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86 课——皈依之分类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20-6-22 17:04 ė124次浏览 60条评论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前面介绍了皈依三宝要具足信心,信心分为清净信、欲乐信、不退转的胜解信。今天开始讲“皈依之分类”:

丁二、皈依之分类:

◎ 皈依分小、中、大三种

具有如此信心的皈依,根据动机的不同也分为三种。

一、小士道皈依:畏惧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的痛苦,希求天界、人间的善趣安乐,为了得到快乐、避免痛苦而皈依三宝。

二、中士道皈依:通过闻思修行,认识到无论生在轮回的善趣、恶趣,都不离痛苦的本性,三界之中无有快乐,犹如不净室中没有妙香。为了摆脱轮回的一切痛苦、获得寂静涅槃的果位,而皈依三宝。

三、大士道皈依:见沉溺在无边轮回大苦海中的所有众生,遭受无法想象的深重苦难,故不能只想自己一人解脱,要将他们安置于无上佛果而皈依三宝——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皈依。

不过,在这三种发心中,最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皈依,不能只求下辈子的人天安乐,或者只想自己独自解脱。《华严经》亦云:“除灭一切诸心毒,思惟修习最上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有情界无量,利彼亦复然。”因为众生是无量无边的,故想利益他们而发心行持六度万行,福德也是无量无边的。为什么?因为所缘对境是无量的,故缘此只是发心的话,功德也是无量的。

总之,作为大乘佛教徒,无论在任何场合,利益众生都不能忘。这一点,这次修五十万加行,务必要贯彻始终。无论是哪一个修法,在最初时都要想到:“修它不是为了我获得解脱,是为了利益无边众生。”而千万不要认为“修加行是为了能听密法,不修完,就没有资格得到密法传承”,若是这样一个目的,那你的方向就搞错了!

丁三、皈依之方法:

◎ 皈依法的分类

一、共同乘皈依法:

以诚信佛为本师、法为道、僧众为修道助伴的方式来皈依。

这是显宗的皈依。就像一个人去印度的话,首先要找个有经验的向导,以前曾去过那里,或对各方面比较了解;然后需要有道路,要么是空中的航道,要么是地上的公路等;还需要有同伴,在路上可以彼此照顾。

同样,众生若想得到圆满正等觉的果位,首先要依止佛陀,佛陀相当于是向导,指引我们该怎么走,这个叫皈依佛;然后佛陀是依靠修法而得道,故他所宣讲的法,就是我们要行的道,所以要皈依法;在漫长的菩提道路中,没有可靠的助伴或道友,一个人可能会害怕,担心路上遇到种种违缘,没办法独自前往菩提之路,因此就要皈依僧众。

这是共同乘的皈依三宝。

二、不共同密乘[ 指密宗事部、行部。]皈依法:

通过三门供养上师、依止本尊、空行为助伴的方式而皈依。

皈依时要以三门供养上师,因为上师是一切加持的来源;依止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本尊,因为本尊是一切悉地的根本;要以空行为助伴,因为空行是一切事业的根本。上师、本尊、空行称为三根本,以此对境而作皈依,就是不共密乘的皈依。

三、殊胜方便之金刚藏[ 指玛哈约嘎、阿努约嘎。]皈依法:

依靠脉清净显现化身、风清净显现报身、明点清净显现法身的捷径来皈依。

《前行备忘录》中也讲了,处所的脉清净,为僧宝和化身;动摇的风清净,为法宝和报身;庄严的明点清净,为佛宝和法身。以这三者为皈依对境,就是金刚藏的皈依方法。

四、究竟无欺实相金刚乘[ 指无上大圆满心滴派。]皈依法:皈依境圣众相续中的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无二无别大智慧,我们为了使自己也能生起来,反复修持、决定,依靠这样的方式而皈依。

其中,本体空性即佛宝和法身,自性光明是法宝和报身;大悲周遍是僧宝和化身。莲花生大士在《空行心滴》中,也以不共的窍诀阐述过。

◎ 念诵的皈依偈

念皈依偈的时候,可以是龙钦心滴派的“真实三宝善逝三根本……[ 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本体自性大悲坛城中,直至菩提果间永皈依。]”,也可以是《开显解脱道》的“南葵内色那卡刚瓦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念。但不管是哪一个,最好能圆满十万遍。

