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67 课——因果不虚之十不善业之果增上果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20-2-10 11:02 ė108次浏览 60条评论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大圆满前行》这部论典,内容非常丰富,学起来也是非常大的工程。对我来讲,能圆满传授这部论典,是毕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对你们而言,最好也能听受圆满,前面的如果没有听全,希望通过光盘、法本来补上,后面部分只要你有信心、有决心,善始善终应该没有问题。只有这样,对终生修行才会创造一个很好的缘起。

同时,大家在听受的过程中,心必须要专注,最好是以欢喜心、恭敬心认真谛听。假如实在没有这样的心态,行为也一定要如理如法,否则,你听了再多法也没用。佛陀在经中曾言:“不恭敬者勿说法。”可见,听法完全是自由的,有恭敬心、欢喜心就可以听,但如果没有的话,则不应该给他讲法。

下面继续讲“十不善业之果”。前面讲完了异熟果、等流果,今天是讲增上果。

己三、增上果:

增上果,是指造业后成熟在外境上的报应。

当然,它的意思并不是说,自己所造的业会成熟在外境的地水火风上,而是指业力对外境所产生的作用。就拿监狱来讲,它可以说是犯法的这群人以罪业形成的环境,但并不是指他们犯法之后,罪业就成熟于外境的监狱上了,自相续不必承受任何果报。《增一阿含经》亦云:“由十恶之本,外物衰耗,何况内法?”由此可见,造了十种不善业后,外在的环境是会受到影响的。

此处所讲的增上果,主要是侧重于外境上的报应,亦即业力与外境产生一种相应关系。那么十不善业的增上果,分别是什么样的呢?

杀生:造杀业的人,会转生在环境不优美,或是深谷、悬崖、险地等威胁生命的地方。

不与取:造了不与取的恶业,则会生于庄稼常遭霜冻冰雹袭击、树木不结果实、饥荒时有发生的地方。

邪淫:邪淫的人所居之处,是臭气熏天的粪坑、污秽不堪的淤泥等令人恶心的地方。

妄语:口说妄语的话,会转生到财富动摇不定的环境中。就像有些人,今天在这里打工,明天在那里打工,整个生活很不稳定,没有丝毫保障性。而且他自己也没有安全感,心里经常慌慌张张,总遇到令人心惊肉跳的违缘。

离间语:造了离间语的恶业,会转生于悬崖陡壁、深渊狭谷等难以行走的地方。

恶语:口出恶语的人,会转生在乱石堆积、荆棘丛生等使人心神不宁的地方。

绮语:以绮语恶业所感,将来转生的地方,尽管辛勤务农,辛辛苦苦干了很久,可是到头来却颗粒不收,季节反复无常且动荡不安。

贪心:以贪心感得,将来的生处庄稼荒芜、地时恶劣的痛苦层出不穷。就像非洲有些地方,好多孩子连穿的衣服都没有,地里庄稼也不生长,种种疾病、战争此起彼伏。

害心:以害心所感,会转生到多灾多难的地方。像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我们通过不同的媒体和新闻也知道,那里要么出现饥荒,要么发动战争,这些天灾人祸并不是一两次,而是每年都不断地频频发生。

邪见:邪见特别严重的人,会转生于物资鲜少、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地方。

以上讲了十不善业的增上果。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果报,甚至有人听法时对法义不感兴趣,《大集经》[ 《大集经》:六十卷,北凉昙无谶等译。全称《大方等大集经》,乃大集部诸经之汇编,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系佛陀于成道后第十六年,集十方佛刹诸菩萨及天龙鬼神等,为彼宣说十六大悲、三十二业等甚深法藏;以大乘六波罗蜜法与诸法性空为主要内容,兼含密教说法及陀罗尼与梵天等诸天护法之事。除“空”之思想以外,尚富浓厚之密教色彩。]中说也是造十不善业所致,如云:“造十不善业,少福无供养,法味不纯厚,行法心亦薄。”意思是,造了十不善业的人没有福报,得不到任何供养。尤其是听闻佛法之后,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味道,在行持佛法的过程中,心的力量也极其薄弱。

所以,一个人的心态对外境会起很大作用。比如你行持十善,心情快乐,环境就会变得优美柔和;但假如你内心十分痛苦,那么即使身处天堂,也会觉得外境很丑陋,这就是一种增上果。

己四、士用果:

所谓的士用果,《小乘阿毗达磨》和《大乘阿毗达磨》中都讲了,“士”指士夫,“用”指功用,合在一起就是士夫使用工具造作的各类事情,如农夫耕耘而得庄稼,商人经营而获利润,工匠用技艺而成器物。同样,一个人杀生的话,身口意因缘聚合之后,断了众生的命根,成熟了一个果报,这就像陶师做陶器一样,需要一定的功用才能成就,故称为“士用果”。

不过,《前行》对此的解释略有不同。它不仅是指士夫以功用做这件事,而且还强调不管你造的是善业、恶业,如果没有进行中断,增长率会非常高。就如同把钱存在银行里,存的时间越长,利息越高一样,我们造了恶业之后,倘若没以忏悔来尽快对治,那么随着时间流逝,成熟的果报将与日俱增,痛苦会世世代代辗转蔓延。

