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22 课——强调发菩提、暂生缘八无暇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19-3-4 14:47 ė358次浏览 60条评论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大家每次听法时,一定要想到两点:其一、佛法难得,千百万劫难以值遇,今生既然有幸遇到,就要依靠佛菩萨的加持,通达如来真实密意;其二、我听这堂课,不是为了今生利益,也不是为了来世快乐,而是为了度化无边无际的众生,以令其脱离生死轮回,获得佛法的如海功德,此念即是所谓的菩提心。这是每堂课都要想到的。

一般而言,上根者前往听法场合时,就会发起菩提心;中根者听到传法的海螺声、击鼓声,便开始发心;下根者听到上师提醒大家发菩提心时,才会想到为利益众生而听课。但不管你是哪一种,都要经常这样串习,久而久之,菩提心定会发得起来。

发了菩提心之后,就要修习“暇满难得”,详细观察自己是否具足十八种暇满。如果具足,一定要生起欢喜心;不具足的话,则要想方设法令自己具足。倘若真正具有暇满人身,有了修持佛法的机会,那么活在这个世间上,才有重大深远的意义。如《中观藏论》云:“依靠正法光明,了知十八暇满,真正修持佛法,人身方具意义。”

接下来,继续讲“人身难得”的道理: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之《如意宝藏论》中,还讲述了暂生缘八无暇和断缘心八无暇。

对于十六种违缘,《如意宝藏论》是怎样讲的呢?如颂云:“五毒愚痴魔所持,懈怠恶业如海涌,随他救怖伪法相,暂生缘之八无暇。”这是暂生缘八无暇。又云:“紧缚现行极下劣,不厌轮回无少信,行持恶业心离法,失坏律仪三昧耶,断缘心之八无暇。”这是断缘心八无暇。下面我们一一讲述,在此过程中要弄清楚:什么是暂生缘、断缘心?哪些是暂生缘八无暇、断缘心八无暇?怎么样对治?主要从这三个方面了解。

一、暂生缘八无暇

什么是暂生缘呢?指在修行过程中,暂时或偶尔、时时或经常 出现的修法违缘。这样的违缘,尽管今天在自相续中不存在,但明天很容易出现;即使今年没有,明年也可能会有;就算这几年没有,但过几年或许会遇到。时间短一点来说,在上午没有,可是下午又易产生;修法入座时没有,出座时还是容易冒出来……总之,它随时随地找你麻烦,断除你的修法因缘,所以很可怕。

以前的修行人,完全了解哪些是违缘、哪些是顺缘,一直用正知正念守护根门,所以修法无论遇到什么障碍,始终不会被束缚,而能做到善始善终。我们今后也要如此,不但对违缘要学会分析,更要时时保持警惕。

无垢光尊者的智慧真的非常高深,道理上的点点滴滴开显得明明白白,只要是有心之人,肯定会关心这些问题。以后一旦遇到违缘,便会立即认识到,并想方设法遣除所有违品。其实暂生缘的对治方法,在《前行备忘录》中也有,希望大家抽时间看一下。

下面详细解释暂生缘八无暇:

1、五毒粗重:对怨敌恨之入骨、对亲友爱恋贪执等五毒烦恼十分粗重的人,虽然偶尔会生起修持正法的念头,但大多数时间都被强大的烦恼所控制,而不能修成正法。

对治:贪心的对治法是修不净观,或如《宝鬘论》所说,用剖析无常和无我来对治;嗔心的对治法是修慈心,或以《入行论·安忍品》里的教言来观察;痴心的对治法,则是观修缘起法……不管怎么样,当这些烦恼刚刚萌生时,要以正知正念及时对治,立即根除,以防毁坏自他一切善根。如云:“贪等烦恼初生时,立即铲除佛子行。”

当然,每个人的因缘不相同。有些人学佛很长时间,也不一定有什么感觉;有些人一修法就马上相应了,如同病入膏肓的患者一吃药,当下药到病除、立竿见影一样,烦恼依靠佛法立即能对治,他的变化别人也看得出来。所以,只要用心去对治,烦恼是可以遣除的。为什么呢?因为对治之道符合心的实相。

2、愚昧无知:毫无慧光、极其愚痴的人,虽然已经步入佛门,受了居士戒,甚至出了家,但对正法的句义丝毫不能领悟——听法不懂其句、思维不解其意、修行不悟实相,法与相续互相脱离,这种人没有闻思修行的缘分,无法品尝到佛法的美味。

