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32 课——开示圆满前行+思维喻义而修无常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19-5-13 8:36 ė379次浏览 60条评论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前行》这次讲得比较广,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希望在座的道友,不管城市里的还是学院常住的,都应该善始善终。

两三年对人的一生来讲,其实并不长,倘若你不能将《前行》学圆满,那三个阿僧祇劫中行持善法、断除障碍,更是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自他应该发这个愿,否则,末法时代的环境十分恶劣,我们所见的、所听的,会给自己带来种种违缘,让修行不能继续下去。

要知道,无论是哪个教派的高僧大德、虔诚的居士,学习这部法都不矛盾,这样的传承,不管哪个教派都可以接受。比如《前行》中所讲的内容,汉传的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没有一个不承认的,如果你不承认,那不承认寿命无常还是轮回痛苦?这样一一剖析就会发现,各大教派对《前行》都可以接受。藏传佛教中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有些窍诀不同而已,实际上内容都大同小异。我们也学过萨迦派、格鲁派、觉囊派、噶举派的种种窍诀,从前辈大德的传记来看,他们并没有偏袒执著自己的教派。

最近有些人关于磕头的问题经常问我:“除了法王如意宝以外,可不可以观想我自己的上师?”还有些人很直接地说:“我对您实在生不起信心,可不可以观其他上师?”我回答说:“从讲课开始到现在,我从没要求对我祈祷、对我起恭敬心。只不过我对法王如意宝有很大的信心,所以劝大家祈祷法王如意宝。但如果你觉得与法王的缘分不太足,信心不太够,那观想你的根本上师也可以,续部中并没有说非要祈祷某一个上师。以前我用过一个比喻:倘若绒草和太阳之间没了火镜,绒草便无法燃烧,同样,我们与佛陀之间如果缺少了上师,就不能得到佛陀的真实加持。当然,这个火镜必须是真品,若是假的,则无法吸收太阳光,同样,按照续部和《毗奈耶经》的观点,上师也一定要具足法相,只要是具相上师,不论他是汉族人、藏族人、蒙古人,甚至其他国家的人,都没什么不可以的。”有些人认为:“某民族的上师才好,我们本民族的不好。”这是孤陋寡闻的一种表现,其实上师不分民族和国界,只要对众生有悲心、对空性法门有理解,都可以作为如来传承的补处。

总之,我们修加行不那么容易,但这确实很重要。假如没有修加行,即使你得了非常高深的灌顶、窍诀,对自相续有利无利也很难说。现在我们这样修加行,对每个人肯定非常有利,只不过有些人烦恼深重,不能圆满修持而已。还有些人无法将所有的法融会贯通,便自我轻视、自我蔑视,觉得“我这个坏蛋,什么都修不来”,天天用拳头打自己的头,这也没有必要。毕竟我们不是圣者,肯定有强烈的贪心、可怕的嗔心、迷惑的痴心,以这三大烦恼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必定时时缠缚着我们。但即便如此,学习佛法和不学佛法还是有天壤之别,你学了法以后,对生活的态度会有很大差异。所以,大家道心不退非常重要,刚开始信心不强烈也不要紧,但这种信心必须要永恒。

下面讲寿命无常的第五个问题:

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此处是依靠各种比喻和意义来观修无常。

有些比喻对观无常起很大作用,如米拉日巴在《道歌集》中,就用了八种比喻形容无常:一、绘画的金色佛像终会褪色;二、美丽的鲜花到秋天会被寒霜冻死;三、高谷奔腾咆哮的瀑布,流至平原会缓缓无力;四、绿绿的稻田终会被镰刀砍割;五、精美的绸缎也会被利剪裁截;六、精勤积累的珍贵财宝,人死时终会被舍弃;七、初三的新月清丽动人,但不久就会变得形态臃肿;八、初生的孩子极可爱,突然遭受违缘也会夭折。通过这八种比喻来说明万法的无常迁变。

下面开始讲正文:

总体来思维劫的增减,也同样是无常迁变的性质。(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讲,不太容易理解。因为人的寿命相对于一劫来讲很短暂,以短暂的寿命来思维漫长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难懂。)

在往昔初劫时,因福报所感,人们的生活非常快乐。

但随着人们烦恼越来越粗重,势必导致福德越来越减弱,寿命越来越短暂。最后到了人寿三十岁、二十岁、十岁时,饥馑劫、疾疫劫、战争劫分别会盛极一时,南赡部洲的众生几乎濒临灭绝。

因而,万法无有任何实质可言,器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全部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方广庄严经》云:“三界皆无常,如秋日浮云。”其他经中也说:“三界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如观戏。”

无常的道理在文字上很简单,但你们内心有没有对此产生定解,这要靠个人努力。

其实,学习这些法很有必要,你们有能力的话,应在自己懂得的基础上,将这些道理随时随地传给有缘人。

放眼当今时代,唯一能救护众生的妙药就是佛教,如果依靠佛教调伏自己身心,确实有百利而无一害。(当然,佛教也不一定所有人都接受,佛陀在世时尚且如此,现在这样恶劣的时代更不用说了。)因此,大家平时要懂得佛法教理,尤其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应该对佛教更细微、更深奥的理论进行研究。假如你没有这么广大、深邃的智慧,至少也应掌握生存的基本原则,以及能获得解脱、不堕恶趣的基本窍诀。

下面分别观察四季变迁也是无常的:

夏天,所有草地一片青翠,雨水犹如甘露般普降,人们尽情享受舒心悦意的美景,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绚丽多彩。

夏天的景色虽然美,但到了秋天,瑟瑟的冷风会将绿野变成黄色,所有的花草也渐渐枯萎凋零。秋天遍地都是落叶,给人带来一种无尽的凄凉之感,此时会深深感到万法无常。

到了冬天,地冻如石,滴水成冰,寒风凛冽,就算是经过许多马路 寻觅,也找不到夏天盛开的一朵鲜花——不过现在科学比较发达,你冬天时乘飞机去海南,那就感觉不一样了,我们这边全是冰,而那边全是鲜花,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但在藏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季节变化特别大,你对一切无常会有明显感受。禅宗也有一首偈颂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实际上也是在说明无常的道理。

如此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秋天、冬天、春天等依次出现,前前季节的一切显现都会变成另一番情形,这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无常实例。所以,无常修得好的人,会将四季的更替作为修行的顺缘。而没有修过无常的人,恐怕不一定能找到这种感觉。

同样,如果我们思量昨天和今天、今天早晨和今天晚上、今年和明年……也会发现万法时刻都在迁变之中。

特别是我们所住的城市、村落、寺庙等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前财产丰厚、兴旺发达之人,现今也有沦落衰败、甚至家破人亡的现象;昔日穷困潦倒、势单力薄之人,如今竟变得财运亨通、势力雄厚……这些现象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

因此,上师如意宝在《无常道歌》中说:“若能观想一切内外法,乃为指示寿命无常书。”假如以智慧观察内外诸法,就会发现无论是外境的春夏秋冬,还是身边的亲友住宅,都是指示寿命无常的善知识。

世间上的一切法,诚如上师如意宝所说,皆为指示无常的善知识。器世界、有情世界的种种显现,如果你能观,则统统是无常的比喻;如果你不能观,那书本里讲的窍诀再殊胜,有些人也会当成耳边风,对自相续不一定有利。所以,希望各位道友从周围的事物上,能深深体会到无常的甚深意义!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