这以上介绍完了十不善业。希望在座各位首先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然后对照自己进行观察,一个个与之划清界限。否则,一旦造了这些恶业,就像服毒后迟早会发作一样,苦果早晚都会成熟。

丁二、应行之善业:

总之,了知十不善业的过患后,我们要立下坚定的誓愿,认真受持严禁恶行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语、不贪、不害、不邪见,杜绝十种不善业。

一般来讲,受持十善戒,不需要在上师或亲教师面前。就拿不杀生而言,只要自己默默立誓“我从今以后永远不再杀生”便可以了,这就是善业。当然,如果你长期守持的能力没有,则可以发愿“我某时某地绝不杀生”,或者“我不杀老虎、恐龙、鲸鱼,我不杀国家总统、联合国秘书长……”等。以前有些上师在藏地开法会时,经常要求那些天天杀生的屠夫,发愿不杀雪山狮子、不杀恐龙,或者如果他没有出国的机会,就发愿不杀美国的众生,这样的话,如此发愿也是有功德的。

当然,倘若你自己因缘具足,能在上师、善知识,或佛像、佛经、佛塔等面前进行承诺,那它的功德更为显著。

退一步说,假如你实在不能永远断除杀业,那也可以发誓在一年或三年中不杀生,或者每年的一月[ 藏历一月为“神变月”,是佛陀降伏外道六师、大力显扬佛法的月份。众多佛教经论中都提到过神变月的殊胜功德,在此期间每做一件善事,其功德会增上十万倍。]、四月[ 藏历四月为“萨噶月”(吉祥月),其中四月初八是佛陀出生之日,四月十五是佛陀成道和涅槃之日。]、六月[ 藏历六月为“转法轮月”,其中六月初四是佛陀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之日。]、九月[ 藏历九月为“天降月”,其中九月二十二日是佛陀上天为母说法后重返娑婆世界之日。]不杀生,或者每个月的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五、二十九、三十不杀生。这些特殊日子,佛经和论典都说功德特别大,最好能行持善法,受八关斋戒等。或者,如果你不能常常如此,但立誓在一年、一个月、一日内不杀生,也会受益匪浅,具有许多的功德。

所以,在这个世间上,若用智慧去详细观察,就会发现不管在外境上还是自身上,都有无数的善恶果报在不断出现。然遗憾的是,现在不懂因果的人,对此根本不相信,总觉得这是偶然发生的。因此,大家懂得这个道理后,将其传授给别人特别重要。佛陀的教育,其实就是佛陀把所证悟的真理,传达给下面这些眷属。同样,我们作为后学者,也应在自己好好修行的同时,尽量把这种精神传给有缘众生。诚如《父子合集经》所言:“莫作非法,修行善行,亦劝他人,勤行众善。”这即是佛教的精神所在。

下面讲十善业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十善业,就是指实际行动中断除十种不善业,奉行对治恶业的善法。

三种身善业:

不杀生——断除杀生,爱护生命,放生吃素。

不偷盗——断不与取,慷慨布施。自己有财物的话,应尽量上供下施,同时不要去炫耀。有些人在供养时,把一千块钱全摊成纸牌一样,然后放在佛堂里或功德箱上,这样其实没有必要。

不邪淫——断除邪淫,守持戒律,身心清净。

四种语善业:

不妄语——断除妄语,说真实语。

不两舌——断离间语,化解怨恨,调解不和。

不恶语——断除恶语,说悦耳语、柔和语、调顺语。

不绮语——禁止乱七八糟的绮语,精进持咒念诵,多说对弘法利生和自己修行有关的话。

三种意善业:

无贪心——断除贪心,满怀舍心,知足少欲。

无害心——断绝害心,修饶益心、慈心、悲心、菩提心。

无邪见——弃离邪见,依止空性见、因果观、平等观等正见。

接下来讲十善业的四种果:

异熟果:转生在相应的三善趣中。

同行等流果:生生世世喜欢行善,并且善举蒸蒸日上。

感受等流果:断除杀生,长寿少病;不偷盗感得具足受用,无有盗敌;断除邪淫,夫妻美满,怨敌鲜少;断除妄语,受到众人称赞爱戴;断除离间语,受到眷属仆人的恭敬;断除恶语,恒常听闻悦耳语;断除绮语,语言有威力;断除贪心,如愿以偿;断除害心,远离损恼;断除邪见,相续生起善妙之见。

增上果:成熟在外境上,与前面十不善业的果报恰恰相反,具足圆满的功德。

士用果:所做的任何善业,都会突飞猛进地增长,福德接连不断地涌现。

综上所述,业因果的正见,我们每个人该修的要好好修,该观想的要好好观想。如果善恶因果的见解得以坚固,那你做什么事情、行持什么善法都很容易。相反,倘若这个见解动摇不定,就算得了再高的灌顶、再无上的窍诀,对你恐怕也不一定有长期的利益。所以,大家对取舍因果的理论和实际修持,务必要值得重视!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