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80 课——常啼菩萨依止法胜菩萨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20-5-11 11:21 ė95次浏览 60条评论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现在继续讲《前行》中的“依止上师”。

总结前文内容,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善巧观察上师,中间善巧依止上师,最后善巧修学上师的意行,这样的弟子无论如何必定会趋入正道。如《功德藏》中说:“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

我们依止上师,不能有疲厌心,一定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然后如理如法去行持,这才是学佛的因缘,也是成就的因缘。《华严经》云:“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是故于此,勿生疲厌。”

不过,假如你没有机会亲自依止上师,那通过光盘、法本来接受上师的教言,也会从中获得真正的法益。就像法王如意宝,从来也没见过麦彭仁波切,但因为从小就对他有信心、欢喜心,依靠麦彭仁波切的法本和自己虔诚祈祷,最终无欺得到了一切加持。后来,法王在每本著作前面,都会先顶礼麦彭仁波切。还有智悲光尊者,也没有亲见过无垢光尊者,但他看到尊者的法宝之后,对他生起了如佛陀般的信心,通过精勤祈祷、修持,感得无垢光尊者现身加持,最终自己也获得了开悟。所以,从古大德的传记中看,有些人尽管没有亲自在上师座下听法,但是依靠信心,也能得到不共的成就。

弟子要不惜生命依止上师、苦行求法,下面《前行》讲了三个典型的公案。这些文字通俗易懂,我只是从字面上给大家讲一下,不必引用什么教证、理证。

【公案】常啼菩萨依止法胜菩萨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应当体会怎么样依止上师。《华严经》云:“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诸善知识。”若能如此,便可获得一切智慧境界,诚如《父子合集经》所言:“若能亲近诸善知识,是人即得慧眼清净。”

常啼菩萨的求法经历,并不是杜撰出来的,而是真正发生过。当年无著菩萨修了六年后,因见不到弥勒菩萨,对自己很失望,打算放弃修行。他下山后在一家读了《般若经》,觉得自己苦行不够,差常啼菩萨实在太远,于是又回鸡足山继续闭关。

所以,你们有时间的话,最好也读读鸠摩罗什翻译的《小品般若经》,以及玄奘翻译的《大般若经》。这个故事读了以后,很多人都会对般若法门、对依止善知识生起欢喜心。当然,前世未与般若法门结过善缘、没有正见的人,可能对此半信半疑,甚至产生严重邪见。毕竟每个众生的根基都不相同,刚才讲法胜菩萨传法时也说了,有些人听后已经开悟了,而有些只是在读诵。所以,闻法受益的程度因人而异,同一个故事对不同人带来的利益,也截然不同。但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还是能或多或少得到点启发,对依止上师、精进求法有一种信心!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