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60 课——因果不虚之所断之不善业杀生(下)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19-12-23 16:19 ė109次浏览 60条评论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下面继续讲十不善业中的杀生。

平时我们逢年过节、宴请宾客,其实造的杀业也非常严重。但在《前行》中,此处只是以藏族女人为例,说明即使是女人,杀生也相当可怕。

我前面也讲过,藏地曾有酷爱吃肉的传统,这非常不好。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理、交通、气候等原因,当时蔬菜、粮食等食品欠缺,跟现在的状况完全不同。

如今,汉地的杀生非常严重,而且手段千奇百怪。

因此,在这个世间上,吃其它众生的行为非常不好。不过在改变这些恶行方面,佛教徒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希望今后对于戒杀放生、断肉茹素,大家更应该重视起来。

现在许多人可能觉得,自己没有真正杀生,就不会有这方面的过失。但实际上只是你忽略了而已,如果在生活中细致地观察,就会知道自己一生中有意无意造了许多杀业,剥夺了许多众生的宝贵生命。要知道,杀生是最可怕的罪业,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就是生命。

下面看看,儿童们又是怎样造杀业的呢?这些孩子游戏玩耍时,在看见或没看见当中,所杀的生命数也数不清,甚至在夏季手持牛鞭抽打大地时,打死的含生不计其数。

一般来讲,小学、中学的记忆,在人的一生中都不会忘。各位回顾一下就会发现,自己在小学、中学时的经历,到现在仍记忆犹新,而过后所发生的事,大多数都已淡忘了。正是基于这种特点,我们如今把国学与佛学结合起来,通过动画片、朗诵等方式,让孩子从小种下慈悲的种子。这样等他长大之后,即使没有财富、地位、名声,也会具有善心、菩提心,成为一个大乘种性的人,我认为这比什么都有意义。

对儿童来说,如果能得到慈悲的教育,前途必然很光明,否则,顺着恶习发展下去,可能一生就毁了。

有些孩子突然得怪病,怎么样都治不好,甚至落下残疾或因此死去,这都与他杀生的业力有关。作为父母,若想孩子将来成为社会栋梁,就要从小灌输良好的教育,不然,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真的不好说。

总之,现在很多人特别残忍,整天以杀生来过日子,简直和罗刹一样惨无人道。像大城市里有些人,可以说跟猎人、屠夫差不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日三餐吃很多动物,尤其是住在海边的,每顿饭都要杀无数生命,这样的话,跟偶尔才打到猎物的猎人相比,这种人甚至更为可怕。

由此可见,有时候人比魔鬼还可怕。魔鬼杀害众生,尚要观察时间、因缘,待机缘成熟时,通过散播瘟疫、制造自然灾害等,慢慢地达成所愿。而我们人类,想要杀生的话,当场就可以杀掉、吃掉,一进餐厅就会看到种种恐怖的情景。这种人没有任何悲悯之心,只想着自己的口腹之欲,所以在这方面,人的确比魔鬼还恶劣。

而且,造杀业的人,一旦具足了四种支分,必然会圆满感受杀生的报应。

那什么是四种支分呢?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一个猎人猎杀野兽,首先他亲眼见到一个獐子或鹿子时,认准了这是某某野兽,就是明确所杀的对象,即第一支分。

然后,对这个野兽,生起想杀它的动机,这是生起欲杀之意乐,即第二支分。

之后,猎人用火箭、枪等,击中它的要害,这称为加行采取行动,也就是第三支分。

紧接着断绝那个野兽的命根,使它身心的聚合瓦解,这叫做究竟绝断命根,即第四支分。

如果具足了这四种条件,也就圆满了杀害众生的罪业。

往昔藏地是有这种特别可恶的行为,牲畜还没有死,肉就一块块地切下来,开始煮着吃。但现在世界很多地方,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动物活着时所受的虐待,比死亡更可怕。

大家都知道,鹅肝酱是法国一种著名料理,它与鱼子酱、松露并称为“世界三大珍馐”。鹅肝酱的主要材料是鹅肝,据说这种鹅肝比普通鹅肝要大十倍,它是强行灌食的一种产物。人们为了得到肥大的肝脏,每天两到三次,用铁管将食物直接灌入鹅的食道,使大量过剩的脂肪在其肝脏积聚。灌食的过程中,鹅要承受极大的痛楚,但人们为了鹅肝,简直不择手段,根本不管这些。

肯德基的鸡腿也是如此。听说那些鸡身小、无毛,鸡腿被加入药物后一直膨胀、膨胀,在这期间,鸡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非常痛苦。如果吃了这种鸡腿,那些乱七八糟的药定会进入我们身体,现在之所以有那么多无法治疗的怪病,实际上也是人类自作自受。

如今人们口口声声宣扬“世界和平”,但看看这些动物的遭遇,就知道这个世界很难和平。为什么呢?因为和平的根本因是大悲心,没有它的话,要想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和谐共处,根本不现实。因此,大悲心对人类生存非常重要,它是众生安乐之源。《华严经》云:“慈悲甚弥广,安乐诸群生。”倘若我们的慈悲心极其广大深远,就会给所有众生带来快乐、幸福和安宁。否则,少了它的话,口头上说得再好听,也无法给自他带来今生与来世的美好。《大丈夫论》也说:“如是慈悲施,功德无穷尽,如此微妙施,安乐诸众生。”

因此,大家一定要发慈悲心,即使你无法守持其他戒律,但不杀众生、具慈悲心的戒条,作为大乘佛教徒也不能舍弃。《阿难请问经》中亦云:“不舍一法,即守持一切胜法。何为不舍一法?不舍一切众生是也。”如果我们境界再高一点,就应该经常修慈悲心。《大般涅槃经》说:“若能于众生,昼夜常修慈,因是得常乐,以不恼他故。”

刚才讲了圆满杀生支分的情况,那么,是不是只要没有具足这四种支分,就不会染上杀生的过患?并非如此。有些人生起杀害某一众生的想法,或者口里也说诸如此类的话,虽然杀生行动没有得逞,但已具足了知对境、生起意乐这两种支分。尽管没有圆满正行那样的罪业严重,但就如同镜中映现影像一样,罪业已经染污了自相续。

还有人认为,除非是自己亲手杀,若只是唆使别人杀生,并没有罪业,或者有罪业也微不足道。

要知道,就算是随喜杀生也有同样的罪业,更何况是唆使他人杀生了?

唆使他人杀生,按小乘戒律来讲,罪业跟亲自杀生一样。但在大乘菩萨律仪中,罪业比这更严重。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杀只是自己染上罪过而已,但让别人杀的话,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大乘主要是讲利他,因此,这个过失会更大。《决罪福经》云:“人心念善,即有善报;心中念恶,即有恶报……自在所作,自得其报。”可见,一切业皆以心来安立,言行倒在其次。如果怂恿别人杀生,纵然你没有亲自杀,但因为心中起了恶念,所以一定会感受恶报。

因此,大家必须要明白,凡是参与杀生的每个人,都将得到杀生的整个罪业,并不是这一罪业由许多人均分。《俱舍论》中也说:“军兵等为同一事,一切人均如作者。”

总而言之,杀生的罪业确实非常严重,我们一定要好好忏悔,并发愿在有生之年中,即使饿死,也绝不再故意杀生。听了这堂课的每一个人,希望都能发这样的誓言。如果有了这种决心,你以前所造的很多杀业就会逐渐得以清净!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