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课后题:请熟悉并修持整个往生法。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15-9-25 8:45 ė1473次浏览 60条评论

往生法从上师从第138课开始讲解,至本课结束共5课。

1、名称:此法被称为正行支分捷径——往生法。往生法在藏文中叫颇瓦,意思是迁识,迁移心识。

2、必要性:我们知道,对每一个人来讲,不论你信佛不信佛,死亡都是无法超越的。而当你离开世间的时候,如果有一种简捷的修法可以助你往生,我想谁都会希求的。而这一“往生法”,就是这样的修法。有了这一修法的境界,何时遇到死亡,也都不必害怕了。
◎ 往生法平时就要修
如果不提前修好,死相出现时,就来不及了。即使你对这些不感兴趣,也一定要为了临终修一下往生法,而且平时就要修好。比如一个战士,如果他在上战场之前,就已熟练掌握刀枪等各种武艺,那上了战场以后,也一定能运用自如,毫无惧色。同样,修好往生法以后,死亡何时降临也能轻松面对。这就是一个修行人与世间人不同的地方。

3、分类:
一、利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在这一世中,生起了对无伪实相的无误见解并且不断修行、串习的人,在临终的时刻,通过本来清净的密道,依靠法界觉性的要诀而往生于法身界中。
二、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
对于生圆次第无二瑜伽极为娴熟,并且对于如幻的圣尊身相有纯熟妙力的人,临终时刻在中阴的迷乱景象出现的同时,往生于现空双运智慧身中。
三、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获得密宗能成熟之灌顶、没有染上破誓言的过患、对生圆次第具有胜解 并拥有中阴窍诀的人,通过观修“吽”字阻塞不净的胎门,依靠大悲心的牵引和转为化身道用,而往生清净刹土。
四、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
一般的普通人,可以依靠具足三想——将中脉作为道路想、心识明点作为旅客想、极乐清净刹土作为去处想,从而往生。这种往生法后面会详细地讲,因为要求不高,所以很适合一般的平凡者。
五、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
具有殊胜证悟、心境调柔、了知中阴身心相续的瑜伽士,可以超度其他临终者或中阴身往生。

4、抉择三想往生法
◎ 具三想往生法接引平凡者
那么,在这里所讲的这个往生法,是平凡人具三想的往生法,或者叫做心识上师 之往生,这也与《无垢忏悔续》所说的“依靠临终光环声往生”的意义相吻合。
所谓的“依靠临终光环声往生”,就是在临终时刻,将自心观成一个光环明点,伴随念诵“贺嘎”、“啪的”之声,往生到清净刹土。此处所讲的修法——具三想往生法,不仅与这一续部的意义一致,而且,如果你结合显宗修法来看,很多地方也都是相通的。
● 死亡让瑜伽行者小成佛
其实,对于这种有修行境界的人来讲,死亡不过是一种分别,如《无垢忏悔续》中说:“死亡乃分别,可引空行刹。”在度过这一分别念的阶段以后,神识可以被直接引往空行刹土。
● 平凡者需要具三想往生法
当然,这种生死自在,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对一般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平时要断恶修善,而与此同时,也要学会把握好临死时的心念。
着重说明的,就是临死时的心念很关键。如果具有相当的观想能力,就像前面讲的,那些一生修习生圆次第等的行者,他们完全可以在生住中阴、临死中阴、转世中阴三种不同阶段,于法报化三身中获得成就。但如果没有这种修行能力,即使平时也在修善,临死时也很可能会变得手忙脚乱,甚至意识也糊涂了,而一旦失去正念,那就往生无份了。
因此,所谓“往生法引导修法差者”,对于修道尚未获得稳固或者罪孽深重之人而言,一定要依靠具三想往生法这一要诀。
