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讲记》摘要第4课——开示造者殊胜
丙二、菩提道次引导分四: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 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 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
《广论》遵循印度戒香寺传讲方式,故此处“道次第引导”分四方面传讲:
一、为显示法的根源清净,开示造论者功德殊胜。
二、为让学人对教授生起恭敬、尊重之心,开示本法殊胜;开示造者及法的殊胜,听者会生起信心,愿意听受此法。
三、交待如何讲闻具有二种殊胜的正法,“二种殊胜”指造者殊胜、法殊胜。
四、以上三步是最初关键,能如法做好就有良好的开端,由此可以正式传讲,讲闻双方都能成就利益,所以,第四宣说如何以教授引导学人的次第。
丁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分二:一、总说 二、分说造者殊胜
戊一、总说
【今初。总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现观庄严所有教授。别则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
一般来说,这部道次第的教授,即是至尊弥勒菩萨所造《现观庄严论》中的所有教授,特别而言,道次第之教典为《菩提道炬论》。
【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彼复即是大阿阇黎胜然灯智,别讳共称胜阿底峡。】
因此,《道炬论》的造者,即是此处“显示造者殊胜”中的造者,也就是大阿阇黎胜燃灯智,特别共尊为殊胜阿底峡。
戊二、分说造者殊胜分四:一、圆满种中受生事理 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 三、得已于教所作事业 四、结文
己一、圆满种中受生事理
【今初。】
首先解释第一受生殊胜。
【如拏错大译师所造八十赞云:“东萨贺胜境,其间有大城,谓次第聚落,其中有王都,名为有金幢。其宫极广博,受用位饶盛,等支那国王。”】
拏错大译师是阿底峡尊者的弟子,在其撰造的《八十赞》中如此描述尊者受生的情形:
在印度东方的殊胜国境中,有一座名为“次第聚落”的大城市,城中有座王宫,因宫中有无量金幢为严饰,故名“金幢宫”。王宫极其高广,城市的受用极其富饶圆满,国势十分强盛,堪与汉地国王相比。
【“其国王善胜,妃名吉祥光,父母有三子,名莲藏月藏,并其吉祥藏。太子莲花藏,有五妃九子,长子福吉祥,现时大善巧,称为陀那喜。幼子吉祥藏,比丘精进月,次子月藏者,即现至尊师。”】
国王名善胜,王妃名吉祥光,他们有三个孩子,分别叫莲花藏、月藏、吉祥藏。太子莲花藏娶了五位王妃,共育九子,长子叫福吉祥,是当时的一位大智者,称为陀那喜。善胜王的小儿吉祥藏,即比丘精进月,他善巧密法,获得生起次第三摩地,能化现坛城,传法灌顶;次子月藏王子,即现今的至尊上师阿底峡。
己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分二:一、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 二、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
尊者成就的殊胜功德分教、证两方面讲。
庚一、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分三:一、通达共同明之功德 二、修学密宗之情况 三、出家修学内明
辛一、通达共同明之功德
【今初。如赞云:“二十一岁中,善巧六十四,技术及一切,工处善构言,及一切诸量。”谓于二十一岁以内,学习内外四共明处,声明、因明、工巧业明及医方明,善巧究竟。】
如《八十赞》所说:“尊者从三岁至二十一岁之间,善巧六十四种世间技艺和一切工巧明,也善巧声明与因明。”因此,二十一岁前,尊者学习了内外道共同的四种明处,无不彻底通达。不仅大五明中的共同四明,连世间小五明也都通达无碍。
【特如大卓龙巴云:“十五岁时,仅闻一次正理滴论,与一黠慧戏论外道兴辩,令彼堕伏,美誉遍扬。”】
特别如大卓龙巴所说,十五岁时,尊者仅听过一次《正理滴论》,当时与一位聪明戏论外道展开辩论,结果胜伏对方,美名四处传扬。
辛二、修学密宗之情况
【于其黑山道场,瑜伽自在,亲见欢喜金刚尊身,获得金刚空行佛母授记之尊重,罗睺罗密多前,具足请受一切灌顶,立密讳为智密金刚。】
在黑山道场有一位名叫罗睺罗密多的上师,是瑜伽自在的尊者,亲见欢喜金刚本尊,并获金刚空行母的授记。尊者在他座前请受一切灌顶。
