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1 入行论第89-90课共修内容
各位师兄,本周共修第89-90课,继续学习《安忍品》中的修持安忍方法。
安忍品主要掌握两个因和三个对境,即两因:强行我不欲和阻挠我所欲;三对境:我、亲友和怨敌。而不欲又分了四种法:经历痛苦、遭到轻蔑、听闻粗语和鄙语。本品的科判也按照这两因、三对境和四种法来安立的。
所以修持安忍方法分为五大部分:一、破嗔于我造四罪者;二、破嗔于亲友造四罪者;三、破嗔于怨敌作四善者;四、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五、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
上次共修已经圆满第四部分“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和第五部分“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的第一个小部分“破嗔于世间法作障者”。“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主要通过两部分说明:一、自己的希求心并不能让敌人受苦,而且敌人的痛苦于自己并无丝毫利益;二、即便是满足了我的心愿而暂时快乐,那以后所招致的痛苦也是无法想像的。“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的第一个小部分:破嗔于世间法作障者,主要从赞誉的角度说明赞誉等世间八法对于身心无有任何利益而不应该贪执,反而赞誉会让我们毁坏出离心、生起嫉妒心等将我们利益众生的事业毁坏无余。
本次共修将学习“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的第二个小部分:破嗔于福德作障者。分三个部分:一、嗔恨是福德之障;二、作害是顺缘;三、故当消除嗔恨而恭敬。我们首先简要学习嗔恨积累福德最大的障碍、作害是行菩萨道的助缘,了知这两个方面的道理后,着重抉择如何对于怨敌生起恭敬心,通过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以众生自之功德当恭敬;二、信仰佛陀故当恭敬;三、观察果当恭敬。此次主要学习第一部分,抉择众生是我们成就不可缺少的助缘,而且从助我们成佛的角度来说,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等同的,从而生起恭敬心。
总之,前面建议大家重新复习“破嗔轻侮我等三者”和“破嗔于怨敌作四善者”,认识到世间八法和嗔恨的功过得失,从而断除对于赞誉、利养和安乐等的贪执。此次更是从出世间功德的角度,来说明嗔恨同样也是最大障碍,从而断除嫉妒心和傲慢心,而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进而生起菩提心。
另外,还有两次共修学习“破嗔于福德作障者”结束后,将圆满第五部分的内容,也完成第六品安忍品的学习。届时会利用一次共修的时间,将第四、五、六品的思维和修持综合起来总结一下。大家可以利用最近几周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