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8 入行论第91-92课共修内容

作者:大树 分类: 入行专区 发布于:2015-11-4 9:35 ė1287次浏览 60条评论

各位师兄,本周共修第91-92课,继续学习《安忍品》中的修持安忍方法。

安忍品主要掌握两个因和三个对境,即两因:强行我不欲和阻挠我所欲;三对境:我、亲友和怨敌。而不欲又分了四种法:经历痛苦、遭到轻蔑、听闻粗语和鄙语。本品的科判也按照这两因、三对境和四种法来安立的。

所以修持安忍方法分为五大部分:一、破嗔于我造四罪者;二、破嗔于亲友造四罪者;三、破嗔于怨敌作四善者;四、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五、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

上次共修开始学习“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的第二个小部分:破嗔于福德作障者。分三个部分:一、嗔恨是福德之障;二、作害是顺缘;三、故当消除嗔恨而恭敬。我们首先简要学习嗔恨积累福德最大的障碍、作害是行菩萨道的助缘,了知这两个方面的道理后,着重抉择如何对于怨敌生起恭敬心,通过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以众生自之功德当恭敬;二、信仰佛陀故当恭敬;三、观察果当恭敬。此次主要学习第一部分,抉择众生是我们成就不可缺少的助缘,而且从助我们成佛的角度来说,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等同的,从而生起恭敬心。

本次共修继续学习“故当消除嗔恨而恭敬”,这也是本品的最后一部分,也是修学安忍需要达到的最终标准:对众生平等的生起恭敬心。共分为三个科判。

上次共修从第一科判“以众生自之功德当恭敬”中的“是成就我菩提之助缘故当恭敬”的道理抉择了众生是成就安忍功德不可缺少的助缘,并且遣除众生对我们只有害心而无利益之心的疑惑。本次共修将从“建立众生与佛相同”的角度安立众生自之功德应该恭敬,首先从教证成立,然后从助我们成佛的角度说明众生与佛等同,最后遣除众生与佛等同是从不同角度来宣说的疑问。至此“以众生自之功德当恭敬”的道理宣说完毕。

然后从第二个科判“信仰佛陀故当恭敬”,分别从“佛将众生作为我所”和“佛将众生作为我”两部分宣说。我们将学习第一部分中的“当恭敬之理由”,主要了知报答佛陀恩德的唯一方法是令众生欢喜,即使自己受到损害也应该利益众生,因为众生快乐佛就快乐,众生痛苦佛就痛苦,为了令上师三宝欢喜,我们不应当伤害有情众生,反而应当同等恭敬。

还有一次共修学习“故当消除嗔恨而恭敬”结束后,将圆满第五部分的内容,也完成第六品安忍品的学习。届时会利用一次共修的时间,将第四、五、六品的思维和修持综合起来总结一下。大家可以利用最近两周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

另外,弥勒五论班的《辨中边论》元旦考试。并且从下册法本开始每只共修一课《入行论》,所以我们也将利用共修的一部分时间简单串讲一下《辨中边论》,暂时定了分五次串讲,分别是《辨相品第一》、《辨障品第二》、《辨真实品第三》、第四——六品和《辨无上品第七》。报名的师兄们也提前复习一下,个别没有报名闻思《弥勒五论》的师兄最好也听一下,因为对《入行论》第九品会很有帮助。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0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