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讲记》摘要第197课——为共同之利而回向

作者:大树 分类: 入行专区 发布于:2022-12-13 9:24 ė227次浏览 60条评论

《回向品》中讲了很多可怜的善趣众生,我们一定要将善根回向给他们。今天还有一个颂词:

愿世诸妇女,悉成男子汉,

寒门晋显贵,慢者转谦逊!

愿世上所有的妇女都变成伟健的男子汉,所有卑下之人晋升为达官显贵,傲气十足者变得温顺谦虚。

“寒门”指种姓低劣的贫寒者或行为不如法之人,如妓女、屠夫、猎人等等。但愿依靠诸佛菩萨的威力和大乘佛子回向的善根力,让他们很快时间中获得地位、财富、名声等荣华富贵。

还有许多傲慢者,自己没有任何功德,即使有一点,也成了增上慢。愿这些傲慢者不要有如是大的烦恼,即使再有超胜的功德,也应谦虚谨慎、随顺众人。

庚三(为共同之利而回向)分二:一、回向成为利益之因;二、回向成为安乐之因。

辛一、回向成为利益之因:

愿诸有情众,因吾诸福德,

悉断一切恶,常乐福善行!

这个偈颂是说功德回向众生,成为总利益之因。我们这次讲授、听闻《入行论》,以及很多人对此善举随喜、赞叹、生欢喜心,毫无疑问绝对有功德。每天讲课、听法、辅导,哪怕只是一个颂词,其功德也不可思议,通过比量能完全推得出来。再加上寂天论师造论的三世善根,我们将这些如海般的功德回向无量众生,愿他们生生世世断除杀生、偷盗、邪淫等十不善业,杜绝违犯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等佛制戒的恶行,转生地狱、饿鬼、旁生及善趣中的盲人、喑哑、乞丐、低劣种姓者等苦果也全部消失。同时愿他们行持不杀生、不偷盗等十善业,清净三种戒律,行持无上佛果之因的一切善法,以此原因,暂时获得人天快乐,究竟利益众生,成就三种解脱。这种回向也非常重要。

愿不舍觉心,委身菩提行,

诸佛恒摄受,断尽诸魔业!

尤其是愿众生不离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行为上尽心尽力地行持六度万行,同时愿他们蒙受诸佛菩萨、善知识的垂念加持,遣除修行中的一切违缘魔业。

但如果你比较精进,魔障就会层出不穷。不过,对特别精进、智慧高的人,魔众也会知难而退。《般若摄颂》中说:有四种非常精进的人,魔众不会找他麻烦。哪四种人呢?一、利益众生不舍菩提心之人;二、安住于空性境界之人;三、誓言非常坚定之人;四、蒙受诸佛菩萨加持之人,这四种人不容易被魔业束缚。

其实,魔业的形式比较多。《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中说,喜欢小乘、不喜大乘,是一种魔业;对密宗生不起信心、对大乘六度万行生不起信心,是一种魔业;不护菩提心,也是一种魔业。《华严经》还讲了十种魔业,其中忘失菩提心就是魔业。因此,我们修学大乘的过程中,身体生病、做噩梦不算是魔业,最大的魔业就是对菩提心没有兴趣、退失信心,不愿意利益众生,这是魔王波旬最高兴的事情。《现观庄严论》中所阐述的魔业,实际上也是围绕菩提心而讲的。

辛二(回向成为安乐之因)分二:一、回向实现意愿;二、愿离不幸。

壬一、回向实现意愿:

愿诸有情众,万寿永无疆,

安乐度时日,不闻死殁名!

愿一切有情都万寿无疆、长命百岁,恒时安乐度日,不要有痛苦,甚至连死亡的名称也听不到。

菩萨所有的发愿,其精义就是不舍菩提心,永远利益众生。《楞严经》中说:“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

愿于诸方所,遍长如意林,

充满佛佛子,所宣妙法音!

祈愿东南西北、四方四隅的一切方所,遍布极乐世界或三十三天那样的如意树,众生需要什么快乐,均可从如意树上直接降下。而且在如意树林中,到处充满如来与诸大佛子演说妙法的悦耳之音。

如《普贤行愿品》所说:“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普愿十方地,无砾无荆棘,

平坦如舒掌,光滑似琉璃!

普愿十方世界的大地,不要像娑婆世界这样凹凸不平,遍满土石草木及不清净的东西,而应变成像极乐国土、琉璃世界那样,没有沙砾、土石、荆棘,处处平坦如掌,光滑得好似琉璃。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云:“彼佛国土清净严饰,宽广平正,无有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等山。”

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吾等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摄持的,很多人都不愿摄持如此污秽的世界,但释迦佛因地时却发下五百大愿,说将来成佛时所摄受的众生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刹土又是如何,如今他已经成佛了,所有的愿也都圆满实现。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