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对辅导人员的开示

作者:大树 分类: 入行专区 发布于:2018-3-26 17:55 ė673次浏览 60条评论
现在有些法师和居士,内在的智慧虽然很不错,但都缺乏训练,所以表达非常困难。所谓训,即老师给予教训;所谓练,即自己再三练习。以前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训练。后来教育学生,也长期训练他们,其中柏拉图表现最为出色。
作为修行人,在修行、讲考、讲经说法等方面,一定要再三训练。若没有训练,即使内心充满智慧,因为胆量不够、经验不足等原因,临场表现就会很差,让人不起信心。
对我来讲,因为已经到了这种年龄,就像西山的太阳一样, 很快就会离开世间, 所以无论讲得好也好,不好也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随意发挥。但我们这里有很多年轻的知识分子, 如果没有及时在演讲的表情等方面进行训练,以后在需要用时,就会捉襟见肘。比如:有人虽然语言组织得很不错,但一直看着虚空或地下,表情、手势等都很呆板。 当然,讲经说法并非世间演讲,不一定需要浓厚的掌声和笑声。听说以前俞敏洪回北大演讲,不到四十分钟掌声就擂动了二十多次。当然,有些是故意安排,有些确实讲得很精彩。而讲经说法越精彩下面越鸦雀无声,因为大家都害怕听漏掉了内容,只不过从表情上看更加专注而已。
据西方国家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听觉占百分之二十,视觉占百分之四十,所以演讲者的表情、状态等非常重要。作为出家人,严肃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一直放不开、紧张、喘不过气来,甚至坐不住、痛苦、叹息、脑海一片空白,想发挥得很好也很困难。虽然没有必要做到跟世间名人一模一样,但也需要培训。
金刚萨埵法会开完以后,高级班要好好培训。我有两个想法:一是开展问答,二是组再化小,以便大家有更多机会锻炼。当然,法师还是要继续打分,但应认真负责,不能听都不听、看都不看。道友之间,也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时间非常珍贵,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在学会,有些辅导员在辅导的过程中,虽然讲得很好听, 但全是自己的分别念, 跟法义一点都不挂勾,这种讲法我们就不欢迎。前段时间我讲过,法师怎么讲辅导员就怎么重复。以前上师如意宝讲完课后,由究旺堪布和嘎多堪布进行大辅导, 他们也基本上重复法王所讲。其原因就是需要再次串习。因此大家一定要认真准备,做到能完整复述法师所讲。

所以, 无论是法师讲法还是辅导员辅导或者学员讲考,都应先明白内容,然后再讲。否则,若自己迷迷糊糊、表达不清,他人也不可能听清楚。在佛教团体当中,很多人都有潜力可挖,若自己默默训练,比如讲《入菩萨行论》 ,慢慢就会成功。在世间,很多人为了获得成功,都经过了长期培训。比如闻名西方的球星科比,在训练时有些动作就要训练十万次。作为佛教徒,为了拥有弘扬佛法的智慧和能力,也需要进行强制训练。否则,若讲都讲不清楚,很有可能误导他人。


——《释量论·成量品广释》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