对治:要对治愚昧无知,必须进行忏悔。有些人常抱怨自己太笨,什么都记不住,背了半天,一考试就忘了,其实这都是因为往昔的罪障深重。为此,自己一定要加以忏悔。同时,还要祈祷智慧本尊。八大菩萨每一位都有不同的加持,而文殊菩萨是开发智慧的圣尊,故当诚心诚意祈祷文殊菩萨,念诵他的名号和心咒,若能如此,生生世世必将不离智慧光明。所以,以前上师如意宝曾要求:凡是皈依他的信众,最少要念一亿遍文殊心咒。并保证说:“只要念了,有智慧的人,即生中智慧定会越来越增上;没有智慧的人,也将于未来生世变成智者。”

其实,愚者更需要求智慧,即生中若再不好好闻思、求知识,生生世世将难以摆脱愚痴的命运。有些人说:“反正我太笨了,听不听都一样,干脆不听课吧。”然而萨迦班智达说:“愚者因无智慧故,彼等不愿求学问,若善观察无智故,愚者更应勤求学。”按照他老人家的意思,正因为你“太笨了”,所以更要精进求学。

3、被魔所持:有些魔知识宣扬前后世不存在、因果不存在等邪见倒行,不管他是什么形象,出家人也好、外道徒也罢,如果被他所摄受,自心将与佛陀的教法背道而驰,入于歧途而无法趋入解脱正道。

对治:要对治被魔所持,首先要观察所依止的上师具不具足法相,是魔知识还是善知识?如果是善知识,就要生起欢喜心,并以三喜来依止;如果是魔知识,最初就不能接近他,这是很关键的。

当然观察善知识,并非观察外在的神变神通等,而要观察他是否具足菩提心。倘若具足,就可以依止;若不具足,即使他讲的法再高妙,也不应该接近。对此,堪布阿琼等许多上师也持相同观点。华智仁波切在《窍诀金钥》中说:“不具菩提心窍诀,浊世多诩学密者,口头高法漫虚空,纵称善妙亦魔宗。”

4、懈怠懒惰:尽管渴望学修正法,但每天都懒洋洋的,丝毫也不精进,这样懒惰的人明日复明日,对求学一拖再拖,绝不可能实现修法的心愿。

对治:要对治懈怠懒惰,必须忆念死亡无常。只要一观修无常,发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又岂敢轻易懈怠?所以,无常修得好的人,时间掌握得非常合理;而无常修得不好的人,自己时间也掌握不好,这从他的言行举止中看得出来。

5、恶业涌现 :罪障深重之人,恶业的大海波涛汹涌澎湃,即使兢兢业业地修法,可是自相续却生不起功德。他本人不知这是自己所造恶业的果报,反而对上师和正法心灰意冷、大失所望。

对治:学法一定要有恒心。一旦在修行过程中生病了、出违缘了,绝不能认为自己修不成,或对三宝起怨恨之心,而要知道:“正是佛法的殊胜加持,使我来世的恶报在今生成熟了。”诚如《金刚经》所云:“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

所以,我们修行遇到大违缘、大障碍时,不要怨天尤人,应当想到这是在消业,务必对因果不虚生起坚信,进而对以往的恶业进行忏悔。只有这样,最终才能认识心的本性。

6、为他所转:有些人非常可怜,父母不让学佛,子女不让学佛,家属不让学佛,领导不让学佛,甚至佛堂也不能摆。这些身不由己被奴役之人,虽有修法的愿望,但由于受到他人控制,而得不到修法的机会。

对治:对被他所转、无有自由的人而言,必须要找一个良策,力求摆脱这种处境。汉地曾有位法师说:“只要想学佛,办法总是有的。”确实如此,只要自己有这颗心,平时可偷着学,实在不行,也可以离开那个环境。

7、求乐救怖:有些人最初步入佛门,是为了今生的温饱,或者害怕灾难临头,这种人虽然学佛了,但由于对正法没有深信不移的定解,一旦旧习复苏、故态复萌,又会重操旧业,行持非法。

有些人出家是因为自己出违缘,暂时生起了出离心,但因为对佛法教义没有深入领会,后来遇到了以前的恋人,便毫不犹豫地破戒或舍戒,又回到了原来状态。这就是佛法没有融入心的表现。其实,佛法融入心非常重要,倘若没有感受到它的美味,你做再多形象上的善法,到了一定的时候,违缘一出现,你还是没办法面对。

对治:要对治求乐救怖,就应想尽一切办法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8、伪装修法:贪求资具、名闻利养的人,虽在他人面前诈现威仪、道貌岸然,装腔作势地摆出一副修行人的模样,可是自心所追求的目标唯是今生今世的利益,而距解脱正道有千里之遥。

对治:要对治伪装修法,必须认识到谋求现世利益的过患,进而予以断除。

上述这八种人,无有修行正法的机会。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