● 若依三想往生法必定解脱
如果拥有这样的窍诀,那么无论他罪业何等深重,也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就算是造了无间罪径趋直下的人,如果遇到这一教言,则一定不需要堕恶趣。在显宗里,没有比五无间罪更严重的罪业了,但是拥有这一窍诀的人,也一定会解脱。因此,希望大家重视这一修法,其实在整个修行的末了,最终的正行就是往生法。我们每个人的前途,说难听一点,只有“死路一条”,也许这听着不吉祥,但说直一点就是如此。而在这条死路的尽头,如果你能用上这个修法,那你未来的生命就完全不同了。当然,那时候是否做得到,还要依赖于现在的努力。
◎ 此往生法乃不修便可成佛法
所以说,这一深道往生法的教言,是不修便可成佛之法,也是以强制性的方法使罪孽深重者得以解脱的密道。这里的所谓“不修”,不是说完全不修,而是说不必用三大阿僧祇劫长久、费力地去修,只是在练习好这一简易修法之后,便能往生,即使是罪业深重的人,也可以强制性地往生。
修这个法,跟修其他法的确不同:一方面,阿弥陀佛的愿力宏大;另一方面,来自莲师乃至我们一切传承上师的教授,又有不共的加持。

5、修炼往生法要点
在我们身体还健康,尚未遇到严重疾病时,就应该修往生法了。
◎ 平时要反复修炼
在上师前求得往生引导以后,平时要反反复复加以修炼,并于未出现验相之前,一直精勤努力。
在你修持的过程中,有一点要了解的是:当你的身心还算健康,风脉明点全然无有衰退,正处在旺盛时期时,要依靠往生法直接往生极乐世界,有一定的困难。
◎ 死时是否用得上,依赖于平时的修炼
平时是在修炼,还去不了,但真正到了临死之时,比如生了重病,明显活不了了,或者已经极为年迈,那时候往生就容易了。
打个比方,在夏季,果实正处在茂盛繁荣时很难采摘。像我以前去马尔康,就见过小孩子用长棍子敲苹果,那时苹果还不熟,所以使劲敲也掉不下来。但是到了秋季,瓜熟蒂落时,你不用敲也不用摘,只是衣边稍微碰触一下,它就掉下来了。
同样,心情不好时,任你喊多少个“啪的”,也往生不了,但是当你寿命已尽的时候,稍微观一下,就修成了。
当自己出现死相,知道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死亡,并出现了隐没次第 等的时候,就该修往生法了。而除此之外的时间里,一律不可以依靠这种方法来往生。假使你这样做,其实就等于自杀。
何时才是往生的成熟时机呢?就是出现死相时。
◎ 三种隐没次第
所谓死相,就是人在接近死亡时所出现的相,也叫隐没次第。本来隐没次第多种多样,但从浅显易懂的角度来讲,包括五根、四大、明增得这三种隐没次第。
● 明增得隐没次第
外气中断时,出现明、增、得隐没次第。
明相:在当时,从顶部来自于父亲的白明点快速下降(时间很短),外相就好似月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白光,也如同白色的闪电;内相出现明、乐、无念中明的觉受,并且灭尽了三十三种嗔心分别念 ,这就是所谓的明相。此时,五根识融入意识。
增相:明相结束以后,从脐部来自于母亲的红明点快速上升,外相如同日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红光,也如同红色的闪电;内相产生了大乐觉受,灭尽了四十种贪心分别念,这是所谓的增相。此时,意识融入于染污意识(第七识)。
得相:接着,白红二种明点在心间相遇(刚才是白明点向下来,现白光,具明受;红明点向上来,现红光,具乐受,此时二者于心间相合),神识进入到它们的中间,外相犹如黑暗遍布清净虚空一般出现黑光;内相生起无分别念的觉受,灭尽了七种痴心分别念,然后漆黑一片,突然间昏迷过去,这是所谓的得相。此时,染污意识融入阿赖耶识。
后来稍微苏醒过来,出现了犹如远离云、雾、尘三垢的清净虚空般的基位光明,按《上师心滴》等教言,这叫近得(共有四相:明、增、得、近得)。此时,阿赖耶融入法界光明。
这个地方很重要。刚才说,在心识入于两个明点之间时,人会昏厥一会儿。这个时间很短。之后就醒过来了,但此时的醒和平时不同,平时昏厥后醒过来,你可以站起来,但现在你的四大等已经融入,站不起来了。不过出现了基光明。
