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3课断常执品修无常重要性

作者:大树 分类: 中观专区 发布于:2023-5-18 8:14 ė137次浏览 60条评论

《中观四百论》 是修行的宝典,修行需要通过随念正见,来护持心相续,因此要数数地随念法义,数数地结合实际环境串习法义。这是学好《中观四百论》的关键。其中随念和串习第一品破除常执的方便,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修行的起点,是学好后后修法的根本基础。而在第一品中,这第一个偈颂又最为关键,是修学无常法门的核心,大家要深入领会,数数串习。

甲操杰大师在《四百论释——善说心要论》中也说:“对于修行圣道发起精进的根本障碍,就是这个对于死认为不死的颠倒之心,因此应当数数思维而念死无常后,修行圣道发起精进,因为串习念死无常,则容易深入而通达有漏皆苦等后后的法义。”这是有实修实证的前辈高僧大德从智慧中流露出来的教言。

佛在《涅槃经》中说:“一切足迹当中,大象的足迹最殊胜。一切想当中,无常想最殊胜。”按照博多瓦尊者的开示,念死无常的殊胜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

一、最初体现在易于对三宝生起信心

许多人没想到学佛修行,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无常观,认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花,有许多世间目标要追求。这种对世间的耽著,是阻挡众生走入佛门修行的最大障碍。

大家学习四个共同外加行的时候,最后都要落到闻思修行上去。比如学暇满人身,知道了只有学修佛法,才能摄取暇满人身的实义;学寿命无常,不是仅仅知道受死主主宰,还要知道只有佛法才能挽救自己摆脱死主的控制;学轮回过患,也是要知道只有学修佛法,才能解脱众苦;学业果不虚,就要按照佛法中教导的因果规律来断恶修善。

二、其次体现在能促进精进修行善法

如果正确认识到了死主的威力和威胁,这个人心里就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会食不甘味、夜不成寐。他会时不时地想到,死主正在某个角落,一直用它冰冷无情的眼神注视着自己,手里举着那把断命根的剑,它什么时候下手,自己完全不得而知。醒来的时候,也好像死主就在旁边盯着自己,就像怕鬼的人害怕鬼在身边一样。

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只要没有生起今天会死的正念,那么学佛就不会是他第一要紧的事,他会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去首先处理。世间法变成了他的正事,闻思修行等十法行反而被靠了边,变成业余的事情了。这样他这一天的修行就不可能是精进的,他会产生出很多懈怠和散乱,他也知道这些懈怠和散乱对他来说不好,但是又很难对治掉。因此他就利用不到暇满人身的巨大价值。

在座的各位道友,你有没有生起了无常正见?有没有特别想闻思修的意乐?有没有今天会死的紧迫感,如果还没有的话,临终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追悔莫及?这样的问题,大家每天都要拿来提醒自己。

三、最后体现在能有助于生起胜观智慧

修习死无常的作用,就是看破和放下今世,这样能够护持清净戒律,则就容易成就禅定,成就了禅定,就能有助于生起胜观的智慧。

对于无常的修法,大家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我等大师一切智智的佛在宣说第二转无相法轮和第三转善加辨别抉择如来藏光明的法轮之前,先说了四谛。那么在说四谛的最初,佛首先说的是苦谛;在说苦谛的最初,佛首先说的是无常。所以这个无常是进入圣道的最初关口,也是最关键的关口。大家要深深体会到这是极大的善巧,是极为紧要的地方。

《四百论》的这第一个偈颂,是能轻松遣除修行障碍的最好方便。大家把无常修起来后,后后的修行都能顺顺利利地修上去,能真实地成就佛道。而且作为第一品的纲要,这是修学无常法门要获得的最根本的一个认识,非常重要,所以从不同角度,稍微作了广说。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