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休息广释》摘要第4课——观察能依所依之自性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22-12-3 10:42 ė91次浏览 60条评论

现在讲到了人身难得,(除回向部分以外)前面有三个大科判:一、总说暇满难得;二、认识暇满之自性;三、明确观察能依所依之自性。

第一个科判已经讲完了,第二个科判认识暇满之自性分为总说和别说,在别说中,又分为六个科判,现在讲的是最后一个:六、于业地修法具大义。意思是说,我们现在转生到南赡部洲的话,不管造善业还是恶业,都很快会成熟,所以叫业力之地,也叫做业地。

丙六、于业地修法具大义 :

何者转生为人时,倘若不勤修善法,

则无比其智劣者,如自宝洲空手返,

无义虚度暇满身,故当恒修寂灭法。

“何者转生为人时,倘若不勤修善法,则无比其智劣者,”意为不管是什么众生转为人身,获得暇满时,如果没有利用人身精勤修持善法,没有精勤地闻思修行,那再没有比其更愚痴的了,太可惜了!

“如自宝洲空手返,”这里讲了一个比喻:就像一个人有机会去遍布金银财宝的宝洲,但是没有拿任何珍宝,双手空空而回,人们都会讥笑他太没有头脑了——明明好不容易到了宝洲,却连一个珍宝都没有带回来,太愚痴了!

“无义虚度暇满身,”同样的道理,如果得到了人身,却没有精勤修持善法,完全可以说是虚度人生。

“故当恒修寂灭法。”所以全知无垢光尊者要求我们,一定要恒常修行寂灭法,不是只修两三天就行了。

•  真正的幸福

可能有些人不承认这些道理,认为修不修法无所谓,反正后世也不存在。其实,他们这样说是因为被愚痴的乌云蒙蔽了自己的慧日,取舍的智慧光芒始终显现不出来。我们现在遇到佛法,应该抓住机遇。不说来世的快乐,就是即生当中,佛法也能带来无比的利益。我出去的时候,很多人经常讲:“您要讲怎样获得人生幸福的课。”其实真正明白佛法道理,就是人生的幸福。

甲三(明确观察能依所依之自性)分六:一、法之根本为心;二、应当日夜精勤修法;三、宣说功德令生欢喜;四、成办超人善妙之理;五、暇满为诸乘之所依;六、观修难得之方法。

乙一、法之根本为心:

诸法依赖于自心,心依暇满即缘起,

种种因缘聚合时,当调自心诸法根。

轮涅一切万法的根本依赖于心,心依赖于暇满人身,故暇满人身是修法的缘起。当心和暇满人身的因缘具足时,要想尽一切办法调伏自己的内心,因为心是一切诸法的根本。

•  最重要的事——调伏自心

我去年讲的《六祖坛经》中也说,外在的一切,不管是修行还是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重要,最关键的就是认识、通达、调伏自己的心,这是一切的根本。

因此无论在修行中还是生活中,无论什么身份,调伏自己的心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调伏自心,那做任何事情都徒劳无益。寂天论师也讲“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

作为一个修行人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心,这叫做“正知正念”。

《入行论》中讲过“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调伏了这颗心,一切都已经被驯服和调伏了。

第二个问题是说,应该日日夜夜精进修行。

乙二、应当日夜精勤修法:

死亡恐怖生无边,贫穷痛苦如雨下,

皆从虚度暇满生,故增上生定胜法,

由思暇满难得生,昼夜喜悦速勤修。

“死亡恐怖生无边,”我们在漫长的轮回中不断地生死流转。

“贫穷痛苦如雨下, ”轮回中也总是有匮乏的痛苦,有些是物质贫穷的痛苦,有些是精神贫穷的痛苦,就像夏天的降雨一样让人难以招架——我们学院一下大雨,很多人躲也躲不及。

世间像雨水一般繁多的痛苦, “皆从虚度暇满生”。

“故增上生定胜法,由思暇满难得生,昼夜喜悦速勤修。”这么多痛苦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以前得到人身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积累福报、行持善法。而暂时人天善趣的增上生和究竟涅槃的决定胜,全是通过思维暇满人身而获得的。我们懂得这样的因果关系之后,一定要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以欢喜的心态赶快修行!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宣说难得人身的功德。刚才说我们要用欢喜心来对待闻思修行,那怎么生起欢喜心呢?下面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说明这一点。