就在这个时候,按照大圆满的说法,如果你以前修得非常好,就可以认识自性本面而入定,于法身位解脱;或者于报身位解脱;或者将心识观成“德”、“吽”等种子字,于化身界自由幻化,度化众生。这些都是不经中阴,直接成佛或往生。
如果是一个造了五无间罪、业力深重的人,虽然这个光明也会出现,但你不认识的话,以五无间罪业力的牵引,就会直接堕入无间地狱。
或者,此时也会出现极乐世界的相。这种阿弥陀佛的接引,在隐没次第开始到昏厥之间,是有一些,但一般来讲,就在这个时候——你昏厥后醒过来了,以你善愿力的感召,阿弥陀佛会现前。如果不能在法身、报身中解脱,此时可以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以前上师如意宝讲《空行心滴》时说过的。
刚才基位光明过后,会依次出现法性中阴与转世中阴,这些是正行的支分,所以华智仁波切没有讲。
◎ 运用往生法的最佳时刻
对于缺乏修道经验的人来说,运用往生法的最佳时刻,就是在隐没次第开始出现的时候。
● 舍弃一切专心求往生
在这个时候,按《修心七要》所说,最关键的,首先是忏悔。忏悔自己以前所作的一切罪业,可以在内心中忏悔,如果有机缘,也可以在僧众或道友面前忏悔:“我的寿命已经尽了,现在我在僧众面前忏悔……”
其次,要从心里完完全全断除对今生的一切贪执,千万不要“我的财富”、“我的亲人”……想个不停。《极乐愿文大疏》中讲过,此时你贪恋什么,后世很可能就转生到那里。
● 此时要依此往生法强制性往生
回到我们自己的往生上来。对我们自己而言,学了这个往生法以后,到时候不管是自己明观所缘,还是道友助念,都必须依靠这一深道往生教授强制性地往生。
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往生法!所谓强制,就是依靠阿弥陀佛宏大而深刻的愿力,依靠你自己清净的善愿力,只要修持它,就会像被抓住头发拽走一样,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 真实修法
在一个舒适的坐垫上金刚跏趺坐,身体端直,首先从念诵《远唤上师》 颂开始,完整无缺地明观上师瑜伽修法中包括结座以上的所有次第。
这里的观想分四个次第:一、将自己的身体观作金刚瑜伽母;二、体内中脉的观想方法;三、在中脉心间位置将心识观作“舍”字;四、在头顶上观想形象为阿弥陀佛的根本上师。
一、将自己的身体观作金刚瑜伽母:
念完《远唤上师》,修完上师瑜伽以后,进入正行观想:先将整个世界观成极乐世界,任运自成,清净庄严。再将自己血肉组成的身体,在一刹那间观成空性,之后在空性当中,将其观成金刚瑜伽母,身红色,一面二臂,双足起舞式,三目直视虚空(不论男女,都可以这样观想,这个很重要)。
修往生法时,瑜伽母的表情是寂静的神情中略带怒容,右手在空中摇晃能唤醒无明愚痴睡眠的颅骨手鼓,左手在腰际的部位握着根除贪嗔痴三毒的弯刀,赤裸裸的身体佩带骨饰、花束,现而无自性,好似撑起的红缎帐幕一样,内外透明。这是外在身体的观想法。
如果是我们自己修,就将自己的身体观成金刚瑜伽母,仪轨中的念诵是“自身观为金刚瑜伽母”;而如果是在超度,那就要把面前的尸身观为金刚瑜伽母,并念诵“汝身观为金刚瑜伽母”,有这个差别。
这是第一步的观想方法。
二、体内中脉的观想方法:
又观想:位于金刚瑜伽母身体中央的垂直中脉,就像空空的室内插入柱子一样,不向左右任何一方倾斜,挺直地立在身体中央,所以称为中脉。
为了表示法身无变,而将它的颜色观成靛树皮一样湛蓝;为了表示习气障薄弱,而将它观成莲花瓣一样的薄;为了表示遣除无明黑暗,而将它观成像芝麻油灯一样非常明亮(里外透明);为了表示不入劣道与邪道,而将它观成芭蕉树干般的挺直。总之,所观想的中脉具足以上四种特征。
为了表示善趣与解脱道,而观想它的上端在头顶梵净穴处开启,就像打开的天窗一样。梵净穴的位置,在两个耳朵向上的两条线,与前额中间向上的一条线,三条线交叉的地方,也就是头顶的中间。
为了表示关闭轮回与恶趣之门,观想它的下端在脐下四指正对的部位,丝毫不漏、完全封闭。
