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补充:如何面对修法的违缘
对根本上师应该经常祈祷,如果自己心里很烦躁,出现修法违缘时,在家里或者到山上呼唤自己的根本上师,这种祈祷对每一个修行人来讲是始终不能离开的。——《远唤上师·悉地藏流》简释
如《前行》中传授“轮回痛苦”,三界六道所有众生均被三苦所逼迫,人道还有八苦,我们时刻都在感受苦,所以遭遇违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不可陈避免的。《中观四百论》中说:“由苦而生嗔”。《大乘百法名门论》中也说嗔是对于三有中苦和苦因的厌恶与忿怒的心理。由苦会产生嗔恨心。这都是《前行》中传授“因果不虚”的法尔之道理。
《入行论——安忍品》中提到:“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这比我们失去正念的时候被烦恼贼偷盗更加严重。特别在我们出现修法违缘时,我们由于不能忍受当前的痛苦,不能忍受“别人损害”,对大乘的佛法没有欢喜、意乐心,甚至对于般若法门的恐惧和排斥,都会导致我们迷失方向,甚至于退失道心。
所以《入行论》第六品安忍品很重要,如在论中所讲遇到违缘应该如何处理呢: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怎么做到欢喜心不被扰乱呢,“若事尚可改,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索达吉堪布在这部分还传授了一个重要的窍诀:
以前这里有个老修行人,他永远都笑嘻嘻的,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也是“不要紧、不要紧,求三宝加持”,平日里十分快乐。
所以好也不要紧,坏也不要紧,一切都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如全知无垢光尊者在《精要明镜》中说的:“观修上师瑜珈,宜专一而祈祷。所作任何善行,皆缘为利一切有情众生。所生任何苦乐、贤劣皆观为上师之大悲”。
这个窍诀与堪布在第五品“正知正念”所传授的五百两黄金换来的窍诀可以一起用:“缓一缓,再生气。停一停,再行动”。因为在我们没有将窍诀运用成熟之前,必须给自己时间来思维并运用,也就是“吾意正生贪,或欲嗔恨时,言行应暂止,如树安稳住”,提到的“暂止”很关键。
所以我们做为初学者,在没有显宗大中观之见解、密宗等净无二之觉受之前,应该善加用好这个窍诀。因为在有了以上两种见解之后,真的没有比这个更深的窍诀了。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