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23 课——断缘心八无暇(非常重要)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暂生缘八无暇已讲完了,今天开始讲断缘心八无暇。
二、断缘心八无暇
作为修行人,一旦有了断缘心八无暇的任何一个,那就断了修行的因缘,三菩提的苗芽就会凋谢,以至于离开解脱种性,为此叫做“断缘”。从某种程度来讲,它比暂生缘更可怕,暂生缘只是偶尔影响修行,断缘心却能让你从此无法修行,从解脱道路上完全退失。
有些人极其可怜,虽然很想修法,自己也舍弃家庭而出了家,可是因为业力现前,或者烦恼非常深重,违缘出现时,自己没办法面对,最后又被卷入红尘俗世中。所以,学佛过程中,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上师三宝的威力和加持不可思议,人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上师三宝确实有力量。因此,无论你在哪个道场,行住坐卧都要不离上师三宝的光明,这是真正修行人的行为,大家一定要切记!
下面一一阐述断缘心八无暇:
1、为今束缚:被今世的财产受用、子女亲属等紧紧束缚,为了他们的利益精勤劳作而散乱度日,荒废光阴,没有时间去修法。即使偶尔有修法的念头,也很快被种种外境所转,不可能付诸于行动。
许多人从孩提一直到老年,根本没有修行的自由。诚如麦彭仁波切所言:“孩提时随父母转,韶华时随朋友转,年迈时随子女转,愚者恒时无自由。”我非常喜欢这个颂词。总之,自己一辈子都在他人控制下,没有修行的真实机缘。所以,前辈的高僧大德舍弃今生,将这一切全部抛之脑后,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们深深地认识到:今生若一直被这些所转,自己的修行绝对无法成就。
对治:我们作为修行人,首先要观察自己有没有看破今世。《开启修心门扉》为主的修心窍诀中,都强调第一要看破今世,原因就是:如果对今生的一切能看破,无论居士还是出家人,修行必定会成功;反之,假如对现世的名利十分耽著,即使你表面上修行特别好,也不一定有很大收获。因此,每个修行人务必要了解轮回的过患,真正生起出离心。
2、人格恶劣:性情恶劣之人,连芝麻许的善良人格也不具备,言行举止没有丝毫可信度,所作所为始终不会有长进。
学佛先要做好人,在好人的基础上,才能变成好修行人。如果人品下劣、恶行昭著,却妄图在佛教中做出一番大事业,这是不现实的。
古大德在教典中也说:“弟子学识诚可改,秉性下劣实难移。”
以前,博朵瓦格西对前来依止的人,首先要观察他人格如何:人格不好的,就算智慧出类拔萃,他也不会接纳;如果人格很不错,但智慧有点欠缺,他还是会摄受的。我们上师如意宝的很多教言,比如《胜利道歌》、《教诲甘露明点》等中,也经常提到人格的重要性。正如《格言宝藏论》所言:“劣者无论再改造,性情不会变贤善,煤炭无论再改造,其色无法变雪白。”人格低劣之人,即便遇到佛陀般具有德相、有无限大悲和智慧的善知识,也难以获得上师一点一滴的意传加持,反而会与正法背道而驰。所以,这种人没有修行的机会,可称之为转生于无暇处。
对治:要想对治人格恶劣,有些大德在教言中说,有一定的困难。不过,极个别人由于善根、种姓比较不错,刚开始时虽然为人很坏,但后来依靠上师的教言和道友的劝导,也能变成善良之人,这种现象偶尔会有。
每个人在所难免都有毛病,故于求法过程中,在上师和道友面前,一定要改正自己的过失。智者常会观察自己的不足,而愚者只看别人的缺点,所以要想真正变成修行人,必须要有完善的人格,摄受弟子时如是,自己修行时亦如是。
3、无出离心:对于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的剧烈痛苦,或者人间的生老病死、天人的死堕、非天的战争之苦,或者生存于世所饱受的种种身心痛苦,如果生不起一丝一毫的畏惧感,还觉得这个世界多么美好幸福,那根本无法产生作为趋入佛法之因的出离心。
假如没有出离心,我们是否会生起更高的境界呢?这很难说。《地藏十轮经》里也说:“无力饮池河,讵能吞大海?不习二乘法,何能学大乘?”