中脉的下端封闭、上端打开,这样观想很重要。尤其是,如果你经常想着中脉的上方是开着的,下方是封闭的,那你的心识就不会往下堕。而心识往下堕的话,在临终者来讲,一般是要堕入三恶趣的。在有些教言中说,人死的时候,可以从身体的边缘来观察他的去处:如果从头上开始凉,说明他是下堕的;如果热气在上方长时间不消失,那么就有解脱的表示。
以上是第二步,内在中脉的观想方法。
三、在中脉心间位置将心识观作“舍”字:
再观想:中脉的里面,正对心间的位置上有一个好似竹节隔断般的脉节 ,在脉节的上面,有一个淡绿色的风团明点时刻不停地波动起伏,它的上面有代表自己心识本体、具有涅槃点“:”和小阿“:”的红色“舍”字。也就是说,我们的心识变成了这个“舍”字,最好观藏文的“舍”,不要观汉文的“舍”,因为藏文的“舍”有自心的种子这样的含义。
这个红色“舍”字,就像山上的旌旗被风吹动一般阵阵抖动,它是觉性自心的所依根本。也就是说,在众生阶段,它是我们的心识;而如果你认识了它,它就是觉性。因此,一定要观想这个红色“舍”字。
    这是第三步,在中脉心间的脉节上面,有一个动摇的淡绿色风团明点,明点上面有一个不停抖动的红色“舍”字,它就是我们的心识。
平时修炼的时候,就应该这样观想。包括到了后面,念“吼”的时候,要观想通过淡绿色明点的跳动,把心识推上去,经过梵净穴,投入阿弥陀佛的心间。这样修炼过以后,临终时往生就特别容易,但没有修炼过的话,就难说了,尤其是遇到突然死亡的情况,很难想起这个修法。
四、在头顶上观想形象为无量光佛的根本上师:
接着观想:在自己头顶一肘左右上方的虚空中,有一个由八大孔雀严饰的宝座,上面有各种莲花、日、月的三层坐垫,垫上端坐着本体为三世诸佛总体之自性,无等大悲宝藏具德根本上师,形象为世尊怙主无量光佛。
我们常常讲,修任何本尊的法门时,本尊的本体都应观作自己的根本上师。像这里修的是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的本体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如果是修莲花生大士,那莲师的本体也是根本上师。
头顶上端坐的根本上师,其形象为无量光佛。无量光佛的身体是红色,宛如十万个太阳照耀鲜艳的红宝石山一般,一面二臂,双手以等印托着装满无死智慧甘露的钵盂,具足殊胜化身梵净行的装束 :身着三法衣,以头上顶髻、双足轮宝等三十二妙相八十随好为庄严,放射出无量光芒。
这是无量光佛的观想方法,是在自己——也就是金刚瑜伽母的头顶上方,一尺左右高的地方观想的。金刚瑜伽母、阿弥陀佛,这些彩图,在《大圆满前行》中都有,是我以前特意请画家画的。
在阿弥陀佛的右边,是诸佛大悲自相的圣者观音菩萨,身色洁白,一面四臂,第一双手合掌在胸前,右下手持着水晶念珠,左下手执着白莲花柄端,花瓣在耳边绽放。左边是诸佛力量的主尊密主金刚手,他的身色湛蓝,双手以交叉姿势执持铃杵。他们二位尊者,都是以报身十三种服饰庄严着。

6、随往生仪轨观修:
“唉玛吙”是呼唤词,非常稀有的意思。
“自现任运清净无边刹,圆满庄严西方极乐土。”先将自己居住的地方,观想为自现的、任运清净的无边刹土,这一清净刹土,就是圆满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所谓自现任运清净,既不是空的,也不是实有的,是本来清净的体性。
首先这样观想是有必要的,也符合密法里观清净心的修法。其实在生圆次第的见修中,一切万法本来就是清净的,无阻无碍。因此,虽然你住的可能是一间小破房子,但在修颇瓦时,先要将整个世界观成极乐世界那样,庄严清净。
正式观想的第一步:
“自身观为金刚瑜伽母,一面二臂红亮持刀盖(托巴),双足舞式三目视虚空。”将自己的身体观为金刚瑜伽母,身红色,一面二臂,手持弯刀和手鼓(颂词中是弯刀和托巴,可以这样念,但按照华智仁波切的讲解和图片,是弯刀和手鼓,所以观想时就按讲解),双足起舞式,三目直视虚空。
第二步:
“体内中央之中脉,粗细犹如竹箭许,具有空净光之管,上端开于梵净穴,下端关闭于脐下。”观想位于自己体内中央的中脉,粗细就如拇指或竹箭一样。它是一种空而清净的光脉,不是肉管,用CT等不一定看得到。其实我们用心识所观想的,像体内的文字轮等,或者即使是亲眼所见的一些光明显现,像明点、金刚链等,世间的仪器也不一定能发现。因此,不能认为中脉是由一般的血肉等物质组成的,它是一种空性、清净的光管。它的上端在梵净穴处开启,表示从此可趋入善趣与解脱;下端在脐下四指处封闭,表示关闭恶趣与轮回之门。
