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8课断常执品合际必分

作者:大树 分类: 中观专区 发布于:2023-6-5 7:49 ė123次浏览 60条评论

戊四、思惟合际必分法则而修无常分三:一、由分离无常法则断忧之方便;二、由集聚无常法则断贪之方便;三、教诫如是断贪而依静处。

己一、由分离无常法则断忧之方便

设问:虽然如是,但是自己的子女没有打招呼,就突然到后世去了,因此,为他悲哀是应理。

圣天菩萨回答说:

若时未请求,自来为子女,

彼不问自去,非是不应理。

【难词释义】

(偈颂中的这个)时:(是说)过去的某个时候,指入胎之时。

【颂文直解】

某个有情,在某个时候,我并没有请求他,而他自己主动来做了子女,既然他最初并不是我请求来的,那么他最终不辞而别,就去往后世,也并没有什么不应理的。

下面这个偈颂,提婆菩萨告诉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子女也并不是不辞而别的,还是有表示的。

唯由愚痴故,不知子行相,

此欲他去相,已用老衰表。

【颂文直解】

子女已经以无言的形相表示了即将要去往后世,但是纯粹是因为你自己过于愚痴的缘故,才对此不知道而已。他要去往后世的种种的相,要知道早已在一刹那一刹那连结而形成的衰老样子中表现出来了。

设问:即使子女的衰老已经表明他们要死去,但是父母因为对子女过于贪爱的缘故,还是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巨大悲痛。这是很多凡夫父母的观点。

答:

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

世间向下行,故难生天趣。

【难词释义】

世间:世间分为器世间和有情世间,这里是指有情世间,也就是世间上的人们。

向下行:就像水往下流一样,在三恶趣逐渐向下走。

生天趣:这里指投生到高处,也就是投生到善趣的意思。

【颂文直解】

比如父亲心中喜欢、贪爱着子女,但子女对父亲却没有生起如此的爱。由于无意义的贪爱,世间人们在三恶趣不断向下走,是故不用说获得解脱,投生善趣也很难。

而且,感受丧子之痛的父母,应该仔细考虑一下,如果这个孩子一直不顺从你,那你还会对他有那么大的执著吗?会那么特别为他的死而疼痛吗?会那么特别爱他吗?而即使孩子顺从你,对他的贪爱其实也是不合理的。圣天菩萨在下面的偈颂中,就从这个角度继续来点醒陷于迷惑的父母们。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

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偈颂直解】

若观察时,对于不随顺自己的孩子,则根本都不会有所谓的爱,因为这并不是自己贪爱之处的缘故。如果子女随顺了自己,那么这时对他们的贪爱也不合理,因为这种贪爱,实际上是对于子女随顺自己的酬报的贪爱。这就完全像一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一样,故对子女的贪爱贪执毫无实义。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