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15 课——详说八无暇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下面继续讲“八无暇”。昨天讲了八无暇的大致含义,现在再作进一步分析:
(一)地狱、(二)饿鬼、(三)旁生:
八无暇处中的三恶趣众生,由于往昔各自恶业所感,夜以继日、连续不断地饱尝痛苦,比如,地狱有寒热之苦,饿鬼有饥渴之苦,旁生有互相残害、被人役使之苦,根本谈不上有修法的机会。
所以我们要明白,三恶趣不会有修行的机缘,正因为如此,《正法念处经》中说:“云何听法?畜生之中,互相残害,饿鬼饥渴,地狱苦逼。”对三恶趣的痛苦描写得十分清楚。
《前行》的每一个道理,作为有智慧的人务必要细心琢磨,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思维,修行才会有效果。否则,即使上师给你揭示了禅宗或密宗的最高境界,什么“认识心的本性”、“光明无为法”,这些金刚语听起来很舒服,你当下似乎也有一种感觉,但实际上,这就像在冰上倒开水一样,刚开始会融化一点,但过一会儿又冻上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基础,这些境界就不稳固,无法在你相续中一直存留。因此,大家必须先把加行基础打牢,然后再修学一些大法,这才会对自相续有利益。
修行必须要把法融入内心,最后产生坚定不移的定解,什么样的定解呢?“我千万不要堕入三恶趣,否则,的确没有听受正法的机会。若对佛法连听都没有听,那修行更不会有了。”如果能生起这种信念,说明你对三恶趣有厌离心。
(四)边地:
古印度有很多不信佛教的边地,根据地方不同,可分为罗卡查族等32种,还有些论典中说有108种,若把最小的边地也算进来,总共有1200种。不管怎么样,世间上有许多部落、民族根本不信仰佛教,不但不信仰,反而还有各种陋习。例如,边陲异教 的教徒们,声称损害为正法,视杀生为善业,对神明杀生祭祀,把损害众生视为解脱。
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我们作为佛教徒,虽然从人类大团结的角度讲,各宗教之间以及与非宗教之间要和睦相处,但见解上互相抵触时,自己一定要头脑清醒,坚定自己佛教的立场。有些佛教徒把各种宗教混为一谈,这实在不合理。为什么呢?佛陀在经中说:“损害他众非沙门。”
总而言之,边地对不善业极为擅长,所作所为全部是在造恶业,因此,他们中的多数人死后立即堕入恶趣。由此可见,边地纯属无暇之处。
(五)长寿天:
长寿天,就是无想天。《俱舍论释》中说:无想天位于四禅广果天附近,转生于此的众生,在八万大劫或五百劫中,就像冻在冰中的鱼一样,灭尽一切粗大心识,安住在无念的状态中 。我们藏地的旱獭,三四个月中在地洞里“闭关”,它也不生分别念,但还是在喘气——冬天早上能看到一些洞口有很多霜,这说明洞里有“闭关者”。
有些天人安住在无念的禅定中,没有修行的机会,而有些天人由于放逸过甚,成天忙着娱乐、享受,也没有时间修法。
我们人间的生活比不上天界,但有些人也只要有条件,就今天看节目,明天到卡拉OK厅,后天逛花园,再过两天到九寨沟、三亚……一直这样散乱着,绝不会有修行的机会。有些人觉得人间很苦,发愿来世要转生天界,可在天界享乐并不是真正的解脱,这无有任何实义,所以大家不要有这种念头。
(六)持邪见者:
一般而言,持邪见者指置身于佛法之外、持有常断邪见的外道。所谓常见,即宣称上帝、帝释天常有存在;所谓断见,是指鼓吹前后世不存在、业因果不存在、三宝四谛不存在、人死如灯灭等等。这些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对真实正法不起信解,因此也无有机会修行正法。
(七)佛不出世:
佛不出世,就是指转生在无佛出世的暗劫之中。一旦投生在佛未现身的空世中,就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远离正法光明,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我们现在生于佛出世的明劫,佛陀转了三次法轮,佛法也没有隐没,此时正具有修行的闲暇。
(八)喑哑:
假如转生为喑哑之人,自相续刚强难化,闻法、讲法、修法对他们来说,实在力所不及。所谓的喑哑,通常指不具备“知言解义”这一人之法相的哑巴。但由于意根喑哑之人愚不可及,什么道理都一无所知,无法领悟正法含义,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
有些人特别愚笨,今天讲了什么法,一点一滴都不懂,如此可称之为喑哑。但这种人在世间上比较少。在座有些道友自以为非常笨,但实际上,你去理解的话,不论是念观音心咒、念南无阿弥陀佛、行持一些善法,多多少少都会懂一点,若是这样,则不算是转生于无暇之处。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一定要通达八无暇,这与我们自身有一定的关系,倘若没有空闲修行,每天都忙于世间八法,那短暂的人生中,肯定拿不出一个“境界”来。寂天菩萨说过:“吾当再三思,历劫得暇满。”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也说:“友等暇满宝藏身,六趣之中极难得。”所以,我们对自己应该有种强烈的要求,既然多生累劫才能得一个暇满人身,就要以难得之心来珍惜,利用它获得一点点利益。
现在拥有这样的人身,我们应当像病人遇到良医一样,认认真真地闻法。佛经中也说:“犹如病者遇良医,应可至心闻正法。”
在闻法的过程中,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懈怠。诚如《正法念处经》所言:“若求现未乐,应离于懈怠,放逸懈怠人,如狗等无异。”意思是说,若想希求今生来世的快乐,一定要竭尽全力远离懈怠,懈怠放逸的人整日浑浑噩噩,跟猪狗没有什么差别。
我经常害怕自己懈怠,所以总是多增加一点课,累一点不要紧,病了也没什么,反正每天必须坚持讲课。在讲课的时候,也多安排一点善法,比如,课前念《释迦牟尼佛仪轨》、《普贤行愿品》,课后跟大家一起磕头,这样心里很舒服。有了一堂课的话,能强迫自己做很多善事;而不讲课的那一天,这些让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做,又要念《普贤行愿品》,又要磕头,力量会很薄弱。所以,每天最好能上一堂课,集体共同修持善法,这样真的很快乐!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