第三步:
“心间阻断之节上,淡绿风团明点中,明观自心红舍字。”在中脉心间位置的阻断脉节上,观想一个淡绿色的风团明点,在这个明点的上面,明观自心为红色的“舍”字。
这种观想很重要,如果活着的时候能经常观想,比如将自己的心识观成“舍”字、“吽”字、“德”字等,当你离开这个身体时,就很容易,也很吉祥。
第四步:
“头顶一肘之上方,明观佛陀无量光,具足相好圆满身。”在自己头顶上方一肘高的地方,明观具足相好的无量光佛,身相圆满。颂词比较略,没有讲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但有能力的也应该观想。
然后以坚定不移的信心,汗毛竖立、泪水横流,尽量多地念诵阿弥陀佛名号:
“顶礼供养皈依世尊、善逝、出有坏、圆满正等觉怙主无量光佛。”
    这里只用了佛陀十种名号的一部分。
今天讲的明观的这段偈颂,学院他们超度时都是只念一遍,我们平时自己修或最终运用时,也是念一遍就可以。然后,阿弥陀佛的名号念三遍、七遍都可以。

“唉玛吙”是感叹词,表示“太稀有了”。
“境为自现了义密严刹”,首先将自己居住的地方,观为自现的密严刹土。密严刹土一般有五种解释,比如清净刹土、自性刹土等,都可以。这样的刹土,不像现在你我所见的不平、浮躁的世界,它极为清净,是最了义的刹土。
“百倍信心彩虹萦绕中,皈处总集根本之上师,身非庸俗而为清澈身”,在这样的刹土中,在自己所观想的金刚瑜伽母的头顶上,有一团自己以百倍的信心织成的金刚帷幕,如彩虹萦绕一般,就在这团光芒中,安住着一切皈依的总集——自己的根本上师。你对哪一位上师最有虔诚的信心,本体就是他。上师的身体并非由庸俗的血肉骨骼组成,而是清澈之身,内外透明,就像彩虹一样。
“吉祥无量光佛本体住”,本体是根本上师,但在显现上,是吉祥无量光佛,也就是阿弥陀佛。
“当以强烈敬信而祈祷,现前往生圣道祈加持,趋入密严刹土祈加持,愿获法身法界之佛地”,在顶上观想上师阿弥陀佛以后,就以非常强烈的恭敬心和信心祈祷:“愿我在这一座上,能够现前往生法圣道的成就,祈求上师阿弥陀佛赐予加持!愿我依此趋入密严刹土(即极乐世界),祈求上师阿弥陀佛赐予加持!愿我获得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的法身法界之佛地!”
我们知道,往生极乐世界以后,便可于一生当中,以菩萨的形象圆满一切地道功德,并最终成佛。因此在修持时,应当一边观想,一边以强烈的信心祈祷。
◎ 修炼往生法收座
刚才说到,念完《天法往生法》,还要反反复复地修炼“舍”字法,而在临近最后收座时,为了印持于五身法界,而念诵五次“啪的”。一般按我们的传承,最后的一声“啪的”,声音要大一点。
在观想上,前面心识已经融入到了阿弥陀佛的心间,而现在念“啪的”,就像用钉子把板子钉牢一样,有一种印持的作用,让我们的心不会返回来,一直住于上师阿弥陀佛的心间,与上师的心无二无别。
用五次“啪的”印持以后,于离戏实相的境界中入定。
之后观想(这跟前面的观想是连在一起的):在自己(自身所观的金刚瑜伽母)的头顶上,诸位传承上师融入三位主尊中,二位菩萨也融入无量光佛当中,无量光佛化为光融入于自身。
◎ 念长寿咒
由此自己一刹那间变成世尊怙主无量寿佛,也即长寿佛,身红色,一面二臂,双足以金刚跏趺安坐,双手以等印托着充满无死智慧甘露的长寿宝瓶、瓶口以如意树严饰,周身由报身十三种服饰装点。
长寿佛与阿弥陀佛有相同的地方,身色都是红色,名字都是无量,无量寿、无量光。不同的地方,阿弥陀佛手上持的是钵盂,而长寿佛持的是长寿宝瓶,瓶口有如意树严饰;阿弥陀佛是化身形象,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而长寿佛是报身形象。报身和化身的差别很多,报身一般有十三种服饰:项链、手镯等等。
一边观想自己是长寿佛,一边念诵一百遍长寿咒:
嗡啊玛RA讷则弯德意梭哈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