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修菩提心的重要性
在这个世间上,有智慧的人若想以佛法来饶益众生,就要生起大悲菩提心。《大乘四法经》中也说:“世间明慧者,应发菩提心。”现在饶益众生的方法有各种各样,比如建立社会慈善机构,或通过财物或地位去利济别人,但这些所带来的快乐只是暂时的,能断除无明根本、令众生永久快乐的,唯有菩提心。故《大宝积经》云:“若欲善安隐,度无量众生,应发菩提心。”
菩提心在一切修行中极其重要,若没有这个基础,表面上修再高深的大圆满、大手印,或者禅宗、净土宗,这些大法到了你相续时,也完全变成了世间法,或者是一种小乘法。然而,这并不是法的过失,而是人的原因。就像《宝性论》中所说[1],从空中降下的八功德水,到了盐碱不同的地面,就会变成不同的味道。同样,佛陀从慈悲的云中,普降下八圣道的雨,融入不同众生的相续,也就成了三乘等不同的解味。
比如,大圆满的法尽管高深莫测,其境界也不可思议,但你若为了今生的利益去修,只想把身体的病治好,那它融入你这个根器时,就会变成世间法,而不是解脱之因,如同国王宝库里的如意宝,被乞丐拾到之后,不知道其殊胜功德,而把它扔进了垃圾桶一样。
因此,同一个法被不同众生接受,所得的利益也有千差万别。《维摩诘经》、《大宝积经》中亦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比如我今天讲的是大乘佛法,但听的人由于根器不同,有些把它当作小乘法,有些把它当作邪法,其结果也有天壤之别。或者像一大锅药分给大家,有些人的碗里有毒,那药倒进去之后,不但不能对身体有利,反而成为致命毒药。同样,一个上师所讲的法,虽然从法本身来讲完全正确,可它接触到不同众生的相续后,因为各人的根基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迥然有异。所以,大家为了使自己的法器堪能,就一定要修菩提心。这一点,不仅仅要从理论上通达,实际行动中也要去修持。
——节选自《前行广释》第91课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