◎ 明观皈依境

以上内容明确之后,接下来是明观皈依境,修持真实皈依。

观想的时候,如果你有能力,就一步一步全部观想;实在不行的话,就想:“我前面有一棵五枝菩提树,树上有三宝总集的莲花生大士,还有佛宝、法宝、僧宝。”这样简单地观想也可以。

具体来说,先将自己的住处观想成珍宝组成的清净刹土,美妙悦意,平坦光滑犹如镜面,无有凹凸不平的山岗、洼地。

然后在自己正前方,观想一棵具有五枝的如意树,枝繁叶茂、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极其圆满,蔓及各方,遍布东南西北整个虚空界,枝叶全部是由各种珍宝铃、璎珞装点。

中央的树枝:根本上师

观想本体为三世诸佛总集的根本上师,形象是莲花生大士。

上方的树枝:传承上师

观想莲师的头顶上,诸位传承上师以重楼式安坐。

前方的树枝:三世诸佛

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周围,由贤劫1002尊佛等十方三世诸佛所围绕。

右方的树枝:大乘僧众

以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音菩萨这三位怙主为首的八大随行佛子[ 八大随行佛子: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普贤菩萨、除盖障菩萨、虚空藏菩萨。],由大乘圣者僧众围绕。

左方的树枝:小乘僧众

舍利子、目犍连声闻二圣,由声闻缘觉圣者僧众围绕,身色洁白,身著三法衣,手持锡杖与钵盂,双足站立。

以上左右两方的树枝代表僧宝,即是皈依中的皈依僧。

后方的树枝:法宝经函

法宝经函层层叠叠,金光闪闪的格架中央最上方,陈列着640万颂大圆满续部。所有函头的标签[ 函头标签:藏式书函左端的书名浮签,一般多用绸子制成。]都对向自己,经函光芒四射,自然发出“阿勒、嘎勒[ 阿勒、嘎勒:嗡 阿阿 额额 呜呜 热热 勒勒 唉唉 哦哦 昂阿 嘎喀嘎嘎阿 匝擦匝匝酿 札叉札札纳 达塔达达纳 巴帕巴巴玛 雅绕拉哇 夏喀萨哈恰。此为梵文元音字母组和辅音字母组,这五十个字母非常有加持。]”的自声。

树枝的空隙:男女护法

这些树枝的所有空隙中间,有智慧护法神、业成护法神。

◎ 具体观修方法

念皈依偈的时候,皈依的对境就是这些,但心里应该怎么想,才是最关键的。首先,你要皈依的话,就应把身体、寿命等一切,全部托付给佛陀等三宝。若能如此,《经律异相》中说:“诸有归命佛,不趣三恶道,受福天人间,后逮涅槃界。”

其次,要明确皈依的目的,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不是为了求身体健康,或是为了可以听密法,看别人念完了自己还没有,就拼命念求个数量。所以,你们这次修十万皈依,应该反反复复地想:“我皈依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

把今生的父亲观想在右侧,母亲观想在左侧,前面是以憎恨自己的敌人、加害自己的魔障为首的三界众生,他们就像大地上规模盛大聚会的人们一样,聚集在一起。

然后,你和这些人一起面向皈依境,双手合掌,三门毕恭毕敬——身恭敬顶礼膜拜,语恭敬念诵皈依偈,意恭敬心里默念。

“从现在起,我无论是上升还是下堕、是苦是乐、是好是坏、是病是痛,除了上师三宝您以外,我没有其他依靠、救护、怙主、友军、希求处与皈依处。”

除了三宝以外,再没有其他的救护处、皈依处。接着还要默念:“从即日起,直到获得菩提果之前,我全心全意、诚心诚意将自己托付于您。成办任何事情,既不向父亲询问,也不与母亲商量,又不自作主张,完全依赖于上师三宝您。一切奉献给您,精勤修持您,除您之外,我无有其他皈依处、指望处。”

下面以至真至诚的猛烈心,念诵皈依偈:

真 实 三 宝 善 逝 三 根 本

风 脉 明 点 自 性 菩 提 心

本 体 自 性 大 悲 坛 城 中

直 至 菩 提 果 间 永 皈 依

念这个十万遍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念《开显解脱道》里的皈依偈:“南葵内色南夸刚瓦耶,喇嘛耶丹宽竹措南当,桑吉秋当帕波给登拉,达当桌折给贝嘉森切。”这个可能很多人比较熟悉,两个都可以,没有很大差别。

总而言之,一定要把十万遍完成,这是我们宁玛巴传承上师始终强调的,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传承上师也特别重视。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