观点。】

【辰二(别破各自之观点)分四:一、破胜者派与伺察派之观点;二、破顺世派之观点;三、破数论派之观点;四、破密行派之观点。】

【巳三(破数论派之观点〖说明数论派识为实一不可能〗)分二:一、宣说破斥;二、破遣过之答复。】

【午一、宣说破斥:】

【力等性声等,许具一境相,识亦不合理,三性境现故。】

数论外道所承认的二十五谛当中,具有尘、力、暗三种本性的自性声等所缘境,却只承许独一的取境相之识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呢?所见对境具有三种本性的缘故,取境之识唯一实体的观点肯定不合理。

【午二、破遣过之答复:】

【若许事体三,识现唯一相,与彼不同现,岂许彼取彼?】

对于上述过失,数论自宗并不承认,他们说:事物的本体虽然具有三种功德,但能缘的识只显现唯一的相。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如果有境与对境不相同,又怎么能缘取这一对境呢?根本不能缘取。

对方是这样认为的:有境是实有唯一的,对境则是三个,二者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取境。

对此观点驳斥说:如此一来,又怎么能承许这一识就是取对境的有境呢?因为识只有一个,对境却有三个,比如对境上有白色、红色、蓝色,那么,识面前显现一种颜色还是三种颜色?如果说是三种颜色,那么识也应该承许为三个,否则,境和有境就会相违。

数论师再次解释说:对境虽然具有三德的自性,但识只是缘三德中成分最多的那一德。以声音为例,声音虽然完整具足痛苦、快乐、等舍三德,但其中快乐的成分占大多数时,听到的便是快乐的声音。或者说白色、红色、黑色,哪一个对境的颜色多一点,识就只会缘取那一对境。

这种说法显然不合理。一块花布上虽然黑色多一点、白色少一点、蓝色特别少,识仍然会在同一时间内全部见到,根本不会漏见哪一种颜色,这一点现量可以了知。因此,由于众生的种性、信解、修道各不相同,对于同一个声音,也会出现“非常好听”、“特别难听”、“可有可无”的不同想法。外境上如果真正存在三种德的自性,而且其中某一成分多就只会缘取它,那么,缘同一个声音,所有的人都应该痛苦,或者全部都应该快乐,但这是根本不合理的。

对方反过来说:由于少部分不显现而不被识取受。

这也是不合理的。正因为外境如何显现、识也会原原本本地如此执著它,所以才称其为执著此外境的识。如果与对境格格不入——外境是三种颜色、识只有一种的话,也就不是执著此外境的有境了;同样,因为声音是三德的自性,仅仅缘取为一的识也就不能成为取这一声音的识。 

由于上述宗派不具足诸佛菩萨断除人我和法我的智慧,仅仅以凡夫观现世量分析安立,因此称其为论议派或者寻伺派。这以上论议五派的观点已经宣说完毕。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