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4课断常执品生际必死

作者:大树 分类: 中观专区 发布于:2023-5-21 14:48 ė176次浏览 60条评论

丁二、广说彼如何修习轨理分四:一、思维生际必死规则而修习无常;二、思维高际必堕规则而修习无常;三、思维聚际必散规则而修习无常;四、思维合际必分规则而修习无常。

戊一、思维生际必死规则而修习无常分二:一、正说其义;二、广说彼之理。

己一、正说其义

“正说其义”里的内容,是修行无常四际里生际必死的主要方便。“广说彼之理”,则是引导大家深入认识生际必死的具体方便。“正说其义”是略说,在略说了重点之后,凡夫内心深处还存在着很多疑惑和不合理的颠倒执著,菩萨们慈悲,再进一步进行广说,来帮助凡夫将这些疑惑和执著彻底地断除。

设问:虽然三界中所有众生,都受着死主的主宰,但是死主只在命终的时候才到来,因此,在这之前,众生只要还存活着,就不必畏惧死主。

对此圣天菩萨回答说:

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性,

现见是为死,非是为存活。

【难词释义】

随:是被控制、被驱使。他:是指老、病、衰等在存活中出现的现象。行:行走,指在存活中一天天过日子。随他行:是指存活是被老、病、衰等驱使而行。本性:这里不是胜义本性,而是名言本性。现见:可以明显地见到,现见的内容,包括第三句和第四句。

【颂文直解】

众生是为了死,才先有生的。在中间活着的时候,众生又被老、病、衰等驱使着,根本没有自在可言,且最终都被老、病、衰等交付到了死主面前。这就是所谓名言中存活着的本性。以此观察,可以现见到所谓的生,仅仅是为了死而已,而根本不是为了存活。

这个偈颂的第一句是所立,后三句是能立。其中出现的三个“为”字,以及“随他行本性”、“现见”,是理解本颂的关键之处。

三个“为”字并不是重复,他们是必须有的,没有的话,关键的问题就没有办法抉择。“随他行本性” 他的本性就是这样的,如是本性,要如是现见,“现见”是让我们见到的,是本性上随他行,是不可靠的,是无常的。如果我们没有现见,就是处于被邪见迷惑的状态,尤其不高度重视无常观的修行人,就会处于放逸懒惰懈怠中,或者是处于常有执著为主的种种不好的颠倒妄想中。如果真正如理思维抉择就会如理现见,确实是为了死,而不是为了生。所谓的“生”的真实本性,就是这样的。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