华智仁波切的每一句话,希望大家务必要记住。那天学院个别人已发愿背诵《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希望你们一定要善始善终,如果真能背下来,我敢保证你会变成很好的修行人。
希望大家也对出世间这么好的法——《大圆满前行》,每天能看一点、记一点,这样久而久之、长期下来,脑海中就会有非常深的印象。所谓修行,并不是一步登天,而需要长期的熏习,这一点,从那些修行非常成功的老修行人身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4、无有正信:如果对佛陀的教法、证法,还有给我们传讲真实不虚教言的上师,连一丝一毫的信心都没有——比如说,《大圆满前行》的法本来了,你觉得跟一张报纸没什么两样;给你传讲最甚深法要的上师来了,你就随便应付一下:“噢,您来了,要不要吃点东西?好,拜拜!”那显然已封闭了佛法的入门,这样一来,也就不能踏上解脱正道。
在修行的过程中,信心和智慧相当重要。若没有智慧,不可能通达一切万法的实相;若没有信心,则无法趋入这样的法门。正如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所言:“具信故依法,具慧故知真,此二主为慧,前行即信心。”
要知道,发心或修行十分圆满的人,肯定会遇到很多很多违缘、障碍,最后之所以他能成功,就是因为忍得下来。像法王如意宝,不管是摄受弟子、建立道场、弘法利生,都曾遇到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无端诽谤、说种种过失,但上师只要觉得自己的原则和方向没有错,就不在乎这些。所以,大家今后学习也好、弘扬佛法也罢,有坚强的忍耐心非常非常重要,这也是信心的一种标志。看过《中观宝鬘论释》的人都知道,里面讲了智慧的标志和信心的标志,其中,不会离开法、不会离开上师,就是具足信心的标志。
5、喜爱恶行:喜爱不如法恶行之人,身口意三门桀骜不驯、刚强难化,远离闻思修行、恭敬供养三宝等一切功德,拒正法于千里之外。
喜爱恶行的有些人,也跟自己的业力有关,今生中怎样也无法调柔。如云:“恶人住林亦粗暴,正士住城亦温顺。”
很多恶人好像没有善根一样,所有的罪业、恶行方面,他有能力、有兴趣、有欢喜心,而善法方面,一点希求都没有。按弥勒菩萨《经庄严论》的观点,这种人就是断绝解脱缘分者,如颂云:“一向行恶行,普断诸白法,无有解脱分,善少亦无因。”
对治:喜欢造恶业、喜爱恶事的人,哪怕来多少佛陀或者善知识,也很难以救度。对于这种人,有没有方法对治呢?阿琼堪布说“无以对治”。我也想不出好办法来,因为跟这些人怎么讲,他也当成耳边风,觉得自己喜欢的是最好的,所以善知识说了也没用,法本看了也生不起兴趣,这种人还是很难调伏的。一旦我们转生成这样,对佛法肯定无力希求,故也是一种无暇处。
6、心离正法:(刚才是从喜爱恶法的角度讲的,此处是从对善法没兴趣的侧面讲。)对不具备善法功德与正法光明的人来说,就像在狗面前放青草或牦牛面前放骨头一样,对闻思修、放生、听经等正法毫无兴趣,一听上师讲这些就兴趣索然,结果自相续也不会生起功德。
对治:大家首先要观察自心,如果对法信心不大,一定要想方设法对诸佛菩萨和上师的功德产生兴趣;假如实在生不起兴趣,也要对法产生“这很了不起”的感觉。
现在有些人对佛法的功德生不起信心,若能多翻阅上师们的传记、多了解前辈大德的行为,就会逐渐产生仰慕之情,这个时候你的想法,跟原来的想法是不相同的。
7、毁坏律仪:倘若进入小乘后失坏了别解脱戒,或者趋入大乘后退失菩提心,失毁了菩萨律仪,那么只会堕入恶趣而别无出路,脱离不了无暇之处。
破戒之人今生来世都痛苦,且对将来获得佛果有障碍。如《沙弥五十颂》云:“破戒则痛苦,亦障获佛果。”所以,守一分以上的戒律极为切要。受了戒以后,应当尽心尽力地护持,假如没有护持好,自相续很容易与恶法相应。
《心地观经》中也说:“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如果没有守别解脱戒和菩萨戒,那么显宗共同乘的功德无法获得;如果共同乘的功德所依都没有,更上一层楼的密法超胜境界,对你来讲更是遥不可及。所以,一个人若毁坏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自己又没有好好忏悔、重新恢复,则也属于无暇之处。
对治:《前行备忘录》中说,倘若破了戒律,一定要如理加以忏悔。一开始受戒就没有失坏过的人,是树立佛陀法幢者,又是摧毁魔幢者;即使失毁了戒律、但能如理忏悔的人,也是树立法幢者、摧毁魔幢者。
8、失毁誓言:(这是讲密乘戒。)自己接受密乘灌顶之后,就有守护誓言的要求。一旦进入了密乘,以对自己有三法恩 的金刚上师,及同行道友为对境,而破了三昧耶戒,那么不仅会自食恶果,而且也将殃及他众,当然也就断绝了成就的缘分。
上述这八种无暇远离妙法,也称为“解脱灯灭”,一旦具足这些违缘,解脱就没有希望了。所以,作为有正知正见的修行人,务必要仔细观察,千万不要让这些邪行与自相续并存。若能如此,行住卧一切行为都会快乐,不仅今生快乐,乃至生生世世都不会有任何隐患。如佛经中云:“勿随邪业,行住卧安,世世无患。”《法华经》亦云:“长夜安隐,多所饶益。”因此,修行好的人,包括他的面容、语言等,都没有什么忧愁,而修行不好的人,始终会有焦虑、痛苦、悲哀、伤心。所以,大家要想尽办法令佛陀的教诲甘露与自心完全相应,这样一来,才会过着快乐悠闲、非常有意义的生活。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