经十三日,上师昼夜不断为他降下教诫法雨,并为他取密号为智密金刚。
【二十九岁以内,于多获得成就师前,习金刚乘教典教授,善巧无余。于诸密咒唯我善巧,作是念已,诸空行母于其梦中,陈示众多昔所未见密咒经函,摧其慢意。】
二十一岁至二十九岁期间,尊者在多位获得成就的上师座前,修学金刚乘的教典教授,所学均达彻底善巧。这些密宗上师有哲达日、菩提妙、阿哇得得哇等。
一日夜晚,尊者梦中在班智达自在称上师座前,听受了密续十万零四百五十一颂,听后心想:“密宗方面,唯有我最通达了。”当时诸空行母在梦境中向他显示众多他前所未见的密宗经函,由此摧伏了他的傲慢。
辛三、出家修学内明
下面一段是上师、本尊劝请尊者出家的传记。
【此后尊重及诸本尊,若寤若梦,随其所应,劝云若出家者,则于圣教及诸众生,起大饶益。依是劝已,如《赞》中云:“共称汝亲教,为加行道者。”随请大众部持律上座,得加行道一分真实三摩地〔8〕者,厥号戒铠为亲教师,而正出家,其讳又名胜然灯智。】
此后,上师阿哇得得哇及诸本尊——黑日嘎、度母和释迦佛等,或在醒时,或于梦中,劝请尊者说:“你若出家,对佛教和众生能起大利益。”依于这种劝请,正如《八十赞》中所说“你的亲教师公认为加行道的菩萨”,尊者当时祈请大众部一位获得加行道一分真实三摩地、名为“戒铠”的持律上座,作为亲教师,正式出家,法名为“燃灯智”。该年,尊者二十九岁。
以下讲述尊者出家后学习内明的情况。
【此后乃至三十一岁,习学相乘内明上下诸藏,特于能飞聚落法铠师前,十二年中听受大毗婆沙,极善根本四部教典,虽诸异部作受食等诸微细分,互取舍处,遍知无杂。】
二十九岁以后至三十一岁之间,尊者学习法相乘内明的上下诸部,尤其在能飞聚落的法铠上师前,十二年中听受《大毗婆娑论》,对于根本四部——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正量部的教典,极为善巧,即使诸部作受食等的各种细微取舍之处,也都能不杂乱地一一了知。
以下总结尊者教功德的成就。
【由是度越自他诸部宗海彼岸,故是无倒解了一切教正法中枢要处者。】
由此,尊者度越了自他诸部宗义大海的彼岸,故对一切教正法中的关要,没有丝毫颠倒地完全通达。
庚二、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分三:一、戒学之成就 二、定学之成就 三、慧学之成就
辛一、戒学之成就
【获得证德事理者。总佛一切教法圣教,三藏宝摄,故证圣教亦须摄入三学宝中。其中戒学,至言及释数数赞为定慧学等,一切功德之所依处。故须先具戒学增上诸证功德。】
总的来说,佛的一切教法可以归摄在经律论三藏宝之中,经藏诠定学,律藏诠戒学,论藏诠慧学,三藏所诠即戒定慧三学。因此,证圣教必须摄入三学之中,其中以戒学为基础,在佛经的至言及解释佛经密义的论典之中,数数赞叹戒学为定慧二学等一切功德的依处。
【其中分三。】
戒学证功德中,分为成就别解脱律仪、成就菩萨律仪及成就金刚乘律仪。
【成就最胜别解脱律仪事理者。如赞中云:“尊入声闻乘门已,护戒如牦牛爱尾,具妙梵行胜比丘,持律上座我敬礼。”】
尊者成就殊胜别解脱律仪的事理,如《八十赞》所说:“尊者自从进入了声闻乘别解脱律仪之门后,护持净戒如牦牛爱尾,在具足梵行的殊胜比丘持律上座前,我恭敬敬礼。”
对这一颂的意义,宗大师解释:
谓其正受圆满比丘诸律仪已,如爱尾牛,若尾一缕挂著于树,虽见猎士将离其命,宁舍其命护尾不断。如是虽于一轻学处,尚宁舍命防护不犯,况其所受重大学处,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成就菩萨律仪者。如赞中云:“尊入度彼岸门已,增上意乐善清净,觉心不舍诸众生,具慧大悲我敬礼。”】
成就菩萨律仪的功德,如《八十赞》所说:“尊者自从进入大乘波罗蜜多之门后,具有清净的增上意乐,以菩提心不舍弃一切众生,在具慧的大悲尊者足前,我恭敬致礼。”
【总具修习慈悲为本,菩提之心众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师,多时修习,至尊慈氏及妙音尊,传授无著及寂静天,最胜教授。】
尊者总的有修习众多慈悲为本的菩提心教授,特别依止金洲大师长期修习二种最殊胜教授:由弥勒菩萨授予无著菩萨的教授,由文殊菩萨授予寂天菩萨的教授。
【如赞中云:“能舍自利以利他,为胜是即我师尊。”谓心发起,爱他胜自菩提之心,以此愿心所引行心,受学菩萨广大妙行,学受随行所有学处,行贤妙故,能不违越诸胜者子所有制限。】
如《八十赞》所说:“能舍弃自己的利益,以利他为主,这即是我的师尊。”尊者的心中生起了爱他胜己的菩提心,并且以愿菩提心引发的行菩提心,受学广大的菩萨行,修学、受持、随行所有六度四摄的学处。由于行持善妙,能不违越佛子的所有制限。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