乙三、宣说功德令生欢喜:

面见导师具实义,闻修正法亦具义,

今生具义来世果,皆自暇满人身生,

故当数数生欢喜。

我们的暇满人身,比天人等其他身份更有意义。比如我们以人身见到佛陀,或者代表佛陀的善知识、导师们,是非常有意义的。即生闻到佛法、具有修法的机会,也是今生有意义、来世有殊胜果报的事。这些机会是从哪来的呢?由同类因而获得,就是我们前世获得过人身,而且当时供养过诸佛菩萨,积累过善法资粮。所以每当想到这些,应该情不自禁地数数生起强烈的欢喜心。

乙四、成办超人善妙之理:

天等世间众生主,声缘佛子中怙主,

获得无死甘露位,亦从胜宝人身生,

故赞暇满胜天身,已获人身当生喜。

“天等世间众生主,声缘佛子中怙主,获得无死甘露位,亦从胜宝人身生,”天界、人间、阿修罗道等所有众生的尊主,获得解脱的声闻缘觉和佛子的怙主,就是断证功德最圆满的佛陀。他已经获得了无死甘露果位,圆满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这样的果位也是由暇满人身而来的。

“故赞暇满胜天身,已获人身当生喜。”因此诸佛菩萨、高僧大德都赞叹暇满难得的人身胜过天身。

下面讲,暇满难得是诸乘的所依,即大乘、小乘都是依靠人身而成就的。

乙五、暇满为诸乘之所依:

人天之中人易得,无念见谛智慧地,

获得人身易成就,深藏金刚乘道果,

故说殊胜暇满身,乃为诸乘法所依。

“人天之中人易得,无念见谛智慧地,”六道众生中,地狱、饿鬼、旁生根本没办法成就任何果位,因为地狱有寒热之苦,饿鬼、旁生的痛苦也非常强烈。而人天当中,人的身份最容易得到无念见谛或智慧地。无念见谛即智慧地,是指获得了一地菩萨或者小乘的见道果位。见道时,在无有任何分别念的情况下,能照见苦集灭道的真谛,所以叫无念见谛或智慧地。

“获得人身易成就,深藏金刚乘道果,故说殊胜暇满身,乃为诸乘法所依。”第二点,获得人身容易成就深藏金刚乘(即密乘)的果位。

乙六、观修难得之方法:

犹如穷人获胜宝,怀疑畏恐是梦境,

应当欣喜思暇满,成就现后利乐法。

“犹如穷人获胜宝,怀疑畏恐是梦境,”观修的时候,坐在舒适的坐垫上,前面念皈依、发心,就像《三处三善引导文》里面所讲的一样。然后慢慢地想:“我获得了人身真的特别不容易,应该像一个穷人获得了如意宝,或者买彩票中奖一夜暴富一样欢喜无比。同样,我获得了这样的人身,真的是极为珍贵。进而不免生起怀疑,我这个人身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在做梦啊?如果只是在做梦,特别害怕马上梦醒了。”

“应当欣喜思暇满,成就现后利乐法。”应当以欢喜心经常思维人身难得,还要想到今生如何以修行来饶益众生,来世如何让自己和无数众生获得快乐,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甲四、回向本品善根:

以此妙音甘露语,愿息众生之散乱,

赴往林中断烦恼,疲劳心性今休息。

“以此妙音甘露语,愿息众生之散乱,赴往林中断烦恼,”最后无垢光尊者的结语是这样的:以上暇满难得中所讲的,息灭一切痛苦的妙音甘露语——无垢光尊者把自己的语言比喻成妙音、甘露语——愿息灭所有众生日日夜夜虚度人生的散乱心态,愿所有烦恼、痛苦、散乱的人都有机会前往寂静森林,断除这些痛苦和烦恼。

“疲劳心性今休息。”无垢光尊者特别有加持力的、真实不虚的甘露妙语,能息灭今天所有听闻者相续中的烦恼和痛苦。每个人都可以到自己的森林——心灵空间里去修行,慢慢令无始以来疲劳